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dlss.com,帝国霸业之崛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前面讲过,管仲有许多后人加上的头衔,比如政治家、战略家,其实管仲还应该有一个头衔,就是权术家,这往往是后世研究管仲时所忽略的。说到权术,晋朝的创始人司马懿堪称三国第一权术大家,但司马懿和管仲比,还不太厚黑。
司马懿多多少少还受到礼教思维的约束,做事不敢放肆,至少不敢当着曹睿的面要官要权,但管仲就敢。姜小白已经接受了鲍叔牙的建议,赦免管仲之罪,并准备重用管仲。按道理上讲,管仲应该假意推让一番,给自己涂上一层谦逊的姿粉,可管仲却反其道而行之,就是当着姜小白的面要官要权,不给还撒泼耍赖。脸皮如此之厚,可谓千古少见。
老话说,做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能瞪鼻子上脸,管仲不吃这一套,他需要得到他想到的东西。在管仲的潜意识中,这些东西是他应该得到的,所以管仲理直气壮的张口索要。
《韩非子.难一》记载,就在姜小白和管仲的“君臣问对”之后,管仲就开始伸手要官了,他一脸委屈的告诉姜小白:“臣现在得到了国君的宠信,臣感激不尽,但臣现在的官职太卑微,请国君提高我的政治地位。”
此时的姜小白对管仲还不是特别了解,就像刘邦被萧何逼着拜韩信为大将军一样,不过是受人之托而已。管仲交浅言深,让姜小白很无语,世界上怎么还有这等不要脸的人。姜小白为了显示自己的豁达大度,对管仲做出了承诺,寡人一定要让先生位居国内大族高氏与国氏之上。
姜小白没想到管仲会得寸进尺,提高了他的政治待遇,他还不满意,又不满的告诉姜小白:“臣有地位了,但臣还是个穷光蛋,请国君提高我的经济待遇。”姜小白为了求贤,只好答应了管仲的请求,给管仲以其他大夫三倍的经济待遇。
更搞笑的在后面,管仲不依不饶,说臣有权有钱了,但臣和国君的关系还比较疏远,请国君以后尊称我为仲父。估计姜小白看到管仲一脸真诚的样子,差点没气吐血,鲍叔牙推荐的这都是什么人?姜小白现在已经没有其他的人选,只好咬牙尊管仲为仲父,姜小白的心里别提多别扭了。
九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千古一相说管仲(下5)
管仲和姜小白刚刚和好,就向姜小白要这要那,是管仲不识好歹么?当然不是,春秋时人霄略就为管仲的行为辩护,说管仲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管仲做齐国的首席执政官,如果没有比其他人都高的政治、经济待遇,以及国君的尊重,他很难推行新政。霄略认为管仲这并不是贪婪,而是为了方便管理。
按霄略的说法,管仲这么做是很有道理的,位卑何以号令天下?既然姜小白已经同意让管仲做宰相,那就应该给管仲以宰相的权威,否则何以服人?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时,就授韩信一柄剑,敢不服大将军号令者可斩之,道理是一样的。
为管仲辩护的还不只是在历史上不知名的霄略,还有战国时伟大的思想家荀子。荀况在《荀子.仲尼篇》也谈到了这个问题,荀况认为管仲的做法完全正确,没有足够的权威,如何推行新政?当然,荀况这么说是歌颂姜小白的大度,但也说明了管仲伸手要官要钱,并非出自私心。
上面说孔子指责管仲“器小”,实际上,管仲不但不“小器”,反而很“大器”,比如管仲的用人方面。如果管仲出于私心要官做,他一定会独揽大权,任人唯亲。可管仲获得执政权之后,却立刻提名齐国的几位贤人出任要职,曾经和姜小白一起出逃莒国的隰朋,因为擅于辞令,辩才甚佳,所以管仲请隰朋出任“外交部长”。
《吕氏春秋.勿躬》记载了管仲向姜小白推荐五位贤人的事情,大意是:管仲说搞农业,我不如宁速;搞外交,我不如隰朋;搞纪检,我不如东郭牙(东郭牙应该就是鲍叔牙);搞军事,我不如王子城父;搞法治,我不如弦章。
当然,管仲非常的自负,在推荐完了五位贤人后,冷不丁的来了一句:“国君治国强兵,用五贤人足矣,国君欲称霸天下,有管夷吾在此!”
单就这一点来说,管仲做的要比诸葛亮好,诸葛亮自负全才,事必躬亲,忽略了培养下一代治政人才。管仲很聪明,抓大放小,他只负责战略布局,具体事务由其他人去办。
对管仲的自负,姜小白鼓掌曰:“善!”
