巨星小说网 www.jxdlss.com,嫡长嫡幼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顾启珪拿着写着试题的白宣纸进了保和殿, 按照之前的排队顺序, 在大殿东侧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接着就在答卷第一页填上自己的姓名、年龄、籍贯及三代履历, 然后才开始看题目。
殿试虽然只考一策问题,但是和之前不太相同的是, 殿试有一个特点, 那就是题目往往很长,这个审题就变得难了些。顾启珪仔细琢磨过之前的殿试试题, 尤其是到了当今圣上这里,题目一年比一年的长,往往令贡子门看的迷糊。
至于出题的内容倒是不在顾启珪担心的行列之内。殿试是当今圣上出题,出题方向无非就是两个。一来是圣上近年来比较关心的事,急于寻找解决的方法, 就想着可以在这些贡子之中找寻新方式,没准在这些贡子之中, 谁出的策就合了今上的心意,还有可实施的空间, 这难事儿也就解决了,嗯, 往年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没有。二来, 就结合当下的时政情况问对策, 然后看看这些贡子的想怎么做, 从而可以从中挑选出和自己心意的贡子, 从而培养成近臣, 朝廷中的新贵大都是这样的出身。
总之, 这都是为了皇权服务的,这个世道就是如此。
顾启珪看着今年的试题,首先,这道题并不很长,今上大大的缩短了自夸的篇幅。其次虽说不长,但是有两个问题,不过同气连枝就是了。相比往年,今年的试题确实有些不同,说题目有些偏也不尽然,但这些年很少涉及到的题目就是了。
今年新出炉的殿试试题是这样的: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奖廉惩墨,而胥吏尚多奸顽。贵粟重农,而闾阎未登丰裕。岂积习之骤难除欤?抑有司奉行之不力也?兹欲令大法小廉,民安物阜,渐几于淳庞之治,何道而可?
至淮、黄两河,民生运道所系,而河工诸臣,怠窳玩惕,以致工程稽缓,底绩难期。何道而令河务大小臣工,实心经理,浚筑合宜,平成早奏,俾粮艘无误,民居永奠,以释朕宵旰之忧欤?
尔多士蕴怀康济久矣,其详着于篇,朕将亲览焉。
综合来看,这道题目关于“吏治民生、淮、黄河务”,这是近十几年来,圣上少有的问策于吏治,也是少有的直接要方案,主要是在十多年前今上和身边的近臣曾经严厉的整顿过吏治,当年成就爹爹顾国安的‘江南盐铁案’就是整顿吏治的里程碑。现在今上借淮、黄河务之事,实问吏治高效,似乎有很深的用意啊。
大齐皇朝在这个时代达到了建国以来的最高峰,疆土、人口甚至是商业发达的程度都是大齐建国以来之最,至于以后还有没有可能攀上更高的高峰,当然是没有人知道。不过顾启珪倒是可以肯定,大齐发展至今,各个世家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因为祖上给力,他们霸占着这个皇朝的大部分财产。虽然皇帝屡次想撤权,把这些个世家一个个的弄倒,但是经过尝试失败了。
此外,这几年,因为吏治不严,贪腐事件时有发生,单是这两年查出的贪官,从家里搜出的银子数目就堪比国库,多么讽刺。而且,拔出萝卜带出泥,这贪官可不止一人,这么些贪官污吏通过搜刮民脂民膏得来的钱用于自己享受,置民生于何地。业其他一些官员,不贪污,不作奸犯科,但也不作为,这样的官员更是可恶,他们这样做得后果就是导致工期延误,关乎民生的基础实施建设质量有问题,让百姓在这个过程中受尽苦难,要知道这些工程都是要百姓服徭役才开始建造的,这不断地迟延,不断的拖后,耽误的还不是老百姓自己。
本来世家已经弄得皇帝苦不堪言,再加上这些新崛起的官员犯上作乱,看来皇帝是忍不下去了。要知道,民为国本,有贪污、腐败、或是不称职官员的府县,百姓都不好过,所以上面说‘贵粟重农,而闾阎未登丰裕’‘怠窳玩惕,以致工程稽缓,底绩难期’可见当今圣上也注意到在这个问题了。所以他问:让大臣尽忠,小臣尽职,百姓安康,生活渐渐变得淳厚的法子,总的来说这道题还是要问吏治。
这样的题目好答也不好答,这题是皇帝亲自出的,一看就是想听真话。但是现在也存在一个事情,那就是说了真话,这答卷到不了当今圣上面前怎么办,谁也不能保证这八位考官里面没有这类官员吧。毕竟皇帝日理万机,只有在八位主考官批阅过试卷以后,决出前十名的答卷会递到他面前,让他在批阅过后,决出殿试名次,然后有考官综合会试的成绩,算出最后的名次。
