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巨星小说网 www.jxdlss.com,张居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觉能眯眼儿看着董师爷,语气中充满自豪,“施主想看看?”

    董师爷看着李延。本来已生了睡意的李延一听有了新鲜事儿,当即答道:“还请老师父拿出来,让我等见识见识。”

    觉能当即命在一旁侍候茶水的小沙弥去里屋取出一个立轴来,董师爷上前帮着抖开,展在李延面前。灯光不甚明亮,李延凑近细看,是一首七律:

    苏耽控鹤归来日,李泌藏书不计年。

    沧海独怜龙剑隐,碧霄空见客星悬。

    此时结侣烟霞外,他日怀人紫翠颠。

    鼓棹湘江成远别,万峰回首一凄然。

    题款为:赠沈山人次李义河韵书,为福严寺觉能上人补壁。张居正。

    李延在两广总督任上,看过好几份兵部转来的张居正的亲笔批示,因此对这立轴上的字迹是熟悉的。这位大学士的书法藏灵动于风骨之内,寓冷峻于敦厚之中,原也是别具一格。眼前这幅字除了上述特点,似乎还添了一点超然物外的烟霞之气。李延读了一遍诗后,接着欣赏书法,最后又把诗再三玩味,自认为已悟透了这首诗的底蕴,于是问两位师爷:“你们两个,平常也好哼哼唧唧作诗,看出这诗的意思吗?”

    董师爷一向以才子自居,这会儿见主人考问,便干咳一声,颇为自信地回答:“在总督府办差时,我看过一份吏部咨文介绍阁老们的履历,首辅高拱今年六十一岁,次辅张居正今年四十八岁,据此推算,张阁老写这首诗时,实际年龄只有三十二岁。我不知道那时张阁老在何处为官,怎么有空游衡山。”

    觉能长老插话:“那时张居正不在任上,他因病从翰林院编修的官位上退下,回到湖广荆州府老家养病,这期间他上了衡山。”

    董师爷伸指头戳着立轴上“李义河”三字,说道:“这个李义河想必就是当今的湖南按察使李大人了。”

    觉能长老点头答应:“正是,这个李义河是张居正的同年,又是同乡,那时也恰好在家养病,二人就结伴上了衡山。”

    董师爷弄清这些细节,接着就习惯地摸了摸光溜溜的下巴,开始眉飞色舞摇头晃脑地发表高见:

    “这诗中的第一句,苏耽控鹤,用的是《神仙传》中的故事,说的是桂阳人苏耽,一日有白鹤数十只降于门,载他而去,苏耽从此就成仙了。第二句李泌藏书,用的是衡山的故事,唐人李泌,当过玄、肃、代、德四朝宰相,出仕之前,他在衡山隐居了十年。他隐居的住所叫端居室,室内藏书上万册,韩愈有诗写道‘邺侯家多书,架插三万轴’。这个邺侯就是李泌,是他当宰相后的封号。我还听说过李泌在衡山‘食芋得相’的故事。据说有一天李泌到附近寺院听和尚念经,他从念经的声音中听出有个和尚与众不同,便暗暗打听这个和尚的底细,弄清楚他法号明瓒,白天干苦力,晚上睡牛棚,每天早午两顿饭,吃的都是别人留下的剩饭剩菜,除了做事、念经,他从不和人交言,也不讲整洁,邋邋遢遢的,和尚们背地里都叫他为‘懒残和尚’。李泌从见懒残和尚第一眼开始,就认定这是个深藏不露的得道高人。一天深夜,李泌偷偷摸摸来到懒残和尚独居的牛棚,自报姓名,并恭恭敬敬向懒残和尚行礼。懒残和尚好半天不搭理,突然一抬头,把一泡痰吐到李泌脸上,李泌也不气恼,只默默把痰抹掉。懒残和尚仍不搭理他,只自顾从火灰中扒出一个煨熟的泥芋,灰也不打、皮也不剥就这么吃起来,吃着吃着,瞟了一眼李泌,见他仍毕恭毕敬站着,没有走的意思,就叹了一口气,把手中吃剩的半个泥芋递给李泌,说:‘吃下这半个芋头,也勿多言,下山领取十年宰相去吧。’李泌吃下这半个芋头,听懒残和尚的话下山去了,到了京城,果然当了十年宰相。觉能长老,我的这个故事有没有讲错?”

    “没有。”觉能和尚早就坐回到椅子上,一直闭目敛神来听,这会儿睁开眼睛,微笑答道,“这个懒残和尚,也不知从何处来的,一到衡山就在福严寺挂单,那时还不叫福严寺,叫般若寺。”

    李延听得出神,这时插话惊问:“懒残和尚后来哪里去了?”

    “走了,”觉能和尚肃敬地说:“当时庙里僧人,谁也不知道懒残和尚怎么走的,李泌当了宰相后曾回来找过,也是怏怏而归。”

    “衡山聚五岳之秀,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啊!”

