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dlss.com,清末枭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避免农民为了缴纳农业税而在刚收获粮食的时候贱卖粮食,所以农业税和商税不同,农业税的征收一律是采取实物税。
不过财物系统显然是不可能把征收上来的价值几千万圆的粮食当成钱直接用于财政支出的,为了解决征收实物以及折现等问题,内阁设有直属于内阁的储粮司,专行收购、储存、运输、贩卖粮食、稳定粮价等事务。
一般而言,这些刚征收出来的粮食会被国库司按照市价出售于储粮司,折现后的现银被存入国库,进入财政支出体系。
而储粮司从财务部收购来的大量粮食其中一部分会被作为当地储备用粮封存,大部分则是由储量司直接在征粮地点就地销售,用以供应当地城镇居民的粮食需求,如果当地无法消化的话则是调运到外地府县贩卖。
储粮司的主要职能就是把征收上来的实物粮食折现纳入国库,另外就是储备粮食应对荒年,此外还有一大职能就是引导粮价的正常化,打击任何敢于在粮食上玩低吸高抛的投机商。
而储量司的粮食来源是帝国的农业税收,随时都掌握着帝国⌒↘,全年粮食总产量百分五以上的储备粮食。
其庞大的储备粮食足以让任何一个粮食商人望而止步!
为何?
因为只要储粮司发现市场上的粮价有异常波动,尤其是粮价异常高涨,那些投机商试图高抛低吸的时候,储粮司随时都能调集大量的粮食供应市场,足以让粮价一夜暴跌。
过去的两年来,已经有十几家活跃在苏浙两地的大粮商倒闭。而倒闭的原因全都是因为试图操控粮价谋利,被储粮司发现后短时间内抛出大量储备粮,进而导致粮价暴跌而损失惨重,进而破产。
能够存活下来的粮商大多是规规矩矩做生意的,又或者主动求变,开始对经营方式进行升级的。比如说已经有人开始投资建设面粉厂,从单一的粮食收购贩卖转为粮食初级加工商。
也有的主动和储粮司合作,只要他们把价格保持在市场范围内,储粮司并不介意和他们合作,可以为他们提供大量的粮食。
毕竟储粮司内的粮食尽管有一部分是储备用粮,但是大部分还是需要变现的,而这些需要变现的粮食一般都是需要运往城镇地区销售。
而储粮司毕竟是个政府机构,并不是一个企业,甚至连国有企业都算不上。手上虽然有大量粮食但是让他们自行开设米店进行零售是不可能的,大部分储粮司的粮食还是通过大规模的批发,然后流通进入各大粮商的零售渠道,最后流通到城镇居民的手中。
这两年来,各地的粮商大多已经开始改变,尤其是一些大型粮商,他们需要大量的货源,然后贩卖到各大城市去。而再也没有什么人或机构能够比储粮司有更多的粮食了。
一些中小粮商倒是影响不大,因为他们一般都是亲自下乡下村收购粮食。然后在县城或者府城开设粮店贩卖,他们对粮价的影响极其有限,只要粮价保持稳定他们就能够赚钱。
不管是什么时代,只要和粮食挂钩的事都是大事,为了保证财政收入,为了稳定粮价保障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帝国内阁可以说是想了诸多办法。
从财务部征税环节开始,再到大宗粮食的流通,再到市场的粮食零售价等,这些统统都有帝国政府插手的痕迹。
至于说什么资本市场化之类的,暂时对于中华帝国而言是不现实的。因为目前整个帝国的工商业发展是不均衡的,市场化是不够充分的,在一些不影响民生的商品可以进行完全的市场化,帝国政府并不会进行干预。但是对于粮食这种关乎百姓温饱的大问题上,政府的调控是非常必要的。
同样受到政府调控的还有重工企业,尽管政府方面并没有和对粮食行业那样直接设立一个储粮司来干预市场,但是目前国内的重工企业基本清一色是皇室产业,而皇室产业虽然是商业化运营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其官方性质。
所以政府,或者是林哲这个皇帝对国内重工业的调控还是非常严密的。
“目前而言,钢铁产业以及各大机器产业对进口煤炭的依赖非常严重,而上海的煤炭市场的煤炭价格今年已经连续上涨,澳大利亚煤已经从去年较低的七两海关银涨到了八两,英国无烟煤已经涨到了十一两。煤炭价格的上涨,导致各大企业的运营成本加大了不少!”
