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dlss.com,炳辉叶子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题记:端午,一个记载时间的名词,你锁定华人的记忆,把远古的风俗,把火与生存的理想,交给一个个昼与夜的期盼。燃烧,代代不息的龙子龙孙的热情。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是唐代文秀描写端午的诗。五月端阳,粽子飘香。众所周知,粽子的由来和屈原有关,它曾经肩负保护和抢救屈原遗骸的重任。但今天,它已转化为一种大众的小吃。这种历史积淀的泛生活化,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不唯端午,几乎所有传统的节日,舞台中心都是盛大的筵席。不过,稍微比较一下,就会发现,端午之吃,意义还是不同。其他的节日大都因农时而起,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唯有端午由惨烈的故事演变而来。端午的粽子包裹了怀念和景仰,赛龙舟的号子声中透露出对一种精神的虔诚和向往。这真是:“一个美丽的温柔,包裹着,天天年年的沸腾。沸腾的,是你的苇叶,你的糯米,屈原的忠心,和我们的端午,我的黑发飞舞。手捧滚烫的端午粽子,悬钟馗神像,挂艾叶菖蒲,喝雄黄美酒。在万千龙舟飞翔的瞬间,端午节的风同风俗,蒸发无尽的冷泪,无穷的幽怨。莫名的光与影的传说,霹雳啊,怒吼吧,让我们熔化在端午节的彩虹!”
我们很容易把这一天和诗歌联系起来。端午的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种气氛,引导着我们向往诗歌。因为在后世看来,屈原首开个人诗歌创作的先河,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诗人。他的名字,就是诗歌的代名词。是不幸,抑或大幸?身为楚国重臣,屈原没有能拯救楚王朝,却于流放之中,独自担负起建立诗歌王国的重任——楚王朝最终灭于秦手,楚辞却从此奇峰突起——和诗经一起,成为华夏诗歌的源头。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屈原的筚路蓝缕,后来的诗人,才有路可寻。
因此,这一天是咱们大中华重要的祭奠之日。然而,最近在我市某中学的一项调查却令我们吃惊。百分之九十的孩子能说出“圣诞节”甚至“情人节”却只有百分之十的孩子能说出“重阳节”和“端午节”没有一个人能说出此节日的真正来历,然而在回到家中,近七成的孩子把时间用于看电视,近三成的孩子在玩电子游戏,很少有时间外出散步和家长交流谈心。无独有偶,韩国有很多人却建议将和中国一起共同把“端午节”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这再一次令我们震惊,是我们的节日为什么要韩国人帮助申请。
我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据说是某位教授写的,此所谓教授公开声讨责骂我们传统文化,嘶声力竭。他竭力排斥中医,胡说什么中医是伪科学,要彻底废除。中医学是我们又一种传统文化,它在发展过程中也会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有待我们去完善,它怎么成了“伪科学”的代名词?此教授又说,西医是科学,西医是人类精华,要保护。中医是糟粕,是垃圾,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这哪里是一位中国的教授,简直是一个十足的媚外者。就在我们讨论中医是否是“伪科学”的时候,韩国人又开口了。韩国人认为中医是博大精深的,是科学的,是神奇的,是美妙的,是人类的精华,是世界人民的遗产。不仅如此,韩国人还落实在行动上,决定独自把它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韩国人再一次给我们国人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些所谓的教授不觉得脸红,我们这些贫民倒是觉得心里憋得慌,我真得要吐血!
今年端午节又到了“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然而,在我们这样一个文化大国,孩子们不仅对民族、民间文化感受越来越远,而且他们离真实的民间文化环境也越来越远,这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在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很多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有人称之为信仰危机、信任危机、道德危机、生态危机。腐败孳生蔓延、贫富两极分化、生态环境恶化、社会诚信缺失、犯罪率上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遭受挑战和破坏等等,这些发展中的问题使人们享受物质生活日益现代化的实惠的同时,也承担着精神上的煎熬。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民众,在思考、研究、寻找着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为了中国现代化的步子走的更加稳健一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复兴问题提到了政府、学者和民众的面前,在照搬西方经验和哲学思想解决中国问题的试图失败之后,人们希望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线索。
我们要为孩子孩子们创造一个他们能与之亲近的文化环境,不要一想到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只想到读经。前不久,广州日报联合全国25家媒体共同发出“打好国学基本功底,推进未成年人教育”的倡议。倡议书一发出,便引起全国各地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响应。仅就广州而言,便有众多学校、教育部门表示将进一步推广国学教育,而广州市教育局也透露将推广中小学生“读经”做法,倡导利用双休日在社区开展“诵读经典古诗文”活动。实际上传统文化中的经书确实优秀,但它也只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统民间文化中的很多游戏、儿歌、童谣等等也是民族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去年九月,上海市曾经实施将上海话、上海童谣等加入幼儿园小朋友的日常课程中,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融入“乡土文化”教育。这项措施让很多人“看到了民间传统文化复兴的希望”但这种做法还远远不够。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国人的魂,一个没根没魂的民族怎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我们应该确实保护好我们的中华民族的根,责骂我们传统文化的那些教授们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
我希望我们的“重阳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等等传统佳节能流长悠远,我们的中医理论,我们的古典诗经,我们的民族风情能发扬光大。
希望大家一起救救我们的魂,救救我们的根——中华传统文化!