不过,这些都不是顾启珪要担心的,他本来就没想着写套话或者避重就轻,当然他也不会过激,这次的答卷他会表达出和爹爹一样的政治思想,顾家不站队,只忠于皇位上坐着的人,所以他说话不能太过委婉。再加上,就算是八位考官之中真的有中饱私囊或是和顾家有仇的,顾启珪也是不怕的,倒不是自夸,他太过惹眼,作为本届会元还是顾国安的儿子,不管这一次殿试他取得的成绩好坏,上面的人应该都忘不了他,要是殿试的成绩太差就更是如此。
‘刷刷刷’顾启珪身后传来响声,显然身后之人已经开始答题了,坐在他身后的是会试的第三名,算是袁家的旁支,比顾启珪要小一些,顾启珪和他不是很熟。不过能走到这一步的,脑子里都是有些东西的,而且他会试的成绩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了,依照袁太后今和忠亲王现在的强势,肯定是对他报以重大期望的。就是不知道他是选择避重就轻还是迎难而上,文人嘛,最是会做文章自圆其说什么的是最简单不过的了。
顾启珪也开始动笔,和之前所有的科举考试一样,殿试也是要求要用楷体答卷。在整个科举考试之中。书法尤为重要,殿试上尤甚,在先帝时期还出现过因为字儿写的好被直接定为状元的例子,足以说明,这一手好字儿改变人的命运。
这楷体字写起来尤为费劲,一笔一划皆有自己的风骨,顾启珪一边下笔,一边思考着要怎么做,也就是这题目之中的‘道’是如何。顾启珪在素纸上写下自己的观点,一条一条的排着顺序,斟酌着言辞和表达,想着论点论据,这也算是他最近养成的习惯,先把这文章的框架拉出来,然后行文。
顾启珪完整的在素纸上写下看法和解决方法,架构出整篇文章,然后慢慢的往里塞东西,文章完成一大半的时候,保和殿外传来鸣钟声,到了该用饭食的时间了。顾启珪抬头看看外面的天,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午时,刚刚太过投入他都没有发觉。按照惯例,殿试时,贡子们的早中二餐都是宫中供给的,所以钟声一响,大多数贡子都停了笔。
顾启珪今日早晨就在宫中用了早饭,四个馒头一碗汤,虽然看着简单,但是味道是不错的。现在是午饭,宫人们发给贡子们每人四张饼、二个梨、还有一杯茶,嗯,顾启珪觉得还不错,抬眼看到西边那一排有几个苦大仇深的表情,顾启珪很是不理解,他觉得还不错啊。嗯,照顾烟琪的话来讲,给顾启珪用好吃的东西就是在糟蹋,因为就是好吃他也吃不出来,难吃他也觉不出来。
大家‘愉快’的结束了午饭,继续这殿试。未时末,顾启珪才把整篇文章完成,读了一遍才开始誊写在答卷上。
殿试只进行一日,朝始暮终,太阳下山的时候就是都得交卷的时候了,当然也是可以提前交卷的。顾启珪是没有这个习惯,虽然他刚刚就誊写完毕了,还是连着把自己的答卷看了三遍,确定没有出什么纰漏,要是在这场考试中犯了什么避讳才是笑话呢,要是真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恐怕别说功名,谏官们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他埋了。
一切确认无误之后,大殿里也已经有很多贡子交了答卷离开了,顾启珪才示意宫人自己要交卷。亲手把试卷递给宫人,就有宫人过来带路送他出宫。
至于交上去的这些答卷,首页会由弥封官折叠成筒,密封后加盖关防。其余卷面、卷背及骑缝之处,则加盖礼部之章。因为这是殿试,所以各方面都非常的严格。
等到了阅卷那一日,考卷将会交给由皇帝亲自任命的八名读卷官评阅,八名考官,每人一桌,轮流传阅,各加○、△、\\、1、×五种记号,得○最多者为佳卷,而后就所有卷中,选○最多的十本进呈皇帝,通过钦定御批一甲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又称‘三鼎甲’。二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一,称‘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二。最后由填榜官填写发榜。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况且这些也不是他能决定的事情,现在他结束了这最高等级的一场考试,自己该做的事情都已经做了,至于其他,得到以后发生了再说。
