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dlss.com,崔长平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 关于这位蜀妓的生活背景,齐东野语如此说:陆游的一位门客自蜀地带回一位歌妓并让她生活在别室。他大概每隔几天就去探访一次。曾有一段时间,这位门客偶然因为染病而疏于前往探视,歌妓顿感怀疑而颇不安适。当门客作词以自圆其说时,蜀妓也填词酬和。这就是我们所见到的鹊桥仙。其词曰:
说盟说誓,说情说意,动便春愁满纸。多应念得脱空经,是那个先生教底?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功夫咒你。
这首词开篇三句即说:“说盟说誓,说情说意,动便春愁满纸。”料想此时此刻,尽管蜀妓心中的疑云已消、冰释前嫌,但满腹的怨气依然未尽,故而以怨怒之口吻,娇嗔道:“你一会儿顿足捶胸、指天发誓,一会儿甜言蜜语、左哄右劝,动不动就是满纸的春花秋月、闲愁遗恨、相思难熬。”三句话连用四个“说”字,足见那门客口舌伶俐、能说会道、妙笔生花,三番五次说得蜀妓满心欢喜、情热意浓、信以为真。尽管这些撒娇使性的话既犀利又风趣又动听,直把人挠得又疼又痒又麻酥,但其中的融融爱意与别样怜惜之情还是显而易见的。接下来,蜀妓似真似假、半气半戏、娇滴滴地埋怨道:“多应念得脱空经,是那个先生教底?”意思就是:原来你一直对我撒谎欺骗、虚与委蛇、阳奉阴违,这是哪个先生教你的?“脱空经”宋人俗语,意指甜言蜜语、华而不实、敷衍应付。尤其是一句“是那个先生教底?”便将蜀妓风韵迷人、俏丽可爱、快人快语的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了。
下阕,蜀妓转而回到眼前,向门客倾诉了自己心中的诸多苦楚:“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与前相照,这里一连用了四个“不”字,说明自己因爱成痴、因情成愁、因思而懒、因怕而忧,故而茶饭不思、夜不能寐、无心言语、日渐憔悴。“一味供他憔悴”一句明显化用了柳永蝶恋花中的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尽管她在精神上备受折磨、苦不堪言,但还是表达了自己的情意与爱怜:“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功夫咒你。”夜以继日、日思夜念,满脑子都是对你的相思依恋,我哪还有闲工夫去怨你、怪你、恨你、骂你啊!爱还爱不过来呢,又哪里舍得去诅咒你呢?!
一个青楼歌妓,可能是怡情泄欲、消愁解闷时的“牡丹花”但却是人间正道、纲常伦理之下的“罂粟花”;既在烟花风尘中受人呵护追捧,也在现实社会里遭人蔑视唾弃。能脱籍从良、情有所依、人有所托就算是功德圆满、梦想成真了,又有什么资格去颐使气指、争风吃醋、埋三怨四呢?
聂胜琼,北宋都下(京师)名妓,生卒年不详。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梅鼎祚青泥莲花记有载“李之问仪曹解长安幕,诣京师改秩。都下聂胜琼,名倡也,质性慧黠,公见而喜之。李将行,胜琼送别,饯饮于莲花楼,唱一词,末句曰:‘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李复留经月,为细君督归甚切,遂饮别。不旬日,聂作一词以寄李云云,盖寓调鹧鸪天也。之问在中路得之,藏于箧间,抵家为其妻所得。因问之,具以实告。妻喜其语句清健,遂出妆奁资夫取归。琼至,即弃冠栉,损其妆饰,委曲以事主母,终身和悦,无少间焉。”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在其情史一书中也有类似记载:“名妓聂胜琼资性慧黠,李之问诣京师,见而悦之,遂与结好。及将行,胜琼饯别于莲花楼。别旬日,作鹧鸪天词李以置箧中抵家,为其妻所得,问之,具以实告妻,爱其词,遂出妆奁,为夫娶归琼,至损其妆饰,委曲奉事主母终身,和好无间隙焉。
这两段文字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聂胜琼创作这首词的背景、起因、过程及结果。
