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dlss.com,诺亚的旅途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时间过去得很快,希尔伯特逝世后又过去了五年,在四颗行星的同步轨道上建造的粒子对撞机部件,终于全部完工。
四个对撞机圆弧部件消耗了诺亚近9000万吨的物质,将原本的储备一下子就花去了大半,虽然恒星系的资源丰茂无比,还是让诺亚感到很心疼。
每一个部件都有数十艘大型飞船与上百艘小型飞船与运输机牵引,将它们带离了各个行星的同步轨道或拉格朗日点,来到了预先设定好的格利泽581恒星围绕轨道。
接下来,就是对接工作了。
四个圆弧部件,每个占四分之一,对接成一个完整的圆,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当如果每一个部件的长度都有8000万公里以上,这个圆的周长在3.3亿公里以上,还会很简单吗?
试想一下,在空旷的太空中,上亿公里外伸出了两个圆弧接口,要在近亿公里外的遥远距离下完成完美对接,这和在月球上用枪瞄准地球上的一只蚊子没有什么区别……
粒子对撞机,无论制造得多么巨大,但它终究是一个极其精密的仪器,诺亚不能可以影响实验结果的误差存在。
为了将整个格利泽581行星坐标轴化,诺亚借用了太阳系的太阳,小熊座的北极星,天蝎座的心宿二,以及大犬座的天狼星这四颗恒星的位置为参考点,以星星的轨迹,构建出一个包括了整个格利泽581星系的三维坐标系!
一个非常小巧的格利泽581星系全景模型图出现在诺亚的面前,六颗行星像是绿豆一般咕噜噜的自转,原本伟岸无比的恒星,此刻变成一颗棒球的大小,四根细线飘浮在棒球恒星的身边,诺亚的工作,就是将这四根细线连接成一个围绕恒星的圆……
飞船拖拽着四个部件来到了它们的既定轨道,诺亚面前的四根细线缓缓运动,以四方姿态围住了整颗恒星。
“c部件,位置偏离黄道面,上调340公里。——诺亚报告。”
“e部件,远离预定轨道,向前拖拽1000公里。——诺亚报告。”
“d部件,位置固定,方位变更,侧旋11度。——诺亚报告。”
“f部件,展开开始,与c部件预对接开始。——诺亚报告。”
四根细线开始逐渐变成完美的四分之一圆弧,其中两根细线的一头,逐渐衔接在了一起。
“cf部件对接完成,对接口误差扫描开始……扫描结束,误差4.77米,微调开始。——诺亚报告。”
仅仅是这样的对接工作,就占用了诺亚大部分的计算力,因为诺亚需要不停得参考四颗恒星的位置来计算出对接部件的三维坐标,而且要操控飞船进行精确到毫米的拖引,还要不断反馈信息给各个部件上分布的上万台机器人修改对接部件的数据参数。
一周后,四个部件大致对接完成,一个非常完美的圆围绕了整颗格利泽581恒星,但诺亚知道,看似完美的圆中依旧存在着许多的误差,接口的微调工作一直没有停下来。
整整一个月后,诺亚终于将误差缩小到微米级范围,在如此巨大的环恒星粒子加速器下,微米级的误差已经不会再对诺亚造成影响了。
四段衔接完毕后,就只剩下一些结构加固,设备调试,线路铺设之类的工作了,在诺亚已经迫不及待进行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壮丽的粒子对撞实验的心情下,工作被迅速地推进着,终于在一个月后,完成了这台超巨型粒子对撞机!
一切都准备好后,诺亚驾驶飞船带着两颗珍贵的质子,来到了超巨型粒子对撞机的主控机房中。
希尔伯特想要参与这个实验,而他的信念被诺亚所认可,虽然他已经死了,但诺亚还是打算满足他最后的愿望。
这两颗质子,来源于希尔伯特的骨灰。
据诺亚为数不多的感性思考认为,这是缅怀这位老者最好的方式,希尔伯特生前没能参与这场伟大的实验,但他死后,他存在过的痕迹也会和这两颗质子带来的科学启示一起,一直伴随着文明的前进。
23世纪前的地球文明为了保证质子相撞和持续观测,再加上技术与成本问题,常规下这种实验一般是加速拥有大量质子的两条质子束进行对撞,但那加速的就不再是单个质子,同样的能量,加速一条质子束和单个质子,哪个能达到的速度更高,自然不用多说,并且为了排除相撞现象互相的干扰,单个质子相撞实验成为了后世的主流。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诺亚将两颗质子投放到了粒子发射器中,下达了指令。
“环格利泽581恒星超巨型粒子对撞机,开始进行第一次对撞实验!”
分布在粒子对撞机上的近30万台重元素聚变发动机同时工作了起来,它们输出的能量只有一个目的,加速这两颗被发射到粒子加速轨道中的质子。
30万台重元素聚变发动机的全功率运作会输出多大的能量?这已经支持得起10颗地球的行星发动系统正常工作,但这一次推动的并不是行星,仅仅是两颗微小到极点的质子。
从发射器中射出的质子在初始阶段就被加速到光速的99.99%,接下来数亿公里的加速过程,只是为了不断地缩小最后那0.01%的光速,质子很快经过了第一级加速器,奔向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直到相撞的尽头!
