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dlss.com,马来西亚的马来人与华人及其关系研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样,便可以看出,“土著至上主义”指导下的马来西亚的种族政治,尽管形式上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与议会民主制的国家政治体制,实践中亦允许反对党与反对政治的存在,但是它与真正的现代民主政治文明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有学者把这种政治体制称作“种族威权政治”,即认为这是一种建立在种族基础上的强权政治。我们注意到,这种政治的复杂性就在于,参与政治活动的主体都不是普通的政党,而且各自以某一族群为基础的政党。每一个政党都不仅代表本党的利益和要求,而是还要代表某个族群的利益和要求,政治利益直接与族群利益相关,政治斗争也与族群竞争纠缠在一起,使政治过程无处不打上族群的印迹,从而形成一种政党与族群相互利用的关系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政治霸权自然而然地会直接演变为种族霸权,政治意识形态也自然而然地会表现为种族意识形态,成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这正是当前马来西亚的政治现实。
从构建种族和谐的马来西亚社会角度考虑,对于以华人为主的所有非土著族群而言,族群政治为他们的国家认同设置了极大的难题,这是因为,即使是在“马来西亚族”的概念下,他们的国家认同,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向土著实质上是向马来人认同的一面。
因为,尽管马来西亚的国家原则(信奉上苍、忠于君国、维护宪法、尊崇法治、培养德行)已为华人所接受,但是“国家文化政策”却遭到了以华团为代表的华裔族群的抵制和反对,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贯彻土著核心主义原则的政策,是一个旨在实现种族同化的政策。独立以来,华裔族群认同马来亚马来西亚这个国家已经毫无问题,但是,要在他们认为政治法律不平等、经济社会不公平、文化教育上受到马来化威胁的情况下,认同一个马来化而忽视应有的种族多元特征的国家,是极其困难的。马来西亚华人的国家认同在现有情况下只能做到有限认同,而不是绝对认同。所以,若坚持在这样的基础上来构建种族和谐的马来西亚社会,最终是难以行得通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所谓的表面上的种族和谐,各族群的内心感受却不是一样的,它尤其是会令弱势族群感到压抑和失望,使种族矛盾和问题不断被积压,而小规模的种族冲突因之时而发生,甚至大的种族悲剧亦在所难免。这恰是过去近半个世纪马来西亚种族关系的真实写照,而现在亦不能说其状况有什么大的改观。
那么,在本书的最后,笔者对马来西亚的华巫关系及构建种族和谐的马来西亚社会的现状和未来出路是怎样认识的呢?首先,就华巫关系而言,笔者认为,可以肯定它还不是一种平等、公平的族群关系,但是,由于两族尤其是华裔族群都为这种关系所困扰,所以他们都渴望并尽力维持一种相互和平共处的关系。进而我们也可以认定,马来西亚以华巫为核心的族群关系基本上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和平的层面上,但是,若要建立和谐的华巫关系,进而创建种族和谐的马来西亚社会,其所面临的困难还是相对较大的。如果我们可以把一般的族群关系的两极描述为“敌对”(负的一面)与“和谐”(正的一面),而位于中间的既不敌对也不和谐的关系看做是“和平共处”的话,那么,笔者认为,马来西亚的华巫关系的现状应该是在中间位置,但并不是稳定地停留在这一个位置上,而是不时地向两边摇摆。总的来看,尽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马来西亚构建族群和谐也不失为现在的一种发展趋势,但同样亦不能排除在特殊情况下,导致某种族群敌对或对立的紧张局面会出现。所以,以华巫关系为主的马来西亚的族群关系,还远不是一种让人们充分放心或高枕无忧的关系。
