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dlss.com,三国全史:全两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便服偷偷去见他,二人在一辆车上密议,决定由陆胤把有关情况告诉陆逊,让陆逊再次上表劝谏。
陆逊上表,谈到孙权与杨竺的对话,孙权大怒,认为是杨竺泄的密,但杨竺矢口否认。孙权知道杨竺是鲁王的死忠分子,也不可能把消息告诉陆逊,其中一定有隐情,就让杨竺调查。杨竺怀疑到了陆胤,他告诉孙权,陆胤刚好去过武昌,陆逊的上表紧接着就来了,消息一定是陆胤泄露的,孙权下令把陆胤抓起来拷问,陆胤为掩护太子,就说是杨竺告诉他的,孙权下令把杨竺也抓了起来。
杨竺经不起拷打,只得违心承认是自己说出去的,孙权把杨竺杀了,陆胤反而保住了一命。
从上面这件事上看,两派的斗争相当激烈。
为打击对手,全琮父子突然揭发了一件事,吴大帝赤乌四年(241)发生了一场芍陂之战,顾谭的弟弟顾承、张昭的儿子张休等随全琮父子参战,吴军获胜,本来这件事已经过去了,论功行赏也已结束,但全琮父子突然旧事重提,向孙权揭发说行赏不公,背后有问题。
他们的理由是,此战他们父子功劳最大,但张休、顾承等人得到的赏赐反而更多,原因是张休、顾承与典军陈恂有私下往来,因此得到了更多的奖赏,孙权接到举报后命令有关部门予以调查,查来查去,顾承、顾谭都获了罪,被流放到交州。
这件事显然是冲着陆逊来的,因为顾谭、顾承不仅是顾雍的孙子,还是陆逊的外甥,孙权对陆逊已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借此事向陆逊表达不满。
不久,太子太傅吾粲也受人陷害,竟被孙权处死,在审查吾粲期间,发现吾粲曾多次写信给陆逊,通报建业的情况。孙权又抓住这个把柄,派人到武昌责问陆逊,陆逊又急又气,竟然忧恚而死。
孙权趁机擢升步骘当丞相,全琮升任右大司马,鲁王一派大获全胜。在这次人事调整中,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也异军突起,被任命为大将军,这是他父亲诸葛瑾生前担任过的职务。
孙鲁班则加紧了对太子的陷害,孙权生病,孙和到孙策庙里祈祷,希望父亲的病早点儿好。孙和的妃子张氏是张休的侄女,张休的府邸刚好在孙策庙附近,孙和祈祷完,张休邀请他到府中坐坐。孙鲁班一直派人跟踪太子,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可以做文章。
孙鲁班跑到孙权那里告状,说太子根本没去庙里,而是跑到张休那里商量大事去了。孙鲁班还说,太子的生母王夫人听说皇上有病,不忧反喜。
孙权听后大发雷霆,消息传到王夫人那里,她竟恐惧忧愁而死,孙权对孙和则更加失望。在芍陂论功事件中也牵扯到张休,朝廷中书令孙弘等人翻出旧账,孙权下令对张休进行审查,张昭的儿子、太子的岳父张休居然被赐死了。
眼看孙和就要被废,孙霸坐上太子之位指日可待,孙权却停下了手。在一次与族人孙峻的谈话里,孙权道出了他的忧虑:“子弟不和,臣下分成两派,将导致袁氏之败,被天下人耻笑。太子只能立一个人,怎能不引起争斗?”
犹豫了一年,孙权也只是下令将孙和软禁在宫中,仍没有废掉他。在这场“南鲁之争”中孙权的小女儿孙鲁育没有公开表态,但她的丈夫朱据支持太子,他上书为太子鸣冤:“太子是国之根本,他为人雅性仁教,天下归心,现在猝然责罚他,将引发满朝疑虑。当年晋献公偏信骊姬而害申生,汉武帝听信江充而让戾太子冤死,臣担心太子不堪其忧而身亡,到时候再想建思子宫也无法使太子复生了!”