题记:端午,一个记载时间的名词,你锁定华人的记忆,把远古的风俗,把火与生存的理想,交给一个个昼与夜的期盼。燃烧,代代不息的龙子龙孙的热情。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是唐代文秀描写端午的诗。五月端阳,粽子飘香。众所周知,粽子的由来和屈原有关,它曾经肩负保护和抢救屈原遗骸的重任。但今天,它已转化为一种大众的小吃。这种历史积淀的泛生活化,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不唯端午,几乎所有传统的节日,舞台中心都是盛大的筵席。不过,稍微比较一下,就会发现,端午之吃,意义还是不同。其他的节日大都因农时而起,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唯有端午由惨烈的故事演变而来。端午的粽子包裹了怀念和景仰,赛龙舟的号子声中透露出对一种精神的虔诚和向往。这真是:“一个美丽的温柔,包裹着,天天年年的沸腾。沸腾的,是你的苇叶,你的糯米,屈原的忠心,和我们的端午,我的黑发飞舞。手捧滚烫的端午粽子,悬钟馗神像,挂艾叶菖蒲,喝雄黄美酒。在万千龙舟飞翔的瞬间,端午节的风同风俗,蒸发无尽的冷泪,无穷的幽怨。莫名的光与影的传说,霹雳啊,怒吼吧,让我们熔化在端午节的彩虹!”
我们很容易把这一天和诗歌联系起来。端午的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种气氛,引导着我们向往诗歌。因为在后世看来,屈原首开个人诗歌创作的先河,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诗人。他的名字,就是诗歌的代名词。是不幸,抑或大幸?身为楚国重臣,屈原没有能拯救楚王朝,却于流放之中,独自担负起建立诗歌王国的重任——楚王朝最终灭于秦手,楚辞却从此奇峰突起——和诗经一起,成为华夏诗歌的源头。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屈原的筚路蓝缕,后来的诗人,才有路可寻。
因此,这一天是咱们大中华重要的祭奠之日。然而,最近在我市某中学的一项调查却令我们吃惊。百分之九十的孩子能说出“圣诞节”甚至“情人节”却只有百分之十的孩子能说出“重阳节”和“端午节”没有一个人能说出此节日的真正来历,然而在回到家中,近七成的孩子把时间用于看电视,近三成的孩子在玩电子游戏,很少有时间外出散步和家长交流谈心。无独有偶,韩国有很多人却建议将和中国一起共同把“端午节”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这再一次令我们震惊,是我们的节日为什么要韩国人帮助申请。
我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据说是某位教授写的,此所谓教授公开声讨责骂我们传统文化,嘶声力竭。他竭力排斥中医,胡说什么中医是伪科学,要彻底废除。中医学是我们又一种传统文化,它在发展过程中也会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有待我们去完善,它怎么成了“伪科学”的代名词?此教授又说,西医是科学,西医是人类精华,要保护。中医是糟粕,是垃圾,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这哪里是一位中国的教授,简直是一个十足的媚外者。就在我们讨论中医是否是“伪科学”的时候,韩国人又开口了。韩国人认为中医是博大精深的,是科学的,是神奇的,是美妙的,是人类的精华,是世界人民的遗产。不仅如此,韩国人还落实在行动上,决定独自把它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韩国人再一次给我们国人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些所谓的教授不觉得脸红,我们这些贫民倒是觉得心里憋得慌,我真得要吐血!
今年端午节又到了“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然而,在我们这样一个文化大国,孩子们不仅对民族、民间文化感受越来越远,而且他们离真实的民间文化环境也越来越远,这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在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很多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有人称之为信仰危机、信任危机、道德危机、生态危机。腐败孳生蔓延、贫富两极分化、生态环境恶化、社会诚信缺失、犯罪率上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遭受挑战和破坏等等,这些发展中的问题使人们享受物质生活日益现代化的实惠的同时,也承担着精神上的煎熬。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民众,在思考、研究、寻找着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为了中国现代化的步子走的更加稳健一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复兴问题提到了政府、学者和民众的面前,在照搬西方经验和哲学思想解决中国问题的试图失败之后,人们希望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线索。
我们要为孩子孩子们创造一个他们能与之亲近的文化环境,不要一想到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只想到读经。前不久,广州日报联合全国25家媒体共同发出“打好国学基本功底,推进未成年人教育”的倡议。倡议书一发出,便引起全国各地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响应。仅就广州而言,便有众多学校、教育部门表示将进一步推广国学教育,而广州市教育局也透露将推广中小学生“读经”做法,倡导利用双休日在社区开展“诵读经典古诗文”活动。实际上传统文化中的经书确实优秀,但它也只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统民间文化中的很多游戏、儿歌、童谣等等也是民族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去年九月,上海市曾经实施将上海话、上海童谣等加入幼儿园小朋友的日常课程中,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融入“乡土文化”教育。这项措施让很多人“看到了民间传统文化复兴的希望”但这种做法还远远不够。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国人的魂,一个没根没魂的民族怎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我们应该确实保护好我们的中华民族的根,责骂我们传统文化的那些教授们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
我希望我们的“重阳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等等传统佳节能流长悠远,我们的中医理论,我们的古典诗经,我们的民族风情能发扬光大。
希望大家一起救救我们的魂,救救我们的根——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