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文曲星与国运 (2/2)
巨星小说网 www.jxdlss.com,知否之护姐狂魔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见状,朝言仁化挥了挥手,示意他赶紧退下。
言仁化唯恐走之不及,连忙爬起来一溜烟地出去了。
兖王瞥见言仁化出殿,忙向中年文士问道:“钱先生,为何这么轻易就放过了这个废物?
他办事如此不力,丢尽了我兖王府的面子,我正要好好训斥他一番啊!”
中年文士淡淡道:“王爷息怒,言仁化虽不堪用,但他是咱们在翰林院埋下的一颗钉子,日后终归有些用处。
再说言仁化投靠王爷未久,若是王爷骤然处以重罚,恐怕会令两王之间的观望者心生退意啊。”
“哼!要不是翰林院里尽是些榆木疙瘩,只有言仁化这么一个有点眼色的,本王哪看得上他?”
兖王冷哼一声,恨恨地埋怨了几句,终究还是暂且放过言仁化一马。
中年文士面色平静,不置一词。
这位在兖王面前侃侃而谈的中年文士,名叫钱思谦,是个屡试不第的举人。
钱思谦虽在科举一途上屡屡受挫,但他心思细腻,颇有些韬略。
十年前,钱思谦投奔兖王,做了兖王的幕僚。
兖王此人尚武好气,虽有野心,却无远略。
正是有了钱思谦的辅佐,兖王这些年来才能够立下许多功劳,入了满朝文武的眼,被评价为精明强干之人。
因此,兖王向来对钱思谦敬重有加,尊称他为钱先生。但凡是钱思谦给出的建言,兖王都会慎重考虑。
兖王想到盛长桢拒绝自己一事,还是愤愤不平,问道:
“先生,那盛长桢虽是新科状元,如今也只是个从六品的小官,先生何必如此看中他,还非要本王派人去拉拢他呢?”
面对兖王的疑问,钱思谦云淡风轻地解释道:“盛长桢此人的官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身上代表的气运。”
气运?
这也太玄了吧。
兖王还是不解,疑惑地看向钱思谦。
钱思谦淡淡一笑,继续道:“王爷深居王府,有所不知。如今盛长桢在民间的名望可是大得很呢。”
钱思谦又向兖王细细解释,讲明白了前因后果。
科举设立千年以来,对世风有了很大的改变。
原本垄断在世家手里的官位,向全天下读书人开放。
有了科举,读书做官成为有志者的金光大道。
自此,民间读书之风日盛,人人都向往通过科举获得进身之阶。
就连勉强能够果腹的小农之家,也愿意自己饿肚子,去供他们的孩子进学读书。
多年下来,科举已经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就连路边乞食的丐叟都知道科举,可见科举的影响力之大。
而连中六元的盛长桢,就是科举千年以来最成功之人,没有之一。
虽然盛长桢在科举后只是做了个从六品的翰林修撰,对达官显贵来说不值一提。
但大周的普通百姓们可不管这些。
没过几个月,整个大周境内都传遍了,汴京出了位盛长桢盛相公,不到十七岁就连中六元,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是全天下读书人的榜样。
盛长桢顿时成为了大周百姓们的优质偶像。
许多百姓家里,更是将盛长桢的泥塑与文曲星君摆在一起。他们让自家进学的孩童日日参拜,以求日后金榜题名。
在民间的传说中,盛长桢的名字甚至与国运联系到了一起。
老百姓们口口相传,正是因为大周朝国运昌盛,才能得到苍天垂怜,降下盛长桢这样千年难遇的文曲星来。
盛长桢的头上也自此缠绕着神秘的气息。
钱思谦自己就是个屡试不第的老举人,他自然深悉如今盛长桢在民间的特殊地位。
所以,钱思谦才会如此急迫地要将盛长桢拉到兖王阵营中来,为的就是增添兖王继位的正统性。
连下凡的文曲星君都是兖王的人,这不正说明了兖王才是天命所归之人么?