北宋时,长安军政署衙的仪曹李之问奉命离职,前往京城汴梁准备升迁履新。在京都期间,他偶遇京城名妓聂胜琼。聂胜琼聪敏灵慧、清秀俏丽、温柔大方、善解人意。真是缘分天定、一见钟情,李之问很快就迷上了聂胜琼。不久,李之问新旧公务交接妥当,意欲抽出时间返乡省亲。聂胜琼闻讯后就在莲花楼为他设宴饯行。别筵离歌之时,聂胜琼含泪唱了一段别意缠绵的曲子词。词的结末一句是:“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听到这些情意绵绵、依依不舍、凄婉伤情的词句,李之问心生怜惜、不忍离去,于是又在京城盘桓月余,但随后家里发妻督促甚急,故而与聂胜琼饮别后,失魂落魄、一步三回头地踏上了归途。大约十来天后,尚在旅途中的李之问便收到了聂胜琼寄来的鹧鸪天一词。其词曰: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读罢这首词,李之问心中倍感凄然,而思念之情更是难以言说。他随之把粉笺秘置于箱底,但到家之后却不期被妻子发现。当妻子问其来龙去脉时,李之问毫不掩饰、如实相告。李妻看到这首词语句清健、情思细腻、凄婉感人,十分欣赏她的艺术才华,毅然决定拿出妆奁费用,帮助夫君娶回聂胜琼,让她心随所愿、终成美眷。聂胜琼进家门后,立即去掉满身的妖红冶翠、珠光宝气,像居家女子一般不施粉黛、端庄秀雅、素面朝天。在随后的日常生活中,聂胜琼勤劳贤惠、细致周到,对待李妻更是尊敬有加、礼数周全。一家人和睦相处、亲密无间、其乐融融。
这首词的上阕,直接以送别入题。与情郎拥别时“鲜花美玉”一样的自己,深感惨痛而愁苦。“凤城”在此指京城。与情郎饯别的莲花楼下,正是杨柳依依、风轻花落,恰好与酒宴上吟唱的阳关曲彼此呼应:“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眼中的青青柳色与耳畔的阳关曲相互交加,更令人感到杨柳依依、别情依依、爱恋依依。何况“一唱阳关曲”之后,情郎就要扬鞭催马、踏上归程了,那个心中痴爱的“人人”即将山一程水一程地远离自己。想到这里,怎么能不令人泪如泉涌、心如刀绞呢?在这里“人人”是聂胜琼对李之问的昵称,而“第五程”言其旅途遥远。
这首词的下阕,叙说别后的心情。“相见时难别亦难”“愁煞朝朝暮暮人”自己很想在梦中与情郎幽会,但几次三番好梦难成。这种相恋之深、思念之切有谁能知道又有谁能懂得呢?
“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词的结句,也是整篇的出彩之处。作者把自己的主观情感与当时的客观环境紧密结合,以大自然的清冷夜雨衬托出思人的孤寂凄苦,既显得生动形象又感觉入情入理,可谓情景交融、天衣无缝、顺理成章,一如温庭筠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恰似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也像万俟咏的“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不过聂胜琼的“隔个窗儿滴到明”更让人感觉出细腻而新颖,情深而意长。尽管雨叩帘栊、泪湿绣枕,心中曾有万般凄清,但聂胜琼终能心想事成、美梦成真,也不失为一段人间难得的奇缘佳话。
sp; 关于这位蜀妓的生活背景,齐东野语如此说:陆游的一位门客自蜀地带回一位歌妓并让她生活在别室。他大概每隔几天就去探访一次。曾有一段时间,这位门客偶然因为染病而疏于前往探视,歌妓顿感怀疑而颇不安适。当门客作词以自圆其说时,蜀妓也填词酬和。这就是我们所见到的鹊桥仙。其词曰:
说盟说誓,说情说意,动便春愁满纸。多应念得脱空经,是那个先生教底?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功夫咒你。
这首词开篇三句即说:“说盟说誓,说情说意,动便春愁满纸。”料想此时此刻,尽管蜀妓心中的疑云已消、冰释前嫌,但满腹的怨气依然未尽,故而以怨怒之口吻,娇嗔道:“你一会儿顿足捶胸、指天发誓,一会儿甜言蜜语、左哄右劝,动不动就是满纸的春花秋月、闲愁遗恨、相思难熬。”三句话连用四个“说”字,足见那门客口舌伶俐、能说会道、妙笔生花,三番五次说得蜀妓满心欢喜、情热意浓、信以为真。尽管这些撒娇使性的话既犀利又风趣又动听,直把人挠得又疼又痒又麻酥,但其中的融融爱意与别样怜惜之情还是显而易见的。接下来,蜀妓似真似假、半气半戏、娇滴滴地埋怨道:“多应念得脱空经,是那个先生教底?”意思就是:原来你一直对我撒谎欺骗、虚与委蛇、阳奉阴违,这是哪个先生教你的?“脱空经”宋人俗语,意指甜言蜜语、华而不实、敷衍应付。尤其是一句“是那个先生教底?”便将蜀妓风韵迷人、俏丽可爱、快人快语的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了。
下阕,蜀妓转而回到眼前,向门客倾诉了自己心中的诸多苦楚:“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与前相照,这里一连用了四个“不”字,说明自己因爱成痴、因情成愁、因思而懒、因怕而忧,故而茶饭不思、夜不能寐、无心言语、日渐憔悴。“一味供他憔悴”一句明显化用了柳永蝶恋花中的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尽管她在精神上备受折磨、苦不堪言,但还是表达了自己的情意与爱怜:“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功夫咒你。”夜以继日、日思夜念,满脑子都是对你的相思依恋,我哪还有闲工夫去怨你、怪你、恨你、骂你啊!爱还爱不过来呢,又哪里舍得去诅咒你呢?!