敌对和平共处和谐当今世界,族群差异、矛盾或对立是普遍的,族群问题无所不在,造成问题的原因则是复杂多样的。在马来西亚,尽管华巫关系的主流是和平发展的,然而,马来人与华人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也是客观存在,不容忽视的。而无论是从历史上还是从现实上看,更应该关注的则是族群问题的政治化,或政治问题的族群化,也就是说我们更应该关注马来西亚的族群与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马来西亚的族群政治存在一天,就表明马来人与华人有可能看待、守护他们各自的利益要多于他们的共同利益,他们之间的分歧要多于他们之间的一致,因此,在一些所谓“敏感问题”上难以调和他们之间的立场和观点。不仅如此,政治化或族群化的结果,还有可能使解决问题迷失其正确的方向,以致步入死路、失控,变得不可把握和预测。可是,不无自相矛盾的是,马来西亚以华巫关系为核心的族群问题的解决,在现实的情况下,恰恰离不开族群政治,即离不开族群协商。族群协商因此仍然是他们现在可选择的最好的出路。所以,马来西亚的华巫关系也仍旧陷在族群与政治相互纠缠的怪圈中,至于怎样才能走出这一怪圈,构建他们之间的和谐关系,那无疑尚需两族人民都要拿出各自的极大诚意和智慧来。当然,政府的角色和作用是关键的,可是,要让马来人控制的政府在种族政治条件下,公平合理地处理国内的族群问题,这也的确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值得庆幸的是,笔者注意到,马来西亚政府就目前而言,对国内的族群问题是非常关注的,并且也在采取积极而开明的态度和措施来解决问题,但其作为似还有所限制。
那么拿什么标准来衡量种族和谐呢?笔者认为起码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法律上各族群一律平等;第二,政治上各族群共商国务;第三,经济上各族群分享繁荣;第四,文化上各族群相互认同(而不是片面认同,更不是同化);第五,心理上各族群相互接纳(而不是充满反感);第六,行为(动)上各族群相互宽容等。以上是从各族群本身的角度而言的,若从共同国家的立场上看,则应该有以下几点:第一,有基于爱国主义的共同国家认同;第二,有基于人权主义的共同主权认同(即某一国家的主权不是某个族群独自拥有的,而是各族群分享的);第三,有基于民主主义的共同制度认同;第四,有基于普世主义的共同利益认同;第五,有基于传统主义的共同历史认同;第六,有基于现代主义的共同发展认同等。当然,这里所说的乃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拿去衡量现实社会中的任何族群关系恐怕都难以达到,但是,它起码是一种目标,是一种向善的方面引导各族群的目标;同时又是一种规范力量,是一种向善的方面规范各族群的力量,尽管在完善的程度上达不到,但达到一定程度的完善还是可以做得到的,关键是要方向和路径正确!
至于创建种族和谐的马来西亚社会的前景,笔者认为,在民族主义成为当今国际主流意识形态之一的背景下,族群融合(同化基础上的融合)尤其在民族主义泛滥的地方,根本就是一种政治神话,是不会轻易出现的。相反,由于各族群都希望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利益,通常的情况下,他们都会在族群多元问题上达成共识,也比较能够理性地选择团结与合作,从而共同建立一种族群界限分明,但尚能和平共处的局面。这大概正是当前马来西亚的族群关系现状。的确,现在的马来西亚,包括马来人和华人在内的各族群都渴望建立一个种族和谐的社会,他们在本国种族多元、文化多元、语言多元、宗教多元这一国情问题上,也正在逐步达成共识,以巫统为首的执政党和政府也有充分的善意要创建一个种族和谐的马来西亚社会。不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马来西亚而言,其当务之急却不是要推动族群融合,而应该是种族和谐。这是因为,在该国现有的种族政治框架下,宪法所规定的以马来人为主的土著特权短期内绝不会自动消失,而以华人为主的非土著的平等、公平、多元社会的要求更不会立刻获得圆满的实现,因此,民族主义作为国家中的主流意识形态,不论是在政府,还是在民间,都将长期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其可能的族群关系走向,就像过去已有的传统一样,是在土著马来人与非土著华人之间既斗争而又让步中不断达致新的妥协,并在一次又一次新的妥协中逐渐改善马来西亚的族际关系环境。每一代人应有每一代人的“社会契约”,不同时代亦应有不同时代的“社会契约”,因此,独立前夕由各族先辈们订立的“社会契约”绝不是永世良方。所以,马来西亚要想成为世界各国种族和谐的榜样,那它绝对不会是拥有那么多“敏感课题”的现在,如果说一定要有的话,那还是让我们寄希望于未来吧!