... -->>
顾启珪拿着写着试题的白宣纸进了保和殿, 按照之前的排队顺序, 在大殿东侧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接着就在答卷第一页填上自己的姓名、年龄、籍贯及三代履历, 然后才开始看题目。
殿试虽然只考一策问题,但是和之前不太相同的是, 殿试有一个特点, 那就是题目往往很长,这个审题就变得难了些。顾启珪仔细琢磨过之前的殿试试题, 尤其是到了当今圣上这里,题目一年比一年的长,往往令贡子门看的迷糊。
至于出题的内容倒是不在顾启珪担心的行列之内。殿试是当今圣上出题,出题方向无非就是两个。一来是圣上近年来比较关心的事,急于寻找解决的方法, 就想着可以在这些贡子之中找寻新方式,没准在这些贡子之中, 谁出的策就合了今上的心意,还有可实施的空间, 这难事儿也就解决了,嗯, 往年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没有。二来, 就结合当下的时政情况问对策, 然后看看这些贡子的想怎么做, 从而可以从中挑选出和自己心意的贡子, 从而培养成近臣, 朝廷中的新贵大都是这样的出身。
总之, 这都是为了皇权服务的,这个世道就是如此。
顾启珪看着今年的试题,首先,这道题并不很长,今上大大的缩短了自夸的篇幅。其次虽说不长,但是有两个问题,不过同气连枝就是了。相比往年,今年的试题确实有些不同,说题目有些偏也不尽然,但这些年很少涉及到的题目就是了。
今年新出炉的殿试试题是这样的: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奖廉惩墨,而胥吏尚多奸顽。贵粟重农,而闾阎未登丰裕。岂积习之骤难除欤?抑有司奉行之不力也?兹欲令大法小廉,民安物阜,渐几于淳庞之治,何道而可?
至淮、黄两河,民生运道所系,而河工诸臣,怠窳玩惕,以致工程稽缓,底绩难期。何道而令河务大小臣工,实心经理,浚筑合宜,平成早奏,俾粮艘无误,民居永奠,以释朕宵旰之忧欤?
尔多士蕴怀康济久矣,其详着于篇,朕将亲览焉。
综合来看,这道题目关于“吏治民生、淮、黄河务”,这是近十几年来,圣上少有的问策于吏治,也是少有的直接要方案,主要是在十多年前今上和身边的近臣曾经严厉的整顿过吏治,当年成就爹爹顾国安的‘江南盐铁案’就是整顿吏治的里程碑。现在今上借淮、黄河务之事,实问吏治高效,似乎有很深的用意啊。
大齐皇朝在这个时代达到了建国以来的最高峰,疆土、人口甚至是商业发达的程度都是大齐建国以来之最,至于以后还有没有可能攀上更高的高峰,当然是没有人知道。不过顾启珪倒是可以肯定,大齐发展至今,各个世家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因为祖上给力,他们霸占着这个皇朝的大部分财产。虽然皇帝屡次想撤权,把这些个世家一个个的弄倒,但是经过尝试失败了。
此外,这几年,因为吏治不严,贪腐事件时有发生,单是这两年查出的贪官,从家里搜出的银子数目就堪比国库,多么讽刺。而且,拔出萝卜带出泥,这贪官可不止一人,这么些贪官污吏通过搜刮民脂民膏得来的钱用于自己享受,置民生于何地。业其他一些官员,不贪污,不作奸犯科,但也不作为,这样的官员更是可恶,他们这样做得后果就是导致工期延误,关乎民生的基础实施建设质量有问题,让百姓在这个过程中受尽苦难,要知道这些工程都是要百姓服徭役才开始建造的,这不断地迟延,不断的拖后,耽误的还不是老百姓自己。
本来世家已经弄得皇帝苦不堪言,再加上这些新崛起的官员犯上作乱,看来皇帝是忍不下去了。要知道,民为国本,有贪污、腐败、或是不称职官员的府县,百姓都不好过,所以上面说‘贵粟重农,而闾阎未登丰裕’‘怠窳玩惕,以致工程稽缓,底绩难期’可见当今圣上也注意到在这个问题了。所以他问:让大臣尽忠,小臣尽职,百姓安康,生活渐渐变得淳厚的法子,总的来说这道题还是要问吏治。
这样的题目好答也不好答,这题是皇帝亲自出的,一看就是想听真话。但是现在也存在一个事情,那就是说了真话,这答卷到不了当今圣上面前怎么办,谁也不能保证这八位考官里面没有这类官员吧。毕竟皇帝日理万机,只有在八位主考官批阅过试卷以后,决出前十名的答卷会递到他面前,让他在批阅过后,决出殿试名次,然后有考官综合会试的成绩,算出最后的名次。