朱据还联络了朝廷尚书仆射屈晃等一批朝臣跑到宫门外为太子请愿,他们把自己绑起来,叩头触地。孙权登上宫里的白爵观看到这番场景,非但没有引起触动,反而感到厌恶,他下诏斥责朱据、屈晃等人没事找事,但这件事毕竟涉及朝臣较多,又在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孙权没开杀戒,而是把朱据降为新都郡丞,把屈晃斥归乡里。朱据曾得罪过孙弘,他还没有到达新的任所,孙弘便私自冒用孙权的名义下发诏书,把这位堂堂的骠骑将军、孙权的女婿杀了,而事后孙弘竟未被追究。
斗来斗去,孙权实在厌烦了。
孙权又做出一个更令人惊讶的决定:他要废掉太子,但不立孙霸,而是在其他儿子中另立新人。孙霸的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分别是孙奋、孙休和孙亮,其中孙亮年龄最小,却受孙权格外疼爱,孙亮的母亲潘夫人近年来也最受孙权宠爱,孙权有立孙亮为太子的打算。
孙鲁班察觉到孙权对鲁王已不感兴趣,马上全力去支持孙亮,她不断在孙权面前称颂孙亮,并把丈夫全琮的一个侄孙女嫁给了孙亮。
吴大帝赤乌十三年(250),孙权下诏正式罢黜孙和,贬为平民,放逐到故鄣,即今浙江省长兴县。同时立皇子孙亮为太子,此时孙亮只有7岁。
孙霸的结局竟然还不如哥哥孙和,孙权下诏将其赐死,全寄、吴安、孙奇等孙霸身边的人全被诛杀,“南鲁之争”以双方的惨败而结束,此事牵涉范围之广、官员之多,在汉末三国的历次政治斗争中都首屈一指。
孙权最后选定的接班人只是个7岁孩子,此时孙权已经68岁了,已来日无多。经过一场政治洗礼,朝廷上下一片黯淡,大家互相设防,不敢轻信任何人,一旦孙权不在,年幼的孙亮如何接好这个班,又让孙权头疼起来。
便服偷偷去见他,二人在一辆车上密议,决定由陆胤把有关情况告诉陆逊,让陆逊再次上表劝谏。
陆逊上表,谈到孙权与杨竺的对话,孙权大怒,认为是杨竺泄的密,但杨竺矢口否认。孙权知道杨竺是鲁王的死忠分子,也不可能把消息告诉陆逊,其中一定有隐情,就让杨竺调查。杨竺怀疑到了陆胤,他告诉孙权,陆胤刚好去过武昌,陆逊的上表紧接着就来了,消息一定是陆胤泄露的,孙权下令把陆胤抓起来拷问,陆胤为掩护太子,就说是杨竺告诉他的,孙权下令把杨竺也抓了起来。
杨竺经不起拷打,只得违心承认是自己说出去的,孙权把杨竺杀了,陆胤反而保住了一命。
从上面这件事上看,两派的斗争相当激烈。
为打击对手,全琮父子突然揭发了一件事,吴大帝赤乌四年(241)发生了一场芍陂之战,顾谭的弟弟顾承、张昭的儿子张休等随全琮父子参战,吴军获胜,本来这件事已经过去了,论功行赏也已结束,但全琮父子突然旧事重提,向孙权揭发说行赏不公,背后有问题。
他们的理由是,此战他们父子功劳最大,但张休、顾承等人得到的赏赐反而更多,原因是张休、顾承与典军陈恂有私下往来,因此得到了更多的奖赏,孙权接到举报后命令有关部门予以调查,查来查去,顾承、顾谭都获了罪,被流放到交州。
这件事显然是冲着陆逊来的,因为顾谭、顾承不仅是顾雍的孙子,还是陆逊的外甥,孙权对陆逊已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借此事向陆逊表达不满。
不久,太子太傅吾粲也受人陷害,竟被孙权处死,在审查吾粲期间,发现吾粲曾多次写信给陆逊,通报建业的情况。孙权又抓住这个把柄,派人到武昌责问陆逊,陆逊又急又气,竟然忧恚而死。
