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dlss.com,明末中枢一木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英国公张之极。
前任英国公张维贤在去年刚刚过去,张之极是张维贤的长子,在老爹死后袭爵。英国公乃明朝勋贵第一人,不管谁袭爵,都是地位崇高。
岳肃亲自登门求见,帖子一递进去,英国公张之极是立刻亲自出迎。
一个是大明朝权利最大的官员,一个是大明朝地位最高的勋贵,见面之后,难免相互说一些敬仰之类的话,然后张之极将岳肃请到府内花厅奉茶。
茶水摆上,张之极让下人退下,然后才客气地说道:“岳大人,您是托孤大臣,当朝次辅,一向公务繁忙,今曰为何有空,来敝府串门啊。”
“爵爷,今曰肃前来登门,一来是参见爵爷,二来么,是有一件事想和爵爷商谈。”岳肃微笑地说道。
“哦?岳大人亲自登门商谈的事情,肯定不能是小事。不知是何事,能劳驾大人亲自登门呀?”张之极客气地说道。但心中也难免纳闷,自己爵位虽大,但并没有太大的实权,手头的那点权利,和岳肃比起来,差的可不是一丁半点。岳肃能有事找到自己门上,虽然说的轻描淡写,但张之极知道,绝不可能是小事。
“这件事么,主要是因为现在的米价,今曰肃与陛下商议了一番,认为米价实在太高,百姓难以负担,希望能够有效的控制。但强行让商家降价,并不是什么有效的措施,反而有可能领商家连成一气,短时间内停止销售,这样一来,对百姓实在没有什么好处。所以,我和陛下商量一番,决定能够选出几位带头的商家,只允许这几位商家贩卖粮食,其他商家,以后全部禁止贩卖。而这几位有权利贩卖粮米商家,心思必须和朝廷站在一边,能为百姓着想。”岳肃淡淡地说道。
“原来是这样。我张家虽然有些田地,每年也收些粮米,却也都卖给米商,并不单独贩卖。岳大人也知道,我们张家一向以贩卖丝货为主,自从和令泰山合伙以来,基本上已经几乎承揽了燕京城八成以上的丝货买卖,至于其他生意,我们基本上都不沾了。”张之极说道。
这话说的,是有真有假,他主要还是想看看岳肃的确切意图。张家自从和李家合作以来,京城内的丝货生意,基本上已经被两家给垄断,八成的买卖,都在他们手中,其他家的买卖,被挤了实在受不了,又惹不起英国公,基本上都关了门。也就剩下几家勋贵,还有买卖,但也不多了。不过张家,除了丝货生意外,还有其他的买卖,在京城有酒楼、饭庄、茶行之类的,至于说米铺,也有那么一家。张家的田地,着实不少,打下的粮食,当然不会少,现在这个年景,粮食能卖大价钱,张家岂会放过这样一个赚钱的机会,少不得也要随波逐流,卖点高价粮。
“爵爷家中没有米行,那也没有关系,以爵爷的声望与地位,想要开设,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现在皇上有意,在天下间选择七人,只这七人,有权利贩卖粮食。大明朝的江山这么大,谁都要吃粮,把天下的粮米生意分为七份,不管是哪一家得到这个贩卖权,以后都会有大把的银子赚。爵爷,您说是吗?”岳肃微笑地问道。
“岳大人,您这意思,本爵当然明白,您说的是不错,可天下米商数以千计,就让七家贩卖,岂不是要得罪无数的人。还好本爵的家中没有米铺,对本爵也没有什么影响。”张之极故意说道。
别看张之极也就三十岁的样子,但说话滴水不漏。因为他看出这事虽然利益很大,但眼下却是要得罪不少人的。
岳肃见张之极故意不接话茬,所以单刀直入,说道:“爵爷,这七个人选,皇上有心在勋贵之中选出一到两人,英国公乃是勋贵之中第一号人物,不管选几个,爵爷都将是首选。因此,肃才亲自登门,想要和爵爷商谈一下,希望爵爷能够义不容辞。”
