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dlss.com,尘外影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今年四月初八日,母亲离开我们整整十年了,可是,白天,我常常会想起她,晚上,又常常在梦中见到她。她虽然只是一位非常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在我心中,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她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母亲姓宁,一九一八年农历正月初一日生于隆回五都湖桥村东湾村一个平常的农家。外祖父是一位勤劳的农民兼生意人,薄有田产,农闲时,常往返于宝庆、益阳、汉口等地放木排,赚点松活钱;外祖母则是一位贤淑的家庭主妇,不仅把家务料理得井井有条,而且管教儿女也慈严并致,尤其做得一手好针线活。母亲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逐渐成长的。
一九三八年冬,母亲与家父成亲,当时,父亲家里也有十几亩典当而来的田产,祖父兼营杀猪、蒸酒、卖豆腐等生意,家境还算宽裕。可惜好景不长,由于日寇侵略,国民党政府大量发行纸币,1940年冬,祖父一生操劳典当而来的十几亩田产,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堆废纸,家庭的经济支柱突然被摧垮,祖父也从此一蹶不振。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只好带着不满周岁的长子,同父亲一起从桐木桥铺里搬回了老家向阳庄老屋院子,以开荒种菜维持生计。从此,开始了她艰难困苦的人生。
在向阳庄,父亲虽然有一亩多水田和几块荒地,但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又是兵荒马乱的年代,生活越过越困难。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父亲打零工和挑脚担,常常是吃了上餐没下餐,多少回没有粒米下锅,父亲清早出去打零工,到天黑后才能领回一升米给大家做饭吃。因此,哥哥、姐姐们常常被饿晕了。相对而言,外祖母家的条件较好,因此,母亲总是隔三差五地往娘家跑,每次都要尽力背一大袋米回来给孩子们充饥。从向阳庄到娘家有二十多华里,有时,她回到娘家水都顾不上喝一口,就立即背着米往回走,以免嗷嗷待哺的孩子们被饿晕了。这样的苦难日子,一直到一九四九年冬家乡解放和土地改革之后才结束。
土地改革之后,我家里分得了十几亩水田和山地,还有几片山林,生活逐步有了保障。但是,随着儿女们的不断增加,母亲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她先后生育十一胎,哺养成人者七男二女,一家人的吃、穿都得由她亲手操办,同现在的家庭相比,其难度真是不可想象。可是,面对这样一个大家,母亲却操持得有条有理:孩子们的衣服虽然难免补钉加补钉,但她都补得整整齐齐,洗得干干净净;一家人的饭,常常要用大铁锅来煮,但饭是饱,粑是粑,粥是粥,素素净净;母亲炒的菜,更有特色,孩子们总是吃得津津有味。在农村,能够吃上那样可口饭菜的家庭,真是太少了。于今,我能做得一手可口的饭菜,主要得益于母亲的传授。
母亲心地特善良,自家经济虽然不宽裕,但常喜欢接济别人。有人上门乞讨,半升一碗,总要打发;邻里之间有困难,她总是全力周济。我老家门前,从前是一条驿道,过往行人在我家投宿,打中伙,或走夜路讨灯火者极多,母亲总是尽力帮助,很少收过别人的钱财。最使人受感动的是上世纪八十代末的一个冬日,我回家探望二老,早上十点多钟,我们刚吃过早餐不久,有个二十多岁的妇女背着一个小孩,还带了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到我们家来讨饭吃,她们是... -->>
今年四月初八日,母亲离开我们整整十年了,可是,白天,我常常会想起她,晚上,又常常在梦中见到她。她虽然只是一位非常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在我心中,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她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母亲姓宁,一九一八年农历正月初一日生于隆回五都湖桥村东湾村一个平常的农家。外祖父是一位勤劳的农民兼生意人,薄有田产,农闲时,常往返于宝庆、益阳、汉口等地放木排,赚点松活钱;外祖母则是一位贤淑的家庭主妇,不仅把家务料理得井井有条,而且管教儿女也慈严并致,尤其做得一手好针线活。母亲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逐渐成长的。
一九三八年冬,母亲与家父成亲,当时,父亲家里也有十几亩典当而来的田产,祖父兼营杀猪、蒸酒、卖豆腐等生意,家境还算宽裕。可惜好景不长,由于日寇侵略,国民党政府大量发行纸币,1940年冬,祖父一生操劳典当而来的十几亩田产,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堆废纸,家庭的经济支柱突然被摧垮,祖父也从此一蹶不振。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只好带着不满周岁的长子,同父亲一起从桐木桥铺里搬回了老家向阳庄老屋院子,以开荒种菜维持生计。从此,开始了她艰难困苦的人生。
在向阳庄,父亲虽然有一亩多水田和几块荒地,但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又是兵荒马乱的年代,生活越过越困难。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父亲打零工和挑脚担,常常是吃了上餐没下餐,多少回没有粒米下锅,父亲清早出去打零工,到天黑后才能领回一升米给大家做饭吃。因此,哥哥、姐姐们常常被饿晕了。相对而言,外祖母家的条件较好,因此,母亲总是隔三差五地往娘家跑,每次都要尽力背一大袋米回来给孩子们充饥。从向阳庄到娘家有二十多华里,有时,她回到娘家水都顾不上喝一口,就立即背着米往回走,以免嗷嗷待哺的孩子们被饿晕了。这样的苦难日子,一直到一九四九年冬家乡解放和土地改革之后才结束。
土地改革之后,我家里分得了十几亩水田和山地,还有几片山林,生活逐步有了保障。但是,随着儿女们的不断增加,母亲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她先后生育十一胎,哺养成人者七男二女,一家人的吃、穿都得由她亲手操办,同现在的家庭相比,其难度真是不可想象。可是,面对这样一个大家,母亲却操持得有条有理:孩子们的衣服虽然难免补钉加补钉,但她都补得整整齐齐,洗得干干净净;一家人的饭,常常要用大铁锅来煮,但饭是饱,粑是粑,粥是粥,素素净净;母亲炒的菜,更有特色,孩子们总是吃得津津有味。在农村,能够吃上那样可口饭菜的家庭,真是太少了。于今,我能做得一手可口的饭菜,主要得益于母亲的传授。
母亲心地特善良,自家经济虽然不宽裕,但常喜欢接济别人。有人上门乞讨,半升一碗,总要打发;邻里之间有困难,她总是全力周济。我老家门前,从前是一条驿道,过往行人在我家投宿,打中伙,或走夜路讨灯火者极多,母亲总是尽力帮助,很少收过别人的钱财。最使人受感动的是上世纪八十代末的一个冬日,我回家探望二老,早上十点多钟,我们刚吃过早餐不久,有个二十多岁的妇女背着一个小孩,还带了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到我们家来讨饭吃,她们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