这样,便可以看出,“土著至上主义”指导下的马来西亚的种族政治,尽管形式上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与议会民主制的国家政治体制,实践中亦允许反对党与反对政治的存在,但是它与真正的现代民主政治文明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有学者把这种政治体制称作“种族威权政治”,即认为这是一种建立在种族基础上的强权政治。我们注意到,这种政治的复杂性就在于,参与政治活动的主体都不是普通的政党,而且各自以某一族群为基础的政党。每一个政党都不仅代表本党的利益和要求,而是还要代表某个族群的利益和要求,政治利益直接与族群利益相关,政治斗争也与族群竞争纠缠在一起,使政治过程无处不打上族群的印迹,从而形成一种政党与族群相互利用的关系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政治霸权自然而然地会直接演变为种族霸权,政治意识形态也自然而然地会表现为种族意识形态,成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这正是当前马来西亚的政治现实。
从构建种族和谐的马来西亚社会角度考虑,对于以华人为主的所有非土著族群而言,族群政治为他们的国家认同设置了极大的难题,这是因为,即使是在“马来西亚族”的概念下,他们的国家认同,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向土著实质上是向马来人认同的一面。
因为,尽管马来西亚的国家原则(信奉上苍、忠于君国、维护宪法、尊崇法治、培养德行)已为华人所接受,但是“国家文化政策”却遭到了以华团为代表的华裔族群的抵制和反对,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贯彻土著核心主义原则的政策,是一个旨在实现种族同化的政策。独立以来,华裔族群认同马来亚马来西亚这个国家已经毫无问题,但是,要在他们认为政治法律不平等、经济社会不公平、文化教育上受到马来化威胁的情况下,认同一个马来化而忽视应有的种族多元特征的国家,是极其困难的。马来西亚华人的国家认同在现有情况下只能做到有限认同,而不是绝对认同。所以,若坚持在这样的基础上来构建种族和谐的马来西亚社会,最终是难以行得通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所谓的表面上的种族和谐,各族群的内心感受却不是一样的,它尤其是会令弱势族群感到压抑和失望,使种族矛盾和问题不断被积压,而小规模的种族冲突因之时而发生,甚至大的种族悲剧亦在所难免。这恰是过去近半个世纪马来西亚种族关系的真实写照,而现在亦不能说其状况有什么大的改观。
那么,在本书的最后,笔者对马来西亚的华巫关系及构建种族和谐的马来西亚社会的现状和未来出路是怎样认识的呢?首先,就华巫关系而言,笔者认为,可以肯定它还不是一种平等、公平的族群关系,但是,由于两族尤其是华裔族群都为这种关系所困扰,所以他们都渴望并尽力维持一种相互和平共处的关系。进而我们也可以认定,马来西亚以华巫为核心的族群关系基本上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和平的层面上,但是,若要建立和谐的华巫关系,进而创建种族和谐的马来西亚社会,其所面临的困难还是相对较大的。如果我们可以把一般的族群关系的两极描述为“敌对”(负的一面)与“和谐”(正的一面),而位于中间的既不敌对也不和谐的关系看做是“和平共处”的话,那么,笔者认为,马来西亚的华巫关系的现状应该是在中间位置,但并不是稳定地停留在这一个位置上,而是不时地向两边摇摆。总的来看,尽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马来西亚构建族群和谐也不失为现在的一种发展趋势,但同样亦不能排除在特殊情况下,导致某种族群敌对或对立的紧张局面会出现。所以,以华巫关系为主的马来西亚的族群关系,还远不是一种让人们充分放心或高枕无忧的关系。