“岳大人,赚银子的买卖,谁都愿意干,但也不是什么都能干的。天下十三省,再加上九边重镇,这么大的地方,只准七家来贩卖粮食,一家最少要负责两个省,别说一年了,一个月下来,又要多少粮食?我李家和贵泰山合作京城内的丝货,经营数载,尚不能说全部垄断,更不消说是这粮食了。大人不是外人,咱们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现在北方大旱,粮食紧缺,不管哪家米铺,手头上的粮食都不多。再者说,京城内贩卖粮食的米商,不是勋贵,就是有朝中大员撑腰,一次姓得罪那么多人,即便是我李家,也没有那个胆子。如果朝廷敢下如此政令,我敢相信,燕京城内有一半的官员和勋贵都会站出来反对,哪怕真的强制执行,京中的米铺全都关门,您让我张家哪来那么多粮食去卖。不说是两个省了,估计连燕京城里的人,都养活不了。”张之极见岳肃不藏着掖着了,自己也不用再装糊涂。毕竟和李家有合作关系,岳肃是李家的女婿,还是眼下最有权势的官员,干脆就说实在的吧。
“爵爷说的,肃也考虑到了,若是所有商家一心为国,肃也不会想到如此下策。但现在北方大旱,流寇又到处作乱,粮价若是不能稳定下来,只怕乱子会越闹越大,流寇也会越来越多,最后无法收拾。爵爷是大明朝一等一的勋贵,这国家兴亡,要比肃看的更重。所以,肃才会第一个登上爵爷府的大门,希望爵爷能够襄助岳某,克服眼前的种种苦难,将粮价稳定下来。”岳肃语重心长地说道。
“大人这话说的实在,这国家兴亡,除了皇上、宗室之外,就应该属我等勋贵看的最重了。稳定粮价,才能稳定人心,这一点本爵也知道。这样吧,此事你我好生计议一下,希望能拿出一个完全的法子,为皇上分忧。”张之极是勋贵子弟,年少之时也难免和其他勋贵自己一样,有轻薄之心,但随着年纪的增长,也逐渐变得稳重起来。三十来岁的他,也算是熟读史书,对历史上朝代兴亡,自然也有了解。岳肃说的话,他并没有觉得是危言耸听,同样他也更在乎大明朝的兴亡,甚至他还有一颗励精图治之心。他在五军都督府任左都督一职,可都督府里的都督有好几个,而且还是武官,哪怕在打仗的时候,都派不上太大的用处。想要为国艹劳,实在也轮不上他,眼下,张之极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只要自己能为朝廷出力,为皇上分忧,一定会更受器重,而且张家的地位也会更加崇高。
“现在北方粮食虽然紧俏,但一部分还是在各级勋贵的手中,好似广恩伯刘家,就有自己的米行。当然,哪怕所有勋贵的粮食加到一块,也不足以应付整个燕京一年的供应,更不要说是整个直隶了。不少勋贵,也都要到南方购粮,运到燕京贩卖。爵爷完全可以到南方购粮,来回走水路,天津那里有朝廷的水师,只要爵爷是用船购粮,朝廷可以调拨水师一半的战船,或者三分之二的战船给爵爷使用。爵爷以为如何?”岳肃诚恳地说道。
现在毛有见已经率战船从福建抵达天津,要知道走水路曰夜兼程,挂上帆正常走,十天八天就能到。水师有大小战船一百八十艘,这要是运粮,有多少就能运多少。
“大人所说的,确实是一个法子,可粮食运到,大人想让本爵按什么价格出售?”张之极问道。
“按照官价,一两银子一石。”岳肃说道。
“这……”张之极沉吟一声,随后说道:“运输方面,虽然有朝廷水师帮忙,但多少也是要有破费的,而且,现在南方的米价,也一定会受到北方的影响,一两银子一石,怕是连收都收不上来呀。虽说大人给了粮食专贩之权,但做起来也实在不易,本爵知道大人素来铁腕,可难报不会让本就乱的天下变的更乱。市场买卖,自有章法,我张家和贵泰山合作这么多年,令本爵也从中学到不少。只要物美价廉,就能打败同行,打败其他竞争对手,京城的丝货生意,就是因为这样,才慢慢被我们两家占据。所以,本爵以为,只要能有大批的粮食,并在价格上占据主动,其他家即便贩卖粮食,那也不会有人去买,价格也就会稳定下来。”
“爵爷这话说的极是,肃受益匪浅。”岳肃点了点头。
“大人,本爵在想,要不然这样,粮食专贩之权,朝廷可以不给只随行就市,不出几年,就会慢慢稳定。但前提有一样,那就是朝廷扶持我等。”张之极接着说道。
“怎么个扶持?”岳肃随即说道。
“现在到南方购粮,光成本也要二、三两银子一石,若让本爵以一两一石的价格出卖,不用半年,就得赔的本爵倾家荡产。而且开设米铺,人吃马喂也需要工钱的,所以是这么想的,这个粮食,我几两银子买的,再把人工费用打进去,然后便以这个价格出售,从中连一个子也不赚。如果大人觉得百姓承受不了,非要一两银子一石出售,那我张家... -->>
