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1/2)
巨星小说网 www.jxdlss.com,安吴商妇(晚清女首富周莹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原来泾阳县所处渭河北岸平原,古称渭泊,远古时乃一大湖,唯山湖通海,故含盐卤质。后大湖渐渐填淤变为桑田,其淀质为泥沙及黄壤,有水挟入者,有风扬播者。由于盐卤质久而不化,关中地区土地含盐碱重,虽经数千年风化垦殖,土质大有好转,但到清末时期,蒲城、富平、渭南一带,仍为荒瘠之地,泾阳、三原、临潼、大荔等地,掘井取水,碱含量很大,苦而发涩,食之不甜,灌田有害。虽有泾水、冶水、清河、浊河、石川河和渭河贯通其间,郑国渠亦久用于灌溉,但经历代战乱,沧桑巨变,渠毁水废,每遇气候干燥,常酿为苦旱之灾。据古今历史记载,自商周至清宣统三千余年中,有事实可查考的灾荒竟达一百六十六次之多。其中水灾十五次、蝗灾十二次、蝗兼旱灾十次、蝗兼水灾一次。其余一百二十七次皆为旱灾,平均每二十年有一次旱灾。若以近代由明清之交算起,五百年中,旱灾就有四十八次,平均每十年一次。由此可见关中地区旱灾之频繁,饥荒的凶烈了。远如明崇祯十三年,近如光绪三、四两年,因旱灾百姓饿死大半,其惨状令人不忍目睹。也因此关中便有了“十年一大旱,五年一小旱”的农谚流传下来。
为了防旱救民于水火,历朝历代通过兴修水利,筑渠垒坝建塘灌溉农田来解决面临的灾害袭击,才保护了民生,促进了生产。
百里说了一大堆,大概是口干了,这才端起茶碗一口气喝了半碗,然后捋着胡子笑道:“我索性再讲个故事给你听吧。”
百里想了一会儿,才开始讲他的故事:
“秦始皇即位初年,准备按计划逐步吞并六国,实现统一中国的宏伟目标,当时,秦国兵强马壮,唯粮食因常年干旱不能保证产量,兴兵之事受到影响。秦始皇正苦于无策,忽有人报告说,有一韩国人自称有振兴水利、提高粮食产量之策,希望觐见皇上。秦始皇听报大喜,忙令韩国人入朝,经问,方知献策人叫郑国,是个水利专家。郑国向秦始皇讲了振兴水利的好处,秦始皇听得津津有味,不断点头夸奖郑国见地独特,颇具吸引力,最终采纳了郑国意见,派郑国去勘察水源地形,为兴修水利做前期准备。”
“郑国奉秦始皇令,在关中地区翻山越岭,涉水蹚河,开始了勘察工作,后来辗转抵达泾河源头,经过一番勘测,向秦始皇报告说,在泾河流域可以修一条能灌溉数百万亩土地的引水工程,解决泾河下游泾渭平原遇旱而灾的根本问题,达到既治标又治本的目的。秦始皇看过他奏请审批的引水工程图纸,立即下令拨银调匠,组织人马,浩浩荡荡开进泾河流域,开始了筑坝开渠引水的浩大工程建设。正当引泾工程紧张施工时,有人对秦始皇说:郑国原来是韩国派到秦国的间谍,是为削弱秦国国力,免于吞并弱韩而来。秦始皇一听,雷霆大发,怒道:‘这还了得,欺骗到我头上来,不是自找死吗!’于是下令要斩郑国。郑国被抓押解至朝廷,秦始皇亲自审问时,郑国面对秦始皇,神情自若,立而不跪。说:‘我原来是奉命到秦国当间谍的,可是入秦后,皇上信任我,让我修水利,为民解难,引泾水利工程若全部建成,对秦国有莫大好处,若杀了我,渠修不成,你钱白花了不说,农业生产必然要受到影响,缺少粮食,军队靠吃啥去打仗,你靠啥实现统一中国的愿望?’秦始皇听了,心想,对呀,郑国说得句句有理,于是恕郑国不死,命令他戴罪立功,按原计划继续领导引泾工程建设。十年后,一条宽一丈余,长三百里的引泾水渠,终于完工。秦始皇念他有功于秦国,便将水渠定名为郑国渠。郑国渠放水后,用填淤之水灌田浇地,把渭北泽卤变成了沃壤,亩产一石多粮,关中从此变为‘田肥美,民殷实’的天府之地。兵多将广粮足后,秦始皇便大举兴兵,一举吞并了六国,统一了中国,开创了一代伟业。后来,楚汉战争爆发,水利设施维修失时,到了汉武帝太始二年,郑国渠在经历了一百多年奔流不息后,原来建的大堰毁了,汉武帝得报,派了赵中大夫白公奉旨勘测重建,白公经一番努力完成勘测工作时,终于弄清了堰是毁于河床下降之故,在原址恢复十分困难,便将渠口向上游移了两千三百五十丈,另筑拦河石堰,宽长皆为百步,后称郑白渠。”
“郑白渠经过千百年养护使用,到了清朝乾隆二年,渠又颓坏,如今只能灌礼泉、泾阳、三原三县六万多亩地了!水利失修,遇旱人就得饿肚皮,死人。少奶奶已见过了,要不你能拿出三百多万斤粮食赈济灾民?”