孙权趁机擢升步骘当丞相,全琮升任右大司马,鲁王一派大获全胜。在这次人事调整中,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也异军突起,被任命为大将军,这是他父亲诸葛瑾生前担任过的职务。
孙鲁班则加紧了对太子的陷害,孙权生病,孙和到孙策庙里祈祷,希望父亲的病早点儿好。孙和的妃子张氏是张休的侄女,张休的府邸刚好在孙策庙附近,孙和祈祷完,张休邀请他到府中坐坐。孙鲁班一直派人跟踪太子,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可以做文章。
孙鲁班跑到孙权那里告状,说太子根本没去庙里,而是跑到张休那里商量大事去了。孙鲁班还说,太子的生母王夫人听说皇上有病,不忧反喜。
孙权听后大发雷霆,消息传到王夫人那里,她竟恐惧忧愁而死,孙权对孙和则更加失望。在芍陂论功事件中也牵扯到张休,朝廷中书令孙弘等人翻出旧账,孙权下令对张休进行审查,张昭的儿子、太子的岳父张休居然被赐死了。
眼看孙和就要被废,孙霸坐上太子之位指日可待,孙权却停下了手。在一次与族人孙峻的谈话里,孙权道出了他的忧虑:“子弟不和,臣下分成两派,将导致袁氏之败,被天下人耻笑。太子只能立一个人,怎能不引起争斗?”
犹豫了一年,孙权也只是下令将孙和软禁在宫中,仍没有废掉他。在这场“南鲁之争”中孙权的小女儿孙鲁育没有公开表态,但她的丈夫朱据支持太子,他上书为太子鸣冤:“太子是国之根本,他为人雅性仁教,天下归心,现在猝然责罚他,将引发满朝疑虑。当年晋献公偏信骊姬而害申生,汉武帝听信江充而让戾太子冤死,臣担心太子不堪其忧而身亡,到时候再想建思子宫也无法使太子复生了!”
朱据还联络了朝廷尚书仆射屈晃等一批朝臣跑到宫门外为太子请愿,他们把自己绑起来,叩头触地。孙权登上宫里的白爵观看到这番场景,非但没有引起触动,反而感到厌恶,他下诏斥责朱据、屈晃等人没事找事,但这件事毕竟涉及朝臣较多,又在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孙权没开杀戒,而是把朱据降为新都郡丞,把屈晃斥归乡里。朱据曾得罪过孙弘,他还没有到达新的任所,孙弘便私自冒用孙权的名义下发诏书,把这位堂堂的骠骑将军、孙权的女婿杀了,而事后孙弘竟未被追究。
斗来斗去,孙权实在厌烦了。
孙权又做出一个更令人惊讶的决定:他要废掉太子,但不立孙霸,而是在其他儿子中另立新人。孙霸的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分别是孙奋、孙休和孙亮,其中孙亮年龄最小,却受孙权格外疼爱,孙亮的母亲潘夫人近年来也最受孙权宠爱,孙权有立孙亮为太子的打算。
孙鲁班察觉到孙权对鲁王已不感兴趣,马上全力去支持孙亮,她不断在孙权面前称颂孙亮,并把丈夫全琮的一个侄孙女嫁给了孙亮。
吴大帝赤乌十三年(250),孙权下诏正式罢黜孙和,贬为平民,放逐到故鄣,即今浙江省长兴县。同时立皇子孙亮为太子,此时孙亮只有7岁。
孙霸的结局竟然还不如哥哥孙和,孙权下诏将其赐死,全寄、吴安、孙奇等孙霸身边的人全被诛杀,“南鲁之争”以双方的惨败而结束,此事牵涉范围之广、官员之多,在汉末三国的历次政治斗争中都首屈一指。
孙权最后选定的接班人只是个7岁孩子,此时孙权已经68岁了,已来日无多。经过一场政治洗礼,朝廷上下一片黯淡,大家互相设防,不敢轻信任何人,一旦孙权不在,年幼的孙亮如何接好这个班,又让孙权头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