    李延免不了一番感叹。董师爷见众人情绪都被他调动,越发得意,继续说道:

    “张阁老这第二句诗,李泌藏书不计年,实乃是全诗的关键,说明他当时的心境,觉得入仕为官没有意思,想终老林泉。这也难怪,十五年前,正是奸相严嵩一手遮天,天下士人顺他者昌,逆他者亡,许多为官之人,都有归隐之思……”

    董师爷口若悬河,扯起黄瓜根也动,李延知道再让他说下去,一个时辰也打不住,便挥手打断他的话头,转而问一直不吭声的梁师爷:“老梁,你有何高见?”

    梁师爷是个闷嘴葫芦,虽然也偷偷摸摸作几句诗,却从不在人面前炫耀。主人问话,他愣住一会儿,木讷说道:“只不知这个沈山人是谁。”

    李延一笑,说道:“这算是问到正题儿了,要理解这首诗,沈山人是关键。”

    觉能和尚说道:“这个沈山人,也是个来无影、去无踪的神秘人物。他曾在我们福严寺借居了两年,很少同人搭话,除了看书静坐,就是登山涉水。张居正来寺中住宿,沈山人正在寺中,不知为何,两人一见面就有许多话说,秉烛夜谈一直到天亮,然后就有了这首诗。”

    耐不得寂寞的董师爷,立即接了觉能和尚的话说:“这个沈山人,该不会是第二个懒残和尚吧。”

    觉能婉转回答:“福严寺是七祖道场,天下法院,常有不可思议事发生,也是常事。”

    李延对觉能的话很是信服,说道:“我看这个沈山人,定然是世外高人。世上先有黄石公,后有张良;先有懒残和尚,后有李泌。沈山人借居福严寺,想必是要在这里等候张居正,为他指点迷津的。”

    觉能和尚频频点头,答道:“老衲也曾这么想过,自两人那次见面之后,一晃十五年,衡山上再不见沈山人的踪迹。”

    李延此时心境突然变得苍凉起来。说到李泌,可以作为一则历史的美谈来欣赏。说到张居正,就无法摆脱个人的恩怨及利害关系来做局外人了。高拱与张居正两人,尽管当年也曾风雨同舟,肝胆相照。但随着局势演变,为了争夺宰辅之权,当年的这一对朋友无疑已成了水火不容的生死冤家。上衡山之前,李延并没有认真思考过张居正的事情。他总以为高拱圣眷甚深,总揽朝纲多年,上至皇上,下至百官万民,莫不对他多有依赖,真可谓是具有移山心力的威权人物。张居正比起高拱,无论是资历还是影响都远逊一筹,根本无法与之抗衡。但现在看来,事情比自己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如果张居正果真有高人指点,得佛光庇护,应天地造化之机,那么他取代高拱是迟早要发生的事。他想到张居正曾三番五次推荐殷正茂接替他出任两广总督,都因高拱阻梗而作罢。这次得以实现,是高拱突然改变主意呢,还是张居正的影响力在上升?他因远离京城不明情况而无从判断。但离任一个多月来,却没有收到高拱的只言片语,究竟是座主对他生气还是有难言之隐呢?这也令他百思不得其解。明日京城大内章公公奉圣旨上山敬香祈福,这也不是一个寻常的举动,大凡只有国家遭受大灾或皇上病重才有此举。皇上病情究竟如何,他因读不到邸报而不知晓确切消息。但凭多年的为官经验,他知道京城正在酝酿着一场暴风骤雨。尽管被撤职,他对高拱依然一往情深,他坚信只要高拱在位,他还会有东山再起之日。但是,如果张居正取而代之呢?他想起自己在两广总督任上贪污百万两银子军费之事,顿时心惊肉跳。尽管他用二十万两银子塞住了殷正茂之口,但如果形势变化,殷正茂还会不会守口如瓶不揭他隐私呢?思来想去,他隐约感到,张居正上台之日,就会是他灭顶之灾到来之时。他瞥了一眼坐在对面的慈眉善目的觉能和尚,忽然觉得他深不可测,很想与他单独交谈,便对两位师爷说道:“你们两位且回房歇息,我与长老再闲聊会儿。”

    两位师爷起身告辞,方丈室内只剩下觉能与李延两人。已交亥时,寺院一片寂静,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宿鸟的啼唤,更增添了山中的神秘感。忽然,一阵穿堂风吹来,把李延座旁烛台上的蜡烛吹灭,屋子里物件影影绰绰,只有觉能手中捻动的佛珠闪动着幽幽的微光。这情形使李延骇怕,不由自主地并拢双腿攥紧拳头,待小沙弥重新点燃蜡烛,李延虔敬问道:

    “觉能长老,你觉得张居正真的有宰辅之命吗?”