百里讲完自己要讲的故事,还没开口说进安吴堡的目的,周莹便说道:“你是借古人打我的脸呀!兴修水利,我自然支持,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若冷眼旁观,上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乡里乡亲。老师你知道我对此可谓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拿上银子往水里撂,我能干吗?”
“这么说,你同意出资兴办水利?”百里一听高兴地说,“我先代表四乡父老姐妹向你作揖了。”说着,真的离座就向周莹抱拳躬身揖礼。
周莹急起身扶住百里道:“老师,你老要折我阳寿啦!”
百里说:“实对你讲,为兴修水利,我前前后后已忙多时,跑了几百里路,拜访了数十家豪门富宅,说来可怜,嘴皮磨出了老茧,仅募得九千两纹银!”
“你老详细讲讲,准备修哪里,怎样修,工程大小,需时长短,需多少银两?”周莹认真道,“若一乡半水,事情好办,大了,就得联络四乡八县绅士商贾豪门富宅,取得官府支持,才能有所作为。”
“官府靠得住吗?”百里说,“自鸦片战争至今,朝廷已腐败透顶,贪官污吏横行,买官卖官成风,置民众于水火,怕洋人如畏虎,杀百姓如拍蚊蝇,这样的朝廷官吏,你想让... -->>
原来泾阳县所处渭河北岸平原,古称渭泊,远古时乃一大湖,唯山湖通海,故含盐卤质。后大湖渐渐填淤变为桑田,其淀质为泥沙及黄壤,有水挟入者,有风扬播者。由于盐卤质久而不化,关中地区土地含盐碱重,虽经数千年风化垦殖,土质大有好转,但到清末时期,蒲城、富平、渭南一带,仍为荒瘠之地,泾阳、三原、临潼、大荔等地,掘井取水,碱含量很大,苦而发涩,食之不甜,灌田有害。虽有泾水、冶水、清河、浊河、石川河和渭河贯通其间,郑国渠亦久用于灌溉,但经历代战乱,沧桑巨变,渠毁水废,每遇气候干燥,常酿为苦旱之灾。据古今历史记载,自商周至清宣统三千余年中,有事实可查考的灾荒竟达一百六十六次之多。其中水灾十五次、蝗灾十二次、蝗兼旱灾十次、蝗兼水灾一次。其余一百二十七次皆为旱灾,平均每二十年有一次旱灾。若以近代由明清之交算起,五百年中,旱灾就有四十八次,平均每十年一次。由此可见关中地区旱灾之频繁,饥荒的凶烈了。远如明崇祯十三年,近如光绪三、四两年,因旱灾百姓饿死大半,其惨状令人不忍目睹。也因此关中便有了“十年一大旱,五年一小旱”的农谚流传下来。
为了防旱救民于水火,历朝历代通过兴修水利,筑渠垒坝建塘灌溉农田来解决面临的灾害袭击,才保护了民生,促进了生产。
百里说了一大堆,大概是口干了,这才端起茶碗一口气喝了半碗,然后捋着胡子笑道:“我索性再讲个故事给你听吧。”
百里想了一会儿,才开始讲他的故事:
“秦始皇即位初年,准备按计划逐步吞并六国,实现统一中国的宏伟目标,当时,秦国兵强马壮,唯粮食因常年干旱不能保证产量,兴兵之事受到影响。秦始皇正苦于无策,忽有人报告说,有一韩国人自称有振兴水利、提高粮食产量之策,希望觐见皇上。秦始皇听报大喜,忙令韩国人入朝,经问,方知献策人叫郑国,是个水利专家。郑国向秦始皇讲了振兴水利的好处,秦始皇听得津津有味,不断点头夸奖郑国见地独特,颇具吸引力,最终采纳了郑国意见,派郑国去勘察水源地形,为兴修水利做前期准备。”