一个青楼歌妓,可能是怡情泄欲、消愁解闷时的“牡丹花”但却是人间正道、纲常伦理之下的“罂粟花”;既在烟花风尘中受人呵护追捧,也在现实社会里遭人蔑视唾弃。能脱籍从良、情有所依、人有所托就算是功德圆满、梦想成真了,又有什么资格去颐使气指、争风吃醋、埋三怨四呢?
聂胜琼,北宋都下(京师)名妓,生卒年不详。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梅鼎祚青泥莲花记有载“李之问仪曹解长安幕,诣京师改秩。都下聂胜琼,名倡也,质性慧黠,公见而喜之。李将行,胜琼送别,饯饮于莲花楼,唱一词,末句曰:‘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李复留经月,为细君督归甚切,遂饮别。不旬日,聂作一词以寄李云云,盖寓调鹧鸪天也。之问在中路得之,藏于箧间,抵家为其妻所得。因问之,具以实告。妻喜其语句清健,遂出妆奁资夫取归。琼至,即弃冠栉,损其妆饰,委曲以事主母,终身和悦,无少间焉。”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在其情史一书中也有类似记载:“名妓聂胜琼资性慧黠,李之问诣京师,见而悦之,遂与结好。及将行,胜琼饯别于莲花楼。别旬日,作鹧鸪天词李以置箧中抵家,为其妻所得,问之,具以实告妻,爱其词,遂出妆奁,为夫娶归琼,至损其妆饰,委曲奉事主母终身,和好无间隙焉。
这两段文字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聂胜琼创作这首词的背景、起因、过程及结果。
北宋时,长安军政署衙的仪曹李之问奉命离职,前往京城汴梁准备升迁履新。在京都期间,他偶遇京城名妓聂胜琼。聂胜琼聪敏灵慧、清秀俏丽、温柔大方、善解人意。真是缘分天定、一见钟情,李之问很快就迷上了聂胜琼。不久,李之问新旧公务交接妥当,意欲抽出时间返乡省亲。聂胜琼闻讯后就在莲花楼为他设宴饯行。别筵离歌之时,聂胜琼含泪唱了一段别意缠绵的曲子词。词的结末一句是:“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听到这些情意绵绵、依依不舍、凄婉伤情的词句,李之问心生怜惜、不忍离去,于是又在京城盘桓月余,但随后家里发妻督促甚急,故而与聂胜琼饮别后,失魂落魄、一步三回头地踏上了归途。大约十来天后,尚在旅途中的李之问便收到了聂胜琼寄来的鹧鸪天一词。其词曰: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读罢这首词,李之问心中倍感凄然,而思念之情更是难以言说。他随之把粉笺秘置于箱底,但到家之后却不期被妻子发现。当妻子问其来龙去脉时,李之问毫不掩饰、如实相告。李妻看到这首词语句清健、情思细腻、凄婉感人,十分欣赏她的艺术才华,毅然决定拿出妆奁费用,帮助夫君娶回聂胜琼,让她心随所愿、终成美眷。聂胜琼进家门后,立即去掉满身的妖红冶翠、珠光宝气,像居家女子一般不施粉黛、端庄秀雅、素面朝天。在随后的日常生活中,聂胜琼勤劳贤惠、细致周到,对待李妻更是尊敬有加、礼数周全。一家人和睦相处、亲密无间、其乐融融。
这首词的上阕,直接以送别入题。与情郎拥别时“鲜花美玉”一样的自己,深感惨痛而愁苦。“凤城”在此指京城。与情郎饯别的莲花楼下,正是杨柳依依、风轻花落,恰好与酒宴上吟唱的阳关曲彼此呼应:“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眼中的青青柳色与耳畔的阳关曲相互交加,更令人感到杨柳依依、别情依依、爱恋依依。何况“一唱阳关曲”之后,情郎就要扬鞭催马、踏上归程了,那个心中痴爱的“人人”即将山一程水一程地远离自己。想到这里,怎么能不令人泪如泉涌、心如刀绞呢?在这里“人人”是聂胜琼对李之问的昵称,而“第五程”言其旅途遥远。
这首词的下阕,叙说别后的心情。“相见时难别亦难”“愁煞朝朝暮暮人”自己很想在梦中与情郎幽会,但几次三番好梦难成。这种相恋之深、思念之切有谁能知道又有谁能懂得呢?
“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词的结句,也是整篇的出彩之处。作者把自己的主观情感与当时的客观环境紧密结合,以大自然的清冷夜雨衬托出思人的孤寂凄苦,既显得生动形象又感觉入情入理,可谓情景交融、天衣无缝、顺理成章,一如温庭筠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恰似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也像万俟咏的“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不过聂胜琼的“隔个窗儿滴到明”更让人感觉出细腻而新颖,情深而意长。尽管雨叩帘栊、泪湿绣枕,心中曾有万般凄清,但聂胜琼终能心想事成、美梦成真,也不失为一段人间难得的奇缘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