    觉能已看出李延神情恍惚,似有难言之隐。心想这在失意之人在所难免,但为何总要围绕张居正谈话,倒叫他费解。略作思忖,答道:

    “张居正现在不已经是阁老了吗?”

    “阁老与宰辅还不一样,宰辅是首相,如今的宰辅是高拱,张居正只是一个次辅而已。”

    李延一番解释,觉能听得无味,只依自己的思路回答:“当年沈山人与张居正究竟谈了些什么,老衲无从知道,但张居正在祝融殿里抽的那支签,倒有人把那签文抄来送我。”

    “签文如何说?”

    觉能想了想,念了四句诗:“一番风雨一惊心,花落花开第四轮。行藏用舍皆天定,终做神州第二人。”

    李延仔细听过,说道:“这签诗倒是明白如话,只是不知藏有什么玄机。”

    觉能回答:“玄机在第二句与第四句上。人生十二年逢一个本命年,即一轮。四轮加起来是四十八岁,这是第二句中的玄机。第四句其实也没有什么玄机。神州第一人是皇帝,在皇帝一人之下、万民之上的是宰相,就是本朝的首辅。神州第二人即是首辅。”

    李延惊诧地说道:“张居正今年正好四十八岁,难道他要当首辅了?”

    觉能目光一闪,双手合十说道:“阿弥陀佛,这是天意。”

    李延顿时觉得周身冰凉。觉能看到李延脸色大变,也是疑惑满胸。但他谨守出家人本分,无心打探别人隐情,倒是李延按捺不住,沉默一会儿后说:“觉能师父,你看在下近期内是否有灾?”

    觉能歉然一笑,答道:“李大人,方才老衲已经说过,尘世间吉凶悔吝之事,老衲一概不去预测。”

    李延以为觉能推诿,仍央求道:“觉能师父若能为在下指点迷津,也不枉我到福严寺走这一遭。何况佛家人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觉能停止拨动手中念珠,盯着李延说:“李大人此话言重了,你如今解甲归田,好端端做天地间一个闲人,如何要人救命?”

    李延长叹一声,欲言又止。觉能接着说:“今夜月白风清,不知李大人可否有兴趣,陪老衲出去走走。”

    “去哪里?”

    “我们这寺院后门外,掷钵峰上有一个台子,是当年李泌登高远眺之地,那里至今还留有一块大石碑,镌刻着李泌亲书的‘极高明处’四个大字。”

    “极高明处?”

    “对,极高明处!”觉能说着站起身来,探头看了看窗外月色,悠悠说道,“到了那里,你就明白李泌为何会写这四个字。”

    李延深深吁一口气,说道:“我随你去。”

    两人走出寺院后门,沿着院墙一侧迂回而上不过百十来步,便看到几株盘龙虬枝的古松,挺立在空濛皎洁的月色之中,古松之旁,是一个两丈见方的平台,有一方石桌和四个石凳。

    “这就是极高明处?”李延问。

    “这就是极高明处。”觉能和尚说着伸手朝上一指,“你看,那就是李泌留下的石碑。”

    李延顺手看过去,果然看到挨着岩壁立了一块大碑。也就在这时候,几乎两人同时都看到了,碑下盘腿坐了一个人。

    “咦,有人!”

    李延一声惊叫,连着后退几步。觉能和尚合掌念了一声“阿弥陀佛”,站在原地说道:“不知是何方高人,深更半夜坐在这里,吓着了我们寺中远道而来的施主。”

    那人盘腿坐在原地不动,开口说话,声音中充满不可抗拒的诱惑:

    “请觉能上人恕罪,我专在这里等候你们寺中这位远道而来的施主。”

    “你是谁?”

    “不要问我是谁,我是天地间一只孤鹤。”

    “孤鹤?”

    “那就叫我孤鹤吧。”

    凭感觉李延觉得眼前这个人并非歹徒。他定了定神,走上前来问觉能:“你不认识他?”

    觉能摇摇头。

    “孤鹤”又开口说话了:“李大人,我等你已经很久了。”

    李延小心答道:“我不认识你。”

    “相逢何必曾相识,今夜里,我想与李大人在这极高明处,作披星戴月之谈。”

    谈了一晚上的奇人奇事,李延却是没想到会在自己身上发生。他甚至觉得这位“孤鹤”就是沈山人一类人物。觉能把他引到这里来,就是为了让他获得“极高明”的人生韬略。想到这里,他不禁有些兴奋,便问觉能:“觉能师父,依你之见呢?”

    觉能感到这个人来得突然,只含糊回答一句:“一切随缘。”

    “孤鹤”紧接着觉能的话说道:“觉能上人说得很好,相见即是缘分。”

    李延问:“孤鹤先生,你要和我谈什么?”

    “谈解脱法门。”

    李延一听这是佛家语言,便相信真的遇到高人了。嘴上没说什么,屁股已坐到石凳上了。觉能见状,道一声“阿弥陀佛”,当下辞过两人,依原路折回寺中。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