注意,这里仅仅是常规加速,并不是冲量引擎给飞船带来的可以修改相对论性质量的加速,由于极高的速度,两颗质子的质量也在开始飙升,相对论效应在粒子加速轨道上已经出现了,这两颗质子的时间流速,此刻已经在另外... -->>
时间过去得很快,希尔伯特逝世后又过去了五年,在四颗行星的同步轨道上建造的粒子对撞机部件,终于全部完工。
四个对撞机圆弧部件消耗了诺亚近9000万吨的物质,将原本的储备一下子就花去了大半,虽然恒星系的资源丰茂无比,还是让诺亚感到很心疼。
每一个部件都有数十艘大型飞船与上百艘小型飞船与运输机牵引,将它们带离了各个行星的同步轨道或拉格朗日点,来到了预先设定好的格利泽581恒星围绕轨道。
接下来,就是对接工作了。
四个圆弧部件,每个占四分之一,对接成一个完整的圆,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当如果每一个部件的长度都有8000万公里以上,这个圆的周长在3.3亿公里以上,还会很简单吗?
试想一下,在空旷的太空中,上亿公里外伸出了两个圆弧接口,要在近亿公里外的遥远距离下完成完美对接,这和在月球上用枪瞄准地球上的一只蚊子没有什么区别……
粒子对撞机,无论制造得多么巨大,但它终究是一个极其精密的仪器,诺亚不能可以影响实验结果的误差存在。
为了将整个格利泽581行星坐标轴化,诺亚借用了太阳系的太阳,小熊座的北极星,天蝎座的心宿二,以及大犬座的天狼星这四颗恒星的位置为参考点,以星星的轨迹,构建出一个包括了整个格利泽581星系的三维坐标系!
一个非常小巧的格利泽581星系全景模型图出现在诺亚的面前,六颗行星像是绿豆一般咕噜噜的自转,原本伟岸无比的恒星,此刻变成一颗棒球的大小,四根细线飘浮在棒球恒星的身边,诺亚的工作,就是将这四根细线连接成一个围绕恒星的圆……
飞船拖拽着四个部件来到了它们的既定轨道,诺亚面前的四根细线缓缓运动,以四方姿态围住了整颗恒星。
“c部件,位置偏离黄道面,上调340公里。——诺亚报告。”
“e部件,远离预定轨道,向前拖拽1000公里。——诺亚报告。”
“d部件,位置固定,方位变更,侧旋11度。——诺亚报告。”
“f部件,展开开始,与c部件预对接开始。——诺亚报告。”
四根细线开始逐渐变成完美的四分之一圆弧,其中两根细线的一头,逐渐衔接在了一起。
“cf部件对接完成,对接口误差扫描开始……扫描结束,误差4.77米,微调开始。——诺亚报告。”
仅仅是这样的对接工作,就占用了诺亚大部分的计算力,因为诺亚需要不停得参考四颗恒星的位置来计算出对接部件的三维坐标,而且要操控飞船进行精确到毫米的拖引,还要不断反馈信息给各个部件上分布的上万台机器人修改对接部件的数据参数。
一周后,四个部件大致对接完成,一个非常完美的圆围绕了整颗格利泽581恒星,但诺亚知道,看似完美的圆中依旧存在着许多的误差,接口的微调工作一直没有停下来。
整整一个月后,诺亚终于将误差缩小到微米级范围,在如此巨大的环恒星粒子加速器下,微米级的误差已经不会再对诺亚造成影响了。
四段衔接完毕后,就只剩下一些结构加固,设备调试,线路铺设之类的工作了,在诺亚已经迫不及待进行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壮丽的粒子对撞实验的心情下,工作被迅速地推进着,终于在一个月后,完成了这台超巨型粒子对撞机!
一切都准备好后,诺亚驾驶飞船带着两颗珍贵的质子,来到了超巨型粒子对撞机的主控机房中。
希尔伯特想要参与这个实验,而他的信念被诺亚所认可,虽然他已经死了,但诺亚还是打算满足他最后的愿望。
这两颗质子,来源于希尔伯特的骨灰。
据诺亚为数不多的感性思考认为,这是缅怀这位老者最好的方式,希尔伯特生前没能参与这场伟大的实验,但他死后,他存在过的痕迹也会和这两颗质子带来的科学启示一起,一直伴随着文明的前进。
23世纪前的地球文明为了保证质子相撞和持续观测,再加上技术与成本问题,常规下这种实验一般是加速拥有大量质子的两条质子束进行对撞,但那加速的就不再是单个质子,同样的能量,加速一条质子束和单个质子,哪个能达到的速度更高,自然不用多说,并且为了排除相撞现象互相的干扰,单个质子相撞实验成为了后世的主流。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诺亚将两颗质子投放到了粒子发射器中,下达了指令。
“环格利泽581恒星超巨型粒子对撞机,开始进行第一次对撞实验!”
分布在粒子对撞机上的近30万台重元素聚变发动机同时工作了起来,它们输出的能量只有一个目的,加速这两颗被发射到粒子加速轨道中的质子。
30万台重元素聚变发动机的全功率运作会输出多大的能量?这已经支持得起10颗地球的行星发动系统正常工作,但这一次推动的并不是行星,仅仅是两颗微小到极点的质子。
从发射器中射出的质子在初始阶段就被加速到光速的99.99%,接下来数亿公里的加速过程,只是为了不断地缩小最后那0.01%的光速,质子很快经过了第一级加速器,奔向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直到相撞的尽头!
注意,这里仅仅是常规加速,并不是冲量引擎给飞船带来的可以修改相对论性质量的加速,由于极高的速度,两颗质子的质量也在开始飙升,相对论效应在粒子加速轨道上已经出现了,这两颗质子的时间流速,此刻已经在另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