敌对和平共处和谐当今世界,族群差异、矛盾或对立是普遍的,族群问题无所不在,造成问题的原因则是复杂多样的。在马来西亚,尽管华巫关系的主流是和平发展的,然而,马来人与华人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也是客观存在,不容忽视的。而无论是从历史上还是从现实上看,更应该关注的则是族群问题的政治化,或政治问题的族群化,也就是说我们更应该关注马来西亚的族群与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马来西亚的族群政治存在一天,就表明马来人与华人有可能看待、守护他们各自的利益要多于他们的共同利益,他们之间的分歧要多于他们之间的一致,因此,在一些所谓“敏感问题”上难以调和他们之间的立场和观点。不仅如此,政治化或族群化的结果,还有可能使解决问题迷失其正确的方向,以致步入死路、失控,变得不可把握和预测。可是,不无自相矛盾的是,马来西亚以华巫关系为核心的族群问题的解决,在现实的情况下,恰恰离不开族群政治,即离不开族群协商。族群协商因此仍然是他们现在可选择的最好的出路。所以,马来西亚的华巫关系也仍旧陷在族群与政治相互纠缠的怪圈中,至于怎样才能走出这一怪圈,构建他们之间的和谐关系,那无疑尚需两族人民都要拿出各自的极大诚意和智慧来。当然,政府的角色和作用是关键的,可是,要让马来人控制的政府在种族政治条件下,公平合理地处理国内的族群问题,这也的确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值得庆幸的是,笔者注意到,马来西亚政府就目前而言,对国内的族群问题是非常关注的,并且也在采取积极而开明的态度和措施来解决问题,但其作为似还有所限制。
那么拿什么标准来衡量种族和谐呢?笔者认为起码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法律上各族群一律平等;第二,政治上各族群共商国务;第三,经济上各族群分享繁荣;第四,文化上各族群相互认同(而不是片面认同,更不是同化);第五,心理上各族群相互接纳(而不是充满反感);第六,行为(动)上各族群相互宽容等。以上是从各族群本身的角度而言的,若从共同国家的立场上看,则应该有以下几点:第一,有基于爱国主义的共同国家认同;第二,有基于人权主义的共同主权认同(即某一国家的主权不是某个族群独自拥有的,而是各族群分享的);第三,有基于民主主义的共同制度认同;第四,有基于普世主义的共同利益认同;第五,有基于传统主义的共同历史认同;第六,有基于现代主义的共同发展认同等。当然,这里所说的乃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拿去衡量现实社会中的任何族群关系恐怕都难以达到,但是,它起码是一种目标,是一种向善的方面引导各族群的目标;同时又是一种规范力量,是一种向善的方面规范各族群的力量,尽管在完善的程度上达不到,但达到一定程度的完善还是可以做得到的,关键是要方向和路径正确!
至于创建种族和谐的马来西亚社会的前景,笔者认为,在民族主义成为当今国际主流意识形态之一的背景下,族群融合(同化基础上的融合)尤其在民族主义泛滥的地方,根本就是一种政治神话,是不会轻易出现的。相反,由于各族群都希望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利益,通常的情况下,他们都会在族群多元问题上达成共识,也比较能够理性地选择团结与合作,从而共同建立一种族群界限分明,但尚能和平共处的局面。这大概正是当前马来西亚的族群关系现状。的确,现在的马来西亚,包括马来人和华人在内的各族群都渴望建立一个种族和谐的社会,他们在本国种族多元、文化多元、语言多元、宗教多元这一国情问题上,也正在逐步达成共识,以巫统为首的执政党和政府也有充分的善意要创建一个种族和谐的马来西亚社会。不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马来西亚而言,其当务之急却不是要推动族群融合,而应该是种族和谐。这是因为,在该国现有的种族政治框架下,宪法所规定的以马来人为主的土著特权短期内绝不会自动消失,而以华人为主的非土著的平等、公平、多元社会的要求更不会立刻获得圆满的实现,因此,民族主义作为国家中的主流意识形态,不论是在政府,还是在民间,都将长期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其可能的族群关系走向,就像过去已有的传统一样,是在土著马来人与非土著华人之间既斗争而又让步中不断达致新的妥协,并在一次又一次新的妥协中逐渐改善马来西亚的族际关系环境。每一代人应有每一代人的“社会契约”,不同时代亦应有不同时代的“社会契约”,因此,独立前夕由各族先辈们订立的“社会契约”绝不是永世良方。所以,马来西亚要想成为世界各国种族和谐的榜样,那它绝对不会是拥有那么多“敏感课题”的现在,如果说一定要有的话,那还是让我们寄希望于未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