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dlss.com,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面说了,万法为空,因果为空,那么我们学佛,是追求智慧的成就,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空的。有人就问了,你这求来求去,追求到最后,什么也没得到,那不是,从一开始就错了吗?
对的,从根本意义上说,是错了。但是错得有道理,我在最后要跟大家解释,如何理解这个错,我们为什么要坚持这个错。下面,我具体论证一下,为什么说智慧的根本也是空性,甚至说,菩提心也是空性。
方便的根本是发菩提心,智慧的根本是空性,具备这两种修行称顺解脱分,它的结果是达到解脱的境界或得到遍知的境界。顺解脱分是消除烦恼障,得到灭谛的境界;是正在走向空性,得到方便的根本是发菩提心,智慧的根本是空性了类似的状态,因此智慧与空性的结果能达到解脱或遍知的境界。
为了自己得到解脱的发心也会了悟到人无我,会了悟到无自性的法无我,悟到人无我和法无自性的智慧是得到涅槃,或称孤独断证。由于利他的菩提心了悟人无我的见以及法无我为不二的智慧,使不在轮回与涅槃的边缘是圆满如来涅槃境界,或称断证圆满成就。两种状况共同都称觉悟,但有所不同。
顺解脱分正走在修行的道路上,而不是完全的觉悟,智慧与方便的道路使我们达到一定的证悟,我们正走向解脱,得到净化的解脱。这两种状态中的修法是资粮道,结果是少许的解脱或完全的遍知。差别来自于一种是发心自我解脱,悟到人无我的见和法无自性的智慧,具备这两种得到孤独断证的涅槃,是稍许的净化。
另一种是发利他的心,见为人我无二、智慧为法我无二,悟到无二的智慧使行者不住轮回与涅槃的边见,得到圆满如来涅槃,或称终极断证。前者看到人无我,觉得自己一切的行为语言等都是被影响形成的,这一切都是幻象,零散的东西抽象化,抽象化之后去理解,进而变得固有而真切。
这时我们对它的期待与恐惧也同样被加固,进而对抽象的现象增加执着,增加产生希望与要求。好比我有一幅画认为很值钱,每天看着觉得有价值,进而产生感情,我很穷了也舍不得卖,如果不得不卖时,定的价钱是基于我对画的感情、希望和抽象而自我的认识,因此我对它的希望很大,所以失望也会很大。
我们的希望是保护它,不能损失它,不能诽谤它,不能有一点贬低,不能评价出缺点,这是我们给予的包装。这样我们给自己极大的空间可以感受失望,很容易受到伤害。不能说“可是”,比如“创意不错可是工艺不好”,“东西不错可是没有市场”。
如果没有强大的希望和执着,大家可以一起品评,但有了这些,我们从此把自己训练成很软弱。我们开始认识到人无我,同时也认识到外在现象无自性,无自性是无实有,无独立存在,具备了这样的智慧,这时得到孤独断证涅槃。
但这还有一个涅槃的观点认识,他觉得:“我涅槃了,我净化了,我悟到了无我”,我们还有更高层次的觉悟,不住轮回与涅槃的边缘。你怎么净化了?你怎么涅槃了?本身一切就不存在,有什么可涅槃的?本身一切就是不存在,有什么可以去净化的?本身就不存在污染,从没有存在过,相对的干净也说不上。
为利益他人而发起菩提心,为利他而证大菩提,见为人我无二,智慧为了悟法我无二的智慧,不住边缘,觉悟圆满如来涅槃或终极断证。怎么悟到这个?
