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dlss.com,笔香河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甲行日注是明末小品文家叶绍袁的一部日记。文中记载了乙酉(1645年)秋至戊子(1648年)九月间事。“甲行”是说作者于甲辰(乙酉年八月二十九)这一天出家,取楚辞“甲之朝吾以行”句之意。“日注”就是日记之意。
作者叶绍袁(1589—1648年),字仲韶,号天寥,江苏吴江人。明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历任南京武学教授、国子监助教、北京工部主事等官。他看不惯阉党魏忠贤把持朝政、擅权祸国的行为,以不耐吏事为由辞归,隐居汾湖,与妻沈宜修(戏曲家沈璟侄女)及诸子女歌咏唱酬为乐,用退隐的方式保持自己人格的高洁。此段生活亦为其平生最幸福之事,但不久母亲、二女、妻子相继去世,令其悲痛不已。接踵而来的旧京警跸之痛,更是给了叶绍袁无情的一击,他的世界至此进入了人生最黑暗的时期,直至去世。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国家名族存亡之际,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节气的时候。民族英雄史可法留句“矶头洒清泪,滴滴沉江底。”三过家门而不入,精忠报国,最后血洒扬州,是何等的节气。叶绍袁没有直接拿起兵器反清,他用另一种方式保持着自己的节气,就是携三子出走杭州,遁入空门。遁入空门并不是真正的看破红尘,恰恰是留恋故国的一种红尘未了。今人陈寅恪曾在明季滇黔佛教考序中云:“明社既屋,其地之学人端士,相率遁逃于禅,以全齐节气。”可以作为佐证。在他临死前,他还在辑明末死节诸臣一书,书尚未编完,即伤感而逝。也能说明他的节气。
甲行日注中随处可见的是一种深深的黍离之痛,如卷一乙酉十二月云:闻落叶而悲吟,听胡笳而不寐,拊心暗泣,举目皆非,地何愁而不埋,天胡为而此醉。回忆故园松竹,老屋琴书,未卜何日,重臻清境。人生罹亡国之惨者,类如是也。又卷六丁亥十二月云:初九日乙亥,晴。晚间枯林戢响,斜月皎幽,东窗对影,一樽黯绝。颜子之乐自在箪瓢,予不堪忧者,家国殄瘁,岂能忘心。李陵所云,胡笳互动,边声四起,独坐听之,不觉泪下。读罢让人为之动容,异族入侵,时无英雄力挽乾坤,视之四周,皆为异族所占矣,岂不痛乎!“江山坠冷千秋月,冠剑飞残九日霜。忠武祠前今日泪,断桥回首忆孙郎。”没有英雄的时代,他只有独自黯然垂泪!
山中物质的匮乏与心灵痛苦的交织,并没有使得叶绍袁沉沦下去,反而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在安贫守志之中,我们看到了明末知识分子的一份淡定与豁然,那种宁死不屈,绝不仕清的情怀让人肃然起敬。卷三丙戌十月,有一则如是记:初六日戊寅,晴大风。抵暮侍儿以烧栗十枚烘豆一握遗予下酒,寘几上去,而樵妪瓶油已罄,无可举灯,点火于枯竹片授予,予左手执竹片,右将倾壶,火忽灭,犹幸馀光未及暗尽,倚短窗下嚼四栗饮三瓯,暗中扪床而寝。“丈夫穷空自其分,饿死吾肩未尝胁”那份淡然与坚守,比起以瞬间一死的举动,也何尝不是另一种勇敢的抗争。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在叶绍袁淡定乐观的表象下,其心灵深处必然是汹涌的波涛,深藏着巨大的忧伤。横刀立马,血溅沙场何等的快哉,可是将近六旬的老人无法上的战场,便只能望月长叹。把他满腔的热情与控诉都诉诸于清词丽句之中。字里行间仿佛成了他心灵的战场,可以怀念英雄、可以怒诉暴行、可以为爱而哭、可以痛饮而歌他在卷二初二日,己卯记朋友诗明志云:宰官乃现比丘身,岂使甘心遂引沦。寄迹空门知逆境,好留慧剑斩腥尘。意思就是说做官的却出家做了和尚,难道是甘心由此遁隐。寄托隐迹于佛门知道是身处逆境,却可以用智慧之剑打败清人。“好留慧剑斩腥尘”的壮志豪情与李益“仍留一箭射天山”的精神何其相似哉!