齐桓公不计一箭之仇,重用管仲,没有大气度是做不到的。有些统治者非常的忌恨与其有过节的大臣,稍一得志便打击报复,气局何其狭小!管仲为人,忠于他的事业,他自己的事业,并不在乎所侍奉的君主是谁。当然,可以称之为墙头草,但也怪姜纠运气不好,也怪管仲大气,被中箭的姜小白假死,骗过了他们,抢先一步进入国都继位,否则被杀的只能是姜小白。
确实对管仲有着非常的偏爱,是春秋人物中最喜欢的一个,所以写管仲,用了非常大的篇幅,仅比孔子的篇幅略少一些。管仲确实当得起千古一相,可以称得上是全才型的铁血宰相。嬴政是千古一帝,千古一相,应该是管仲的。... -->>
前面讲过,管仲有许多后人加上的头衔,比如政治家、战略家,其实管仲还应该有一个头衔,就是权术家,这往往是后世研究管仲时所忽略的。说到权术,晋朝的创始人司马懿堪称三国第一权术大家,但司马懿和管仲比,还不太厚黑。
司马懿多多少少还受到礼教思维的约束,做事不敢放肆,至少不敢当着曹睿的面要官要权,但管仲就敢。姜小白已经接受了鲍叔牙的建议,赦免管仲之罪,并准备重用管仲。按道理上讲,管仲应该假意推让一番,给自己涂上一层谦逊的姿粉,可管仲却反其道而行之,就是当着姜小白的面要官要权,不给还撒泼耍赖。脸皮如此之厚,可谓千古少见。
老话说,做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能瞪鼻子上脸,管仲不吃这一套,他需要得到他想到的东西。在管仲的潜意识中,这些东西是他应该得到的,所以管仲理直气壮的张口索要。
《韩非子.难一》记载,就在姜小白和管仲的“君臣问对”之后,管仲就开始伸手要官了,他一脸委屈的告诉姜小白:“臣现在得到了国君的宠信,臣感激不尽,但臣现在的官职太卑微,请国君提高我的政治地位。”
此时的姜小白对管仲还不是特别了解,就像刘邦被萧何逼着拜韩信为大将军一样,不过是受人之托而已。管仲交浅言深,让姜小白很无语,世界上怎么还有这等不要脸的人。姜小白为了显示自己的豁达大度,对管仲做出了承诺,寡人一定要让先生位居国内大族高氏与国氏之上。
姜小白没想到管仲会得寸进尺,提高了他的政治待遇,他还不满意,又不满的告诉姜小白:“臣有地位了,但臣还是个穷光蛋,请国君提高我的经济待遇。”姜小白为了求贤,只好答应了管仲的请求,给管仲以其他大夫三倍的经济待遇。
更搞笑的在后面,管仲不依不饶,说臣有权有钱了,但臣和国君的关系还比较疏远,请国君以后尊称我为仲父。估计姜小白看到管仲一脸真诚的样子,差点没气吐血,鲍叔牙推荐的这都是什么人?姜小白现在已经没有其他的人选,只好咬牙尊管仲为仲父,姜小白的心里别提多别扭了。
九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千古一相说管仲(下5)
管仲和姜小白刚刚和好,就向姜小白要这要那,是管仲不识好歹么?当然不是,春秋时人霄略就为管仲的行为辩护,说管仲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管仲做齐国的首席执政官,如果没有比其他人都高的政治、经济待遇,以及国君的尊重,他很难推行新政。霄略认为管仲这并不是贪婪,而是为了方便管理。
按霄略的说法,管仲这么做是很有道理的,位卑何以号令天下?既然姜小白已经同意让管仲做宰相,那就应该给管仲以宰相的权威,否则何以服人?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时,就授韩信一柄剑,敢不服大将军号令者可斩之,道理是一样的。
为管仲辩护的还不只是在历史上不知名的霄略,还有战国时伟大的思想家荀子。荀况在《荀子.仲尼篇》也谈到了这个问题,荀况认为管仲的做法完全正确,没有足够的权威,如何推行新政?当然,荀况这么说是歌颂姜小白的大度,但也说明了管仲伸手要官要钱,并非出自私心。
上面说孔子指责管仲“器小”,实际上,管仲不但不“小器”,反而很“大器”,比如管仲的用人方面。如果管仲出于私心要官做,他一定会独揽大权,任人唯亲。可管仲获得执政权之后,却立刻提名齐国的几位贤人出任要职,曾经和姜小白一起出逃莒国的隰朋,因为擅于辞令,辩才甚佳,所以管仲请隰朋出任“外交部长”。
《吕氏春秋.勿躬》记载了管仲向姜小白推荐五位贤人的事情,大意是:管仲说搞农业,我不如宁速;搞外交,我不如隰朋;搞纪检,我不如东郭牙(东郭牙应该就是鲍叔牙);搞军事,我不如王子城父;搞法治,我不如弦章。
当然,管仲非常的自负,在推荐完了五位贤人后,冷不丁的来了一句:“国君治国强兵,用五贤人足矣,国君欲称霸天下,有管夷吾在此!”
单就这一点来说,管仲做的要比诸葛亮好,诸葛亮自负全才,事必躬亲,忽略了培养下一代治政人才。管仲很聪明,抓大放小,他只负责战略布局,具体事务由其他人去办。
对管仲的自负,姜小白鼓掌曰:“善!”
齐桓公不计一箭之仇,重用管仲,没有大气度是做不到的。有些统治者非常的忌恨与其有过节的大臣,稍一得志便打击报复,气局何其狭小!管仲为人,忠于他的事业,他自己的事业,并不在乎所侍奉的君主是谁。当然,可以称之为墙头草,但也怪姜纠运气不好,也怪管仲大气,被中箭的姜小白假死,骗过了他们,抢先一步进入国都继位,否则被杀的只能是姜小白。
确实对管仲有着非常的偏爱,是春秋人物中最喜欢的一个,所以写管仲,用了非常大的篇幅,仅比孔子的篇幅略少一些。管仲确实当得起千古一相,可以称得上是全才型的铁血宰相。嬴政是千古一帝,千古一相,应该是管仲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