前提是利他的菩提心,为利他人而觉悟,为利他人而达大菩提。发心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由于这种发心,他的智慧更完美,他的见可以看得更远,他的智慧可以掌握到更有效的方法,有远见和更多的方法。
因为他有利益他人的发心,他的经验和境界更高一点,他能理解别人,他真正悟到人无我和法无我这一切。不然很难悟到法无我,外在的现象是无自性、无真实、和合而形成的,很难悟到,很难认识到。
我认识到这些观点后,看到别人已经很努力了,可他的行为方式和说话不让人喜欢,会为他着急、同情他;没有认识到的人,只会觉得对方可恶,专门和我作对,不好好工作,说话也颠三倒四的。
两者不同了,前者更全面地去看,后者更直观的去看;前者能理解外在的一切现象,后者不能理解。好比一个人特别认真要做好一件事,我正好是他的朋友,因此我能理解他;另外一个人不是他的朋友,就会怀疑他,而且不理解,不会认识到他已经很努力了而且真的想做成事。
两者的看法会有非常大的差别,朋友能理解你,不了解者则把你看得很愚蠢、很可恶,这与了悟与否的差别很类似。说明大菩提心是多么重要,是多么宽阔的基础,它需要很多的经验和认识,后者对世界的认识有了足够的经验,前者没有这些,总想为自己快乐而去寻找快乐,一直相信我努力走下去总有一天我会快乐的;后者相信有很多方法,不一定盲目认为可以,或不认为盲目追求就可以。
一直走下去可以快乐,这有根据吗?有没有问过先驱呢?有没有看过先驱的历史呢?有谁是盲目走下去而得到快乐的吗?后者则看得很全面,我们有很多方法,我们需要勇气,转头的时候不要怕失去很多,有可能这样路才会更长远。
小乘的孤独断证与大乘的终极断证是由于不同的见和不同的发心所产生的差别。小乘的见没有更广,发心没有更好的基础,因此不能有更好的果。
好了,我说了这么多,让大家在这个虚老和尚的道场,听我的心得,实在不好意思。我距离虚老和尚的智慧,差得不止十万八千里,很产羞愧,占用他的道场误导大家。但是,大家要明白,虚老和尚是在干什么?
他在佛教中最重要的传承和贡献,不仅仅是这座山这座庙,而是用他漫长一生的努力,给我们后辈示现了,什么叫做真智慧,真菩提心。这就是真大乘,真菩萨。
当基本上要讲完了,此时,大众中有居士站起来,问到:“师父,你刚开始说的,要解答那个问题,你怎么没答呢?”
“哈哈,终于有人责备我了,你是我的菩萨。如果我是具德高僧,你那就是请法。我是个学僧,菩萨责备我,是我的福分。”
这一套谦词,大有来历,虽然我不懂它全部的含义,但知道,在过去的经典中,类似这种说法,很有讲究。
“我前面说过,如果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空的,那我们还在追求什么呢?这个问题我提出来,如果大众中,对这个问题不感兴趣,就不耽误大家时间与精力,如果大众有兴趣,我也简单讲一下体会。”
下面的人踊跃举手或者说话的,表示很想听他把这个话题讲下去。
对于我来说,这个问题只具有哲学上的意义。因为我并不纠结于它,我读愣严经时,就思考过这个问题。我觉得,要回答这个问题,是圣者悟道后才能够做的事,我并不想自己得到文字语言上的答案。
但是,这个问题是非常难以回答的。我想听听,这个高智商的人,是如何应对这类问题的。
“这个问题,我无法给出标准答案。因为按禅宗的规矩,但有言说,俱无实义。但是,我以自己的体会,可以稍打比方。比如,智慧是什么,这个问题想好了,回答就明白了。比如一个因白内障眼瞎的人,他身边有一堆金子,但他没看到,还以为自己很穷,天天出去讨饭吃。有一天,一个医生,治好了他的白内障,这就叫开了他的智慧,他看得见了。”
这个比喻,大家都懂,也与我所理解的佛法,是不矛盾的。
“开了智慧,他才懂得,原来,自己是如此富有,黄金就在家里,完全不用焦虑,不用讨饭,完全可以自给自足。那么问题来了,智慧是黄金吗?智慧什么都不是?”
下面的讨论就有点乱了,因为怎么回答都无法确认智慧在这种情况下,究竟是什么。
“智慧是他本来就有的,他只是有病,把病治好了,智慧就起作用了。智慧本身不是黄金,因为黄金也是开始就有的,只要能够看见,就知道它就在自己家里。所以,这智慧,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他看到了黄金,就是财富,他有歇脚处,因为他看到了家门。”
这段说话,他给大家合什,然后对菩萨顶礼之后,就结束了法会。
我觉得,他的比喻比较巧妙,而且从大家会后的议论来看,他这个课,是大家讨论最热烈,理解最正确的一课。
大家普遍接受了这种观点:我本菩提,因为自寻烦恼与无明,没有发现自身宝藏而已。
这是大信心!