听着潘立宣说着这些,林哲脑海里也是快速转动着,身为后世人他非常清楚中国本来就是煤炭储量相当丰富的国家,后世的山西煤老板那是全国出名的。
 ... -->>
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避免农民为了缴纳农业税而在刚收获粮食的时候贱卖粮食,所以农业税和商税不同,农业税的征收一律是采取实物税。
不过财物系统显然是不可能把征收上来的价值几千万圆的粮食当成钱直接用于财政支出的,为了解决征收实物以及折现等问题,内阁设有直属于内阁的储粮司,专行收购、储存、运输、贩卖粮食、稳定粮价等事务。
一般而言,这些刚征收出来的粮食会被国库司按照市价出售于储粮司,折现后的现银被存入国库,进入财政支出体系。
而储粮司从财务部收购来的大量粮食其中一部分会被作为当地储备用粮封存,大部分则是由储量司直接在征粮地点就地销售,用以供应当地城镇居民的粮食需求,如果当地无法消化的话则是调运到外地府县贩卖。
储粮司的主要职能就是把征收上来的实物粮食折现纳入国库,另外就是储备粮食应对荒年,此外还有一大职能就是引导粮价的正常化,打击任何敢于在粮食上玩低吸高抛的投机商。
而储量司的粮食来源是帝国的农业税收,随时都掌握着帝国⌒↘,全年粮食总产量百分五以上的储备粮食。
其庞大的储备粮食足以让任何一个粮食商人望而止步!
为何?
因为只要储粮司发现市场上的粮价有异常波动,尤其是粮价异常高涨,那些投机商试图高抛低吸的时候,储粮司随时都能调集大量的粮食供应市场,足以让粮价一夜暴跌。
过去的两年来,已经有十几家活跃在苏浙两地的大粮商倒闭。而倒闭的原因全都是因为试图操控粮价谋利,被储粮司发现后短时间内抛出大量储备粮,进而导致粮价暴跌而损失惨重,进而破产。
能够存活下来的粮商大多是规规矩矩做生意的,又或者主动求变,开始对经营方式进行升级的。比如说已经有人开始投资建设面粉厂,从单一的粮食收购贩卖转为粮食初级加工商。
也有的主动和储粮司合作,只要他们把价格保持在市场范围内,储粮司并不介意和他们合作,可以为他们提供大量的粮食。
毕竟储粮司内的粮食尽管有一部分是储备用粮,但是大部分还是需要变现的,而这些需要变现的粮食一般都是需要运往城镇地区销售。
而储粮司毕竟是个政府机构,并不是一个企业,甚至连国有企业都算不上。手上虽然有大量粮食但是让他们自行开设米店进行零售是不可能的,大部分储粮司的粮食还是通过大规模的批发,然后流通进入各大粮商的零售渠道,最后流通到城镇居民的手中。
这两年来,各地的粮商大多已经开始改变,尤其是一些大型粮商,他们需要大量的货源,然后贩卖到各大城市去。而再也没有什么人或机构能够比储粮司有更多的粮食了。
一些中小粮商倒是影响不大,因为他们一般都是亲自下乡下村收购粮食。然后在县城或者府城开设粮店贩卖,他们对粮价的影响极其有限,只要粮价保持稳定他们就能够赚钱。
不管是什么时代,只要和粮食挂钩的事都是大事,为了保证财政收入,为了稳定粮价保障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帝国内阁可以说是想了诸多办法。
从财务部征税环节开始,再到大宗粮食的流通,再到市场的粮食零售价等,这些统统都有帝国政府插手的痕迹。
至于说什么资本市场化之类的,暂时对于中华帝国而言是不现实的。因为目前整个帝国的工商业发展是不均衡的,市场化是不够充分的,在一些不影响民生的商品可以进行完全的市场化,帝国政府并不会进行干预。但是对于粮食这种关乎百姓温饱的大问题上,政府的调控是非常必要的。
同样受到政府调控的还有重工企业,尽管政府方面并没有和对粮食行业那样直接设立一个储粮司来干预市场,但是目前国内的重工企业基本清一色是皇室产业,而皇室产业虽然是商业化运营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其官方性质。
所以政府,或者是林哲这个皇帝对国内重工业的调控还是非常严密的。
“目前而言,钢铁产业以及各大机器产业对进口煤炭的依赖非常严重,而上海的煤炭市场的煤炭价格今年已经连续上涨,澳大利亚煤已经从去年较低的七两海关银涨到了八两,英国无烟煤已经涨到了十一两。煤炭价格的上涨,导致各大企业的运营成本加大了不少!”
听着潘立宣说着这些,林哲脑海里也是快速转动着,身为后世人他非常清楚中国本来就是煤炭储量相当丰富的国家,后世的山西煤老板那是全国出名的。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