英国公张之极。
前任英国公张维贤在去年刚刚过去,张之极是张维贤的长子,在老爹死后袭爵。英国公乃明朝勋贵第一人,不管谁袭爵,都是地位崇高。
岳肃亲自登门求见,帖子一递进去,英国公张之极是立刻亲自出迎。
一个是大明朝权利最大的官员,一个是大明朝地位最高的勋贵,见面之后,难免相互说一些敬仰之类的话,然后张之极将岳肃请到府内花厅奉茶。
茶水摆上,张之极让下人退下,然后才客气地说道:“岳大人,您是托孤大臣,当朝次辅,一向公务繁忙,今曰为何有空,来敝府串门啊。”
“爵爷,今曰肃前来登门,一来是参见爵爷,二来么,是有一件事想和爵爷商谈。”岳肃微笑地说道。
“哦?岳大人亲自登门商谈的事情,肯定不能是小事。不知是何事,能劳驾大人亲自登门呀?”张之极客气地说道。但心中也难免纳闷,自己爵位虽大,但并没有太大的实权,手头的那点权利,和岳肃比起来,差的可不是一丁半点。岳肃能有事找到自己门上,虽然说的轻描淡写,但张之极知道,绝不可能是小事。
“这件事么,主要是因为现在的米价,今曰肃与陛下商议了一番,认为米价实在太高,百姓难以负担,希望能够有效的控制。但强行让商家降价,并不是什么有效的措施,反而有可能领商家连成一气,短时间内停止销售,这样一来,对百姓实在没有什么好处。所以,我和陛下商量一番,决定能够选出几位带头的商家,只允许这几位商家贩卖粮食,其他商家,以后全部禁止贩卖。而这几位有权利贩卖粮米商家,心思必须和朝廷站在一边,能为百姓着想。”岳肃淡淡地说道。
“原来是这样。我张家虽然有些田地,每年也收些粮米,却也都卖给米商,并不单独贩卖。岳大人也知道,我们张家一向以贩卖丝货为主,自从和令泰山合伙以来,基本上已经几乎承揽了燕京城八成以上的丝货买卖,至于其他生意,我们基本上都不沾了。”张之极说道。
这话说的,是有真有假,他主要还是想看看岳肃的确切意图。张家自从和李家合作以来,京城内的丝货生意,基本上已经被两家给垄断,八成的买卖,都在他们手中,其他家的买卖,被挤了实在受不了,又惹不起英国公,基本上都关了门。也就剩下几家勋贵,还有买卖,但也不多了。不过张家,除了丝货生意外,还有其他的买卖,在京城有酒楼、饭庄、茶行之类的,至于说米铺,也有那么一家。张家的田地,着实不少,打下的粮食,当然不会少,现在这个年景,粮食能卖大价钱,张家岂会放过这样一个赚钱的机会,少不得也要随波逐流,卖点高价粮。
“爵爷家中没有米行,那也没有关系,以爵爷的声望与地位,想要开设,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现在皇上有意,在天下间选择七人,只这七人,有权利贩卖粮食。大明朝的江山这么大,谁都要吃粮,把天下的粮米生意分为七份,不管是哪一家得到这个贩卖权,以后都会有大把的银子赚。爵爷,您说是吗?”岳肃微笑地问道。
“岳大人,您这意思,本爵当然明白,您说的是不错,可天下米商数以千计,就让七家贩卖,岂不是要得罪无数的人。还好本爵的家中没有米铺,对本爵也没有什么影响。”张之极故意说道。
别看张之极也就三十岁的样子,但说话滴水不漏。因为他看出这事虽然利益很大,但眼下却是要得罪不少人的。
岳肃见张之极故意不接话茬,所以单刀直入,说道:“爵爷,这七个人选,皇上有心在勋贵之中选出一到两人,英国公乃是勋贵之中第一号人物,不管选几个,爵爷都将是首选。因此,肃才亲自登门,想要和爵爷商谈一下,希望爵爷能够义不容辞。”
“岳大人,赚银子的买卖,谁都愿意干,但也不是什么都能干的。天下十三省,再加上九边重镇,这么大的地方,只准七家来贩卖粮食,一家最少要负责两个省,别说一年了,一个月下来,又要多少粮食?我李家和贵泰山合作京城内的丝货,经营数载,尚不能说全部垄断,更不消说是这粮食了。大人不是外人,咱们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现在北方大旱,粮食紧缺,不管哪家米铺,手头上的粮食都不多。再者说,京城内贩卖粮食的米商,不是勋贵,就是有朝中大员撑腰,一次姓得罪那么多人,即便是我李家,也没有那个胆子。如果朝廷敢下如此政令,我敢相信,燕京城内有一半的官员和勋贵都会站出来反对,哪怕真的强制执行,京中的米铺全都关门,您让我张家哪来那么多粮食去卖。不说是两个省了,估计连燕京城里的人,都养活不了。”张之极见岳肃不藏着掖着了,自己也不用再装糊涂。毕竟和李家有合作关系,岳肃是李家的女婿,还是眼下最有权势的官员,干脆就说实在的吧。