面说了,万法为空,因果为空,那么我们学佛,是追求智慧的成就,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空的。有人就问了,你这求来求去,追求到最后,什么也没得到,那不是,从一开始就错了吗?
对的,从根本意义上说,是错了。但是错得有道理,我在最后要跟大家解释,如何理解这个错,我们为什么要坚持这个错。下面,我具体论证一下,为什么说智慧的根本也是空性,甚至说,菩提心也是空性。
方便的根本是发菩提心,智慧的根本是空性,具备这两种修行称顺解脱分,它的结果是达到解脱的境界或得到遍知的境界。顺解脱分是消除烦恼障,得到灭谛的境界;是正在走向空性,得到方便的根本是发菩提心,智慧的根本是空性了类似的状态,因此智慧与空性的结果能达到解脱或遍知的境界。
为了自己得到解脱的发心也会了悟到人无我,会了悟到无自性的法无我,悟到人无我和法无自性的智慧是得到涅槃,或称孤独断证。由于利他的菩提心了悟人无我的见以及法无我为不二的智慧,使不在轮回与涅槃的边缘是圆满如来涅槃境界,或称断证圆满成就。两种状况共同都称觉悟,但有所不同。
顺解脱分正走在修行的道路上,而不是完全的觉悟,智慧与方便的道路使我们达到一定的证悟,我们正走向解脱,得到净化的解脱。这两种状态中的修法是资粮道,结果是少许的解脱或完全的遍知。差别来自于一种是发心自我解脱,悟到人无我的见和法无自性的智慧,具备这两种得到孤独断证的涅槃,是稍许的净化。
另一种是发利他的心,见为人我无二、智慧为法我无二,悟到无二的智慧使行者不住轮回与涅槃的边见,得到圆满如来涅槃,或称终极断证。前者看到人无我,觉得自己一切的行为语言等都是被影响形成的,这一切都是幻象,零散的东西抽象化,抽象化之后去理解,进而变得固有而真切。
这时我们对它的期待与恐惧也同样被加固,进而对抽象的现象增加执着,增加产生希望与要求。好比我有一幅画认为很值钱,每天看着觉得有价值,进而产生感情,我很穷了也舍不得卖,如果不得不卖时,定的价钱是基于我对画的感情、希望和抽象而自我的认识,因此我对它的希望很大,所以失望也会很大。
我们的希望是保护它,不能损失它,不能诽谤它,不能有一点贬低,不能评价出缺点,这是我们给予的包装。这样我们给自己极大的空间可以感受失望,很容易受到伤害。不能说“可是”,比如“创意不错可是工艺不好”,“东西不错可是没有市场”。
如果没有强大的希望和执着,大家可以一起品评,但有了这些,我们从此把自己训练成很软弱。我们开始认识到人无我,同时也认识到外在现象无自性,无自性是无实有,无独立存在,具备了这样的智慧,这时得到孤独断证涅槃。
但这还有一个涅槃的观点认识,他觉得:“我涅槃了,我净化了,我悟到了无我”,我们还有更高层次的觉悟,不住轮回与涅槃的边缘。你怎么净化了?你怎么涅槃了?本身一切就不存在,有什么可涅槃的?本身一切就是不存在,有什么可以去净化的?本身就不存在污染,从没有存在过,相对的干净也说不上。
为利益他人而发起菩提心,为利他而证大菩提,见为人我无二,智慧为了悟法我无二的智慧,不住边缘,觉悟圆满如来涅槃或终极断证。怎么悟到这个?