不过,这些都不是顾启珪要担心的,他本来就没想着写套话或者避重就轻,当然他也不会过激,这次的答卷他会表达出和爹爹一样的政治思想,顾家不站队,只忠于皇位上坐着的人,所以他说话不能太过委婉。再加上,就算是八位考官之中真的有中饱私囊或是和顾家有仇的,顾启珪也是不怕的,倒不是自夸,他太过惹眼,作为本届会元还是顾国安的儿子,不管这一次殿试他取得的成绩好坏,上面的人应该都忘不了他,要是殿试的成绩太差就更是如此。
‘刷刷刷’顾启珪身后传来响声,显然身后之人已经开始答题了,坐在他身后的是会试的第三名,算是袁家的旁支,比顾启珪要小一些,顾启珪和他不是很熟。不过能走到这一步的,脑子里都是有些东西的,而且他会试的成绩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了,依照袁太后今和忠亲王现在的强势,肯定是对他报以重大期望的。就是不知道他是选择避重就轻还是迎难而上,文人嘛,最是会做文章自圆其说什么的是最简单不过的了。
顾启珪也开始动笔,和之前所有的科举考试一样,殿试也是要求要用楷体答卷。在整个科举考试之中。书法尤为重要,殿试上尤甚,在先帝时期还出现过因为字儿写的好被直接定为状元的例子,足以说明,这一手好字儿改变人的命运。
这楷体字写起来尤为费劲,一笔一划皆有自己的风骨,顾启珪一边下笔,一边思考着要怎么做,也就是这题目之中的‘道’是如何。顾启珪在素纸上写下自己的观点,一条一条的排着顺序,斟酌着言辞和表达,想着论点论据,这也算是他最近养成的习惯,先把这文章的框架拉出来,然后行文。
顾启珪完整的在素纸上写下看法和解决方法,架构出整篇文章,然后慢慢的往里塞东西,文章完成一大半的时候,保和殿外传来鸣钟声,到了该用饭食的时间了。顾启珪抬头看看外面的天,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午时,刚刚太过投入他都没有发觉。按照惯例,殿试时,贡子们的早中二餐都是宫中供给的,所以钟声一响,大多数贡子都停了笔。
顾启珪今日早晨就在宫中用了早饭,四个馒头一碗汤,虽然看着简单,但是味道是不错的。现在是午饭,宫人们发给贡子们每人四张饼、二个梨、还有一杯茶,嗯,顾启珪觉得还不错,抬眼看到西边那一排有几个苦大仇深的表情,顾启珪很是不理解,他觉得还不错啊。嗯,照顾烟琪的话来讲,给顾启珪用好吃的东西就是在糟蹋,因为就是好吃他也吃不出来,难吃他也觉不出来。
大家‘愉快’的结束了午饭,继续这殿试。未时末,顾启珪才把整篇文章完成,读了一遍才开始誊写在答卷上。
殿试只进行一日,朝始暮终,太阳下山的时候就是都得交卷的时候了,当然也是可以提前交卷的。顾启珪是没有这个习惯,虽然他刚刚就誊写完毕了,还是连着把自己的答卷看了三遍,确定没有出什么纰漏,要是在这场考试中犯了什么避讳才是笑话呢,要是真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恐怕别说功名,谏官们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他埋了。
一切确认无误之后,大殿里也已经有很多贡子交了答卷离开了,顾启珪才示意宫人自己要交卷。亲手把试卷递给宫人,就有宫人过来带路送他出宫。
至于交上去的这些答卷,首页会由弥封官折叠成筒,密封后加盖关防。其余卷面、卷背及骑缝之处,则加盖礼部之章。因为这是殿试,所以各方面都非常的严格。
等到了阅卷那一日,考卷将会交给由皇帝亲自任命的八名读卷官评阅,八名考官,每人一桌,轮流传阅,各加○、△、\\、1、×五种记号,得○最多者为佳卷,而后就所有卷中,选○最多的十本进呈皇帝,通过钦定御批一甲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又称‘三鼎甲’。二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一,称‘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二。最后由填榜官填写发榜。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况且这些也不是他能决定的事情,现在他结束了这最高等级的一场考试,自己该做的事情都已经做了,至于其他,得到以后发生了再说。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