“郑国奉秦始皇令,在关中地区翻山越岭,涉水蹚河,开始了勘察工作,后来辗转抵达泾河源头,经过一番勘测,向秦始皇报告说,在泾河流域可以修一条能灌溉数百万亩土地的引水工程,解决泾河下游泾渭平原遇旱而灾的根本问题,达到既治标又治本的目的。秦始皇看过他奏请审批的引水工程图纸,立即下令拨银调匠,组织人马,浩浩荡荡开进泾河流域,开始了筑坝开渠引水的浩大工程建设。正当引泾工程紧张施工时,有人对秦始皇说:郑国原来是韩国派到秦国的间谍,是为削弱秦国国力,免于吞并弱韩而来。秦始皇一听,雷霆大发,怒道:‘这还了得,欺骗到我头上来,不是自找死吗!’于是下令要斩郑国。郑国被抓押解至朝廷,秦始皇亲自审问时,郑国面对秦始皇,神情自若,立而不跪。说:‘我原来是奉命到秦国当间谍的,可是入秦后,皇上信任我,让我修水利,为民解难,引泾水利工程若全部建成,对秦国有莫大好处,若杀了我,渠修不成,你钱白花了不说,农业生产必然要受到影响,缺少粮食,军队靠吃啥去打仗,你靠啥实现统一中国的愿望?’秦始皇听了,心想,对呀,郑国说得句句有理,于是恕郑国不死,命令他戴罪立功,按原计划继续领导引泾工程建设。十年后,一条宽一丈余,长三百里的引泾水渠,终于完工。秦始皇念他有功于秦国,便将水渠定名为郑国渠。郑国渠放水后,用填淤之水灌田浇地,把渭北泽卤变成了沃壤,亩产一石多粮,关中从此变为‘田肥美,民殷实’的天府之地。兵多将广粮足后,秦始皇便大举兴兵,一举吞并了六国,统一了中国,开创了一代伟业。后来,楚汉战争爆发,水利设施维修失时,到了汉武帝太始二年,郑国渠在经历了一百多年奔流不息后,原来建的大堰毁了,汉武帝得报,派了赵中大夫白公奉旨勘测重建,白公经一番努力完成勘测工作时,终于弄清了堰是毁于河床下降之故,在原址恢复十分困难,便将渠口向上游移了两千三百五十丈,另筑拦河石堰,宽长皆为百步,后称郑白渠。”
“郑白渠经过千百年养护使用,到了清朝乾隆二年,渠又颓坏,如今只能灌礼泉、泾阳、三原三县六万多亩地了!水利失修,遇旱人就得饿肚皮,死人。少奶奶已见过了,要不你能拿出三百多万斤粮食赈济灾民?”
百里讲完自己要讲的故事,还没开口说进安吴堡的目的,周莹便说道:“你是借古人打我的脸呀!兴修水利,我自然支持,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若冷眼旁观,上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乡里乡亲。老师你知道我对此可谓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拿上银子往水里撂,我能干吗?”
“这么说,你同意出资兴办水利?”百里一听高兴地说,“我先代表四乡父老姐妹向你作揖了。”说着,真的离座就向周莹抱拳躬身揖礼。
周莹急起身扶住百里道:“老师,你老要折我阳寿啦!”
百里说:“实对你讲,为兴修水利,我前前后后已忙多时,跑了几百里路,拜访了数十家豪门富宅,说来可怜,嘴皮磨出了老茧,仅募得九千两纹银!”
“你老详细讲讲,准备修哪里,怎样修,工程大小,需时长短,需多少银两?”周莹认真道,“若一乡半水,事情好办,大了,就得联络四乡八县绅士商贾豪门富宅,取得官府支持,才能有所作为。”
“官府靠得住吗?”百里说,“自鸦片战争至今,朝廷已腐败透顶,贪官污吏横行,买官卖官成风,置民众于水火,怕洋人如畏虎,杀百姓如拍蚊蝇,这样的朝廷官吏,你想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