前提是利他的菩提心,为利他人而觉悟,为利他人而达大菩提。发心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由于这种发心,他的智慧更完美,他的见可以看得更远,他的智慧可以掌握到更有效的方法,有远见和更多的方法。
因为他有利益他人的发心,他的经验和境界更高一点,他能理解别人,他真正悟到人无我和法无我这一切。不然很难悟到法无我,外在的现象是无自性、无真实、和合而形成的,很难悟到,很难认识到。
我认识到这些观点后,看到别人已经很努力了,可他的行为方式和说话不让人喜欢,会为他着急、同情他;没有认识到的人,只会觉得对方可恶,专门和我作对,不好好工作,说话也颠三倒四的。
两者不同了,前者更全面地去看,后者更直观的去看;前者能理解外在的一切现象,后者不能理解。好比一个人特别认真要做好一件事,我正好是他的朋友,因此我能理解他;另外一个人不是他的朋友,就会怀疑他,而且不理解,不会认识到他已经很努力了而且真的想做成事。
两者的看法会有非常大的差别,朋友能理解你,不了解者则把你看得很愚蠢、很可恶,这与了悟与否的差别很类似。说明大菩提心是多么重要,是多么宽阔的基础,它需要很多的经验和认识,后者对世界的认识有了足够的经验,前者没有这些,总想为自己快乐而去寻找快乐,一直相信我努力走下去总有一天我会快乐的;后者相信有很多方法,不一定盲目认为可以,或不认为盲目追求就可以。
一直走下去可以快乐,这有根据吗?有没有问过先驱呢?有没有看过先驱的历史呢?有谁是盲目走下去而得到快乐的吗?后者则看得很全面,我们有很多方法,我们需要勇气,转头的时候不要怕失去很多,有可能这样路才会更长远。
小乘的孤独断证与大乘的终极断证是由于不同的见和不同的发心所产生的差别。小乘的见没有更广,发心没有更好的基础,因此不能有更好的果。
好了,我说了这么多,让大家在这个虚老和尚的道场,听我的心得,实在不好意思。我距离虚老和尚的智慧,差得不止十万八千里,很产羞愧,占用他的道场误导大家。但是,大家要明白,虚老和尚是在干什么?
他在佛教中最重要的传承和贡献,不仅仅是这座山这座庙,而是用他漫长一生的努力,给我们后辈示现了,什么叫做真智慧,真菩提心。这就是真大乘,真菩萨。
当基本上要讲完了,此时,大众中有居士站起来,问到:“师父,你刚开始说的,要解答那个问题,你怎么没答呢?”
“哈哈,终于有人责备我了,你是我的菩萨。如果我是具德高僧,你那就是请法。我是个学僧,菩萨责备我,是我的福分。”
这一套谦词,大有来历,虽然我不懂它全部的含义,但知道,在过去的经典中,类似这种说法,很有讲究。
“我前面说过,如果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空的,那我们还在追求什么呢?这个问题我提出来,如果大众中,对这个问题不感兴趣,就不耽误大家时间与精力,如果大众有兴趣,我也简单讲一下体会。”
下面的人踊跃举手或者说话的,表示很想听他把这个话题讲下去。
对于我来说,这个问题只具有哲学上的意义。因为我并不纠结于它,我读愣严经时,就思考过这个问题。我觉得,要回答这个问题,是圣者悟道后才能够做的事,我并不想自己得到文字语言上的答案。
但是,这个问题是非常难以回答的。我想听听,这个高智商的人,是如何应对这类问题的。
“这个问题,我无法给出标准答案。因为按禅宗的规矩,但有言说,俱无实义。但是,我以自己的体会,可以稍打比方。比如,智慧是什么,这个问题想好了,回答就明白了。比如一个因白内障眼瞎的人,他身边有一堆金子,但他没看到,还以为自己很穷,天天出去讨饭吃。有一天,一个医生,治好了他的白内障,这就叫开了他的智慧,他看得见了。”
这个比喻,大家都懂,也与我所理解的佛法,是不矛盾的。
“开了智慧,他才懂得,原来,自己是如此富有,黄金就在家里,完全不用焦虑,不用讨饭,完全可以自给自足。那么问题来了,智慧是黄金吗?智慧什么都不是?”
下面的讨论就有点乱了,因为怎么回答都无法确认智慧在这种情况下,究竟是什么。
“智慧是他本来就有的,他只是有病,把病治好了,智慧就起作用了。智慧本身不是黄金,因为黄金也是开始就有的,只要能够看见,就知道它就在自己家里。所以,这智慧,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他看到了黄金,就是财富,他有歇脚处,因为他看到了家门。”
这段说话,他给大家合什,然后对菩萨顶礼之后,就结束了法会。
我觉得,他的比喻比较巧妙,而且从大家会后的议论来看,他这个课,是大家讨论最热烈,理解最正确的一课。
大家普遍接受了这种观点:我本菩提,因为自寻烦恼与无明,没有发现自身宝藏而已。
这是大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