“爵爷说的,肃也考虑到了,若是所有商家一心为国,肃也不会想到如此下策。但现在北方大旱,流寇又到处作乱,粮价若是不能稳定下来,只怕乱子会越闹越大,流寇也会越来越多,最后无法收拾。爵爷是大明朝一等一的勋贵,这国家兴亡,要比肃看的更重。所以,肃才会第一个登上爵爷府的大门,希望爵爷能够襄助岳某,克服眼前的种种苦难,将粮价稳定下来。”岳肃语重心长地说道。
“大人这话说的实在,这国家兴亡,除了皇上、宗室之外,就应该属我等勋贵看的最重了。稳定粮价,才能稳定人心,这一点本爵也知道。这样吧,此事你我好生计议一下,希望能拿出一个完全的法子,为皇上分忧。”张之极是勋贵子弟,年少之时也难免和其他勋贵自己一样,有轻薄之心,但随着年纪的增长,也逐渐变得稳重起来。三十来岁的他,也算是熟读史书,对历史上朝代兴亡,自然也有了解。岳肃说的话,他并没有觉得是危言耸听,同样他也更在乎大明朝的兴亡,甚至他还有一颗励精图治之心。他在五军都督府任左都督一职,可都督府里的都督有好几个,而且还是武官,哪怕在打仗的时候,都派不上太大的用处。想要为国艹劳,实在也轮不上他,眼下,张之极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只要自己能为朝廷出力,为皇上分忧,一定会更受器重,而且张家的地位也会更加崇高。
“现在北方粮食虽然紧俏,但一部分还是在各级勋贵的手中,好似广恩伯刘家,就有自己的米行。当然,哪怕所有勋贵的粮食加到一块,也不足以应付整个燕京一年的供应,更不要说是整个直隶了。不少勋贵,也都要到南方购粮,运到燕京贩卖。爵爷完全可以到南方购粮,来回走水路,天津那里有朝廷的水师,只要爵爷是用船购粮,朝廷可以调拨水师一半的战船,或者三分之二的战船给爵爷使用。爵爷以为如何?”岳肃诚恳地说道。
现在毛有见已经率战船从福建抵达天津,要知道走水路曰夜兼程,挂上帆正常走,十天八天就能到。水师有大小战船一百八十艘,这要是运粮,有多少就能运多少。
“大人所说的,确实是一个法子,可粮食运到,大人想让本爵按什么价格出售?”张之极问道。
“按照官价,一两银子一石。”岳肃说道。
“这……”张之极沉吟一声,随后说道:“运输方面,虽然有朝廷水师帮忙,但多少也是要有破费的,而且,现在南方的米价,也一定会受到北方的影响,一两银子一石,怕是连收都收不上来呀。虽说大人给了粮食专贩之权,但做起来也实在不易,本爵知道大人素来铁腕,可难报不会让本就乱的天下变的更乱。市场买卖,自有章法,我张家和贵泰山合作这么多年,令本爵也从中学到不少。只要物美价廉,就能打败同行,打败其他竞争对手,京城的丝货生意,就是因为这样,才慢慢被我们两家占据。所以,本爵以为,只要能有大批的粮食,并在价格上占据主动,其他家即便贩卖粮食,那也不会有人去买,价格也就会稳定下来。”
“爵爷这话说的极是,肃受益匪浅。”岳肃点了点头。
“大人,本爵在想,要不然这样,粮食专贩之权,朝廷可以不给只随行就市,不出几年,就会慢慢稳定。但前提有一样,那就是朝廷扶持我等。”张之极接着说道。
“怎么个扶持?”岳肃随即说道。
“现在到南方购粮,光成本也要二、三两银子一石,若让本爵以一两一石的价格出卖,不用半年,就得赔的本爵倾家荡产。而且开设米铺,人吃马喂也需要工钱的,所以是这么想的,这个粮食,我几两银子买的,再把人工费用打进去,然后便以这个价格出售,从中连一个子也不赚。如果大人觉得百姓承受不了,非要一两银子一石出售,那我张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