“可惜这位文曲星不识趣,看不到投靠兖王的远大前途啊……”
一念及此,钱思谦眼神阴翳,宛如一条择人而噬的毒蛇。
见状,朝言仁化挥了挥手,示意他赶紧退下。
言仁化唯恐走之不及,连忙爬起来一溜烟地出去了。
兖王瞥见言仁化出殿,忙向中年文士问道:“钱先生,为何这么轻易就放过了这个废物?
他办事如此不力,丢尽了我兖王府的面子,我正要好好训斥他一番啊!”
中年文士淡淡道:“王爷息怒,言仁化虽不堪用,但他是咱们在翰林院埋下的一颗钉子,日后终归有些用处。
再说言仁化投靠王爷未久,若是王爷骤然处以重罚,恐怕会令两王之间的观望者心生退意啊。”
“哼!要不是翰林院里尽是些榆木疙瘩,只有言仁化这么一个有点眼色的,本王哪看得上他?”
兖王冷哼一声,恨恨地埋怨了几句,终究还是暂且放过言仁化一马。
中年文士面色平静,不置一词。
这位在兖王面前侃侃而谈的中年文士,名叫钱思谦,是个屡试不第的举人。
钱思谦虽在科举一途上屡屡受挫,但他心思细腻,颇有些韬略。
十年前,钱思谦投奔兖王,做了兖王的幕僚。
兖王此人尚武好气,虽有野心,却无远略。
正是有了钱思谦的辅佐,兖王这些年来才能够立下许多功劳,入了满朝文武的眼,被评价为精明强干之人。
因此,兖王向来对钱思谦敬重有加,尊称他为钱先生。但凡是钱思谦给出的建言,兖王都会慎重考虑。
兖王想到盛长桢拒绝自己一事,还是愤愤不平,问道:
“先生,那盛长桢虽是新科状元,如今也只是个从六品的小官,先生何必如此看中他,还非要本王派人去拉拢他呢?”
面对兖王的疑问,钱思谦云淡风轻地解释道:“盛长桢此人的官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身上代表的气运。”
气运?
这也太玄了吧。
兖王还是不解,疑惑地看向钱思谦。
钱思谦淡淡一笑,继续道:“王爷深居王府,有所不知。如今盛长桢在民间的名望可是大得很呢。”
钱思谦又向兖王细细解释,讲明白了前因后果。
科举设立千年以来,对世风有了很大的改变。
原本垄断在世家手里的官位,向全天下读书人开放。
有了科举,读书做官成为有志者的金光大道。
自此,民间读书之风日盛,人人都向往通过科举获得进身之阶。
就连勉强能够果腹的小农之家,也愿意自己饿肚子,去供他们的孩子进学读书。
多年下来,科举已经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就连路边乞食的丐叟都知道科举,可见科举的影响力之大。
而连中六元的盛长桢,就是科举千年以来最成功之人,没有之一。
虽然盛长桢在科举后只是做了个从六品的翰林修撰,对达官显贵来说不值一提。
但大周的普通百姓们可不管这些。
没过几个月,整个大周境内都传遍了,汴京出了位盛长桢盛相公,不到十七岁就连中六元,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是全天下读书人的榜样。
盛长桢顿时成为了大周百姓们的优质偶像。
许多百姓家里,更是将盛长桢的泥塑与文曲星君摆在一起。他们让自家进学的孩童日日参拜,以求日后金榜题名。
在民间的传说中,盛长桢的名字甚至与国运联系到了一起。
老百姓们口口相传,正是因为大周朝国运昌盛,才能得到苍天垂怜,降下盛长桢这样千年难遇的文曲星来。
盛长桢的头上也自此缠绕着神秘的气息。
钱思谦自己就是个屡试不第的老举人,他自然深悉如今盛长桢在民间的特殊地位。
所以,钱思谦才会如此急迫地要将盛长桢拉到兖王阵营中来,为的就是增添兖王继位的正统性。
连下凡的文曲星君都是兖王的人,这不正说明了兖王才是天命所归之人么?
“可惜这位文曲星不识趣,看不到投靠兖王的远大前途啊……”
一念及此,钱思谦眼神阴翳,宛如一条择人而噬的毒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