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dlss.com,世界演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82曲中的“另有一物,在尔身中”,暗示在肉体之内有一个“我”存在。这个“我”由“彼”创造,“彼”与“我”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亦即后来“梵”与“我”的关系。在《梨俱吠陀》中,“梵”与“我”的概念尚未形成,但这两个概念的雏型,在若干神曲,特别是在神曲《原人歌》中,则有明显的反映。
原人理论:
这是《梨俱吠陀》第10卷第90曲提出的理论。这一理论由一神的“生主”,发展出“原人”,又把生主与原人结合为一,认为生主为体、原人为用,二者一而二、二而一,并在承认原人的绝对本体即生主的同时,赋予原人以无所不在、全知全能的特性。此曲的第1、第2颂说:
原人之神,微妙现身,
千头千眼,又具千足;
包摄大地,上下四维;
巍然站立,十指以外。
唯此原人,是诸一切,
既属过去,亦为未来;
唯此原人,不死之主,
享受牺牲,升华物外。
……
这是从空间和时间来表述原人的客观表现。空间和时间原非客观实在,但包摄在原人之内,体现在原人之外,故离原人无所谓空间和时间,而所谓空间和时间只是原人亮相而已。
此曲的第12颂说:
原人之口,生婆罗门;
彼之双臂,长刹帝利;
彼之双腿,产生吠舍;
彼之双足,出首陀罗。
这首颂表明,原人不仅现身为客观世间,而且现身为人类生身的始祖。吠陀哲学家认为,人类总的分为4个种姓(4个阶段):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前3种姓生自原人之口、臂、腿,比较高贵;后一种姓出自原人之双足,所以比较低贱。这首颂是印度历史上第一次关于种姓划分的文字记录。它反映印度由原始公社社会向奴隶制社会的过渡接近完成。在哲学上它还暗示,原人为大我,由原人产生的人为小我;大我小我在形式上有差别,但二者本性同源同一,大我小我,相即相离,是一是二。生主与原人结合的理论是吠陀之后的“梵我一如”哲学思想的萌芽。原人说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模式。
种识理论:
原人理论点出人类本质与原人同一,但未涉及人类意识如何产生。另一吠陀哲学家对这问题作了重要的补充,说明人类的意识产生于最初的一念。最初一念也是最初的意识,或称“种识”。《梨俱吠陀》第10卷第129曲《有转神颂》,第4颂说:
初萌欲念,进入彼内,
斯乃末那,第一种识。
……
&nbs... -->>
第82曲中的“另有一物,在尔身中”,暗示在肉体之内有一个“我”存在。这个“我”由“彼”创造,“彼”与“我”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亦即后来“梵”与“我”的关系。在《梨俱吠陀》中,“梵”与“我”的概念尚未形成,但这两个概念的雏型,在若干神曲,特别是在神曲《原人歌》中,则有明显的反映。
原人理论:
这是《梨俱吠陀》第10卷第90曲提出的理论。这一理论由一神的“生主”,发展出“原人”,又把生主与原人结合为一,认为生主为体、原人为用,二者一而二、二而一,并在承认原人的绝对本体即生主的同时,赋予原人以无所不在、全知全能的特性。此曲的第1、第2颂说:
原人之神,微妙现身,
千头千眼,又具千足;
包摄大地,上下四维;
巍然站立,十指以外。
唯此原人,是诸一切,
既属过去,亦为未来;
唯此原人,不死之主,
享受牺牲,升华物外。
……
这是从空间和时间来表述原人的客观表现。空间和时间原非客观实在,但包摄在原人之内,体现在原人之外,故离原人无所谓空间和时间,而所谓空间和时间只是原人亮相而已。
此曲的第12颂说:
原人之口,生婆罗门;
彼之双臂,长刹帝利;
彼之双腿,产生吠舍;
彼之双足,出首陀罗。
这首颂表明,原人不仅现身为客观世间,而且现身为人类生身的始祖。吠陀哲学家认为,人类总的分为4个种姓(4个阶段):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前3种姓生自原人之口、臂、腿,比较高贵;后一种姓出自原人之双足,所以比较低贱。这首颂是印度历史上第一次关于种姓划分的文字记录。它反映印度由原始公社社会向奴隶制社会的过渡接近完成。在哲学上它还暗示,原人为大我,由原人产生的人为小我;大我小我在形式上有差别,但二者本性同源同一,大我小我,相即相离,是一是二。生主与原人结合的理论是吠陀之后的“梵我一如”哲学思想的萌芽。原人说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模式。
种识理论:
原人理论点出人类本质与原人同一,但未涉及人类意识如何产生。另一吠陀哲学家对这问题作了重要的补充,说明人类的意识产生于最初的一念。最初一念也是最初的意识,或称“种识”。《梨俱吠陀》第10卷第129曲《有转神颂》,第4颂说:
初萌欲念,进入彼内,
斯乃末那,第一种识。
……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