“江山有恨秋风外,草木无情夜雨中”草木无情人却有情,对国家、对妻子、对女儿叶绍袁无不倾其真情。在“一盏黄昏,含愁卒岁”之时,他想起“故国极目,楸陇无衣”;在“夜与儿辈谈”之时,他想起“长至伊逑,家中无拜祭两先人者,为泣下沾衣”;在观“柳翠墓,柳居士塔后”他想起亡儿世儋“寐后枕端为湿”;在“斜月皎幽,东窗对影”的时候,他想起“家国轸瘁,岂能忘心”山河破碎,满目疮痍,前尘往事,都如云烟,唯有一颗赤诚的心在痛苦的承受着易世之痛。“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带着无穷无尽的亡国之恨,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最终在空山荒刹中因贫病凄然死去。他的不妥协,坚贞不屈,正是当时许多有志之士的一个缩影,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不屈精神,我们的民族才得以生生不息,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大明王朝已经飘远,无数的风流人物也已不在,亘古不变、代代相传的是历史长河中那些壮丽篇章,它们是我们华夏文明不屈不饶的见证者。叶绍袁的甲行日注无疑便是那无数绚烂篇章的一篇,它永远铭记着那段苦难的历史,以警醒世人。
2010年1月6日晚
甲行日注是明末小品文家叶绍袁的一部日记。文中记载了乙酉(1645年)秋至戊子(1648年)九月间事。“甲行”是说作者于甲辰(乙酉年八月二十九)这一天出家,取楚辞“甲之朝吾以行”句之意。“日注”就是日记之意。
作者叶绍袁(1589—1648年),字仲韶,号天寥,江苏吴江人。明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历任南京武学教授、国子监助教、北京工部主事等官。他看不惯阉党魏忠贤把持朝政、擅权祸国的行为,以不耐吏事为由辞归,隐居汾湖,与妻沈宜修(戏曲家沈璟侄女)及诸子女歌咏唱酬为乐,用退隐的方式保持自己人格的高洁。此段生活亦为其平生最幸福之事,但不久母亲、二女、妻子相继去世,令其悲痛不已。接踵而来的旧京警跸之痛,更是给了叶绍袁无情的一击,他的世界至此进入了人生最黑暗的时期,直至去世。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国家名族存亡之际,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节气的时候。民族英雄史可法留句“矶头洒清泪,滴滴沉江底。”三过家门而不入,精忠报国,最后血洒扬州,是何等的节气。叶绍袁没有直接拿起兵器反清,他用另一种方式保持着自己的节气,就是携三子出走杭州,遁入空门。遁入空门并不是真正的看破红尘,恰恰是留恋故国的一种红尘未了。今人陈寅恪曾在明季滇黔佛教考序中云:“明社既屋,其地之学人端士,相率遁逃于禅,以全齐节气。”可以作为佐证。在他临死前,他还在辑明末死节诸臣一书,书尚未编完,即伤感而逝。也能说明他的节气。
甲行日注中随处可见的是一种深深的黍离之痛,如卷一乙酉十二月云:闻落叶而悲吟,听胡笳而不寐,拊心暗泣,举目皆非,地何愁而不埋,天胡为而此醉。回忆故园松竹,老屋琴书,未卜何日,重臻清境。人生罹亡国之惨者,类如是也。又卷六丁亥十二月云:初九日乙亥,晴。晚间枯林戢响,斜月皎幽,东窗对影,一樽黯绝。颜子之乐自在箪瓢,予不堪忧者,家国殄瘁,岂能忘心。李陵所云,胡笳互动,边声四起,独坐听之,不觉泪下。读罢让人为之动容,异族入侵,时无英雄力挽乾坤,视之四周,皆为异族所占矣,岂不痛乎!“江山坠冷千秋月,冠剑飞残九日霜。忠武祠前今日泪,断桥回首忆孙郎。”没有英雄的时代,他只有独自黯然垂泪!
山中物质的匮乏与心灵痛苦的交织,并没有使得叶绍袁沉沦下去,反而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在安贫守志之中,我们看到了明末知识分子的一份淡定与豁然,那种宁死不屈,绝不仕清的情怀让人肃然起敬。卷三丙戌十月,有一则如是记:初六日戊寅,晴大风。抵暮侍儿以烧栗十枚烘豆一握遗予下酒,寘几上去,而樵妪瓶油已罄,无可举灯,点火于枯竹片授予,予左手执竹片,右将倾壶,火忽灭,犹幸馀光未及暗尽,倚短窗下嚼四栗饮三瓯,暗中扪床而寝。“丈夫穷空自其分,饿死吾肩未尝胁”那份淡然与坚守,比起以瞬间一死的举动,也何尝不是另一种勇敢的抗争。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在叶绍袁淡定乐观的表象下,其心灵深处必然是汹涌的波涛,深藏着巨大的忧伤。横刀立马,血溅沙场何等的快哉,可是将近六旬的老人无法上的战场,便只能望月长叹。把他满腔的热情与控诉都诉诸于清词丽句之中。字里行间仿佛成了他心灵的战场,可以怀念英雄、可以怒诉暴行、可以为爱而哭、可以痛饮而歌他在卷二初二日,己卯记朋友诗明志云:宰官乃现比丘身,岂使甘心遂引沦。寄迹空门知逆境,好留慧剑斩腥尘。意思就是说做官的却出家做了和尚,难道是甘心由此遁隐。寄托隐迹于佛门知道是身处逆境,却可以用智慧之剑打败清人。“好留慧剑斩腥尘”的壮志豪情与李益“仍留一箭射天山”的精神何其相似哉!
“江山有恨秋风外,草木无情夜雨中”草木无情人却有情,对国家、对妻子、对女儿叶绍袁无不倾其真情。在“一盏黄昏,含愁卒岁”之时,他想起“故国极目,楸陇无衣”;在“夜与儿辈谈”之时,他想起“长至伊逑,家中无拜祭两先人者,为泣下沾衣”;在观“柳翠墓,柳居士塔后”他想起亡儿世儋“寐后枕端为湿”;在“斜月皎幽,东窗对影”的时候,他想起“家国轸瘁,岂能忘心”山河破碎,满目疮痍,前尘往事,都如云烟,唯有一颗赤诚的心在痛苦的承受着易世之痛。“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带着无穷无尽的亡国之恨,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最终在空山荒刹中因贫病凄然死去。他的不妥协,坚贞不屈,正是当时许多有志之士的一个缩影,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不屈精神,我们的民族才得以生生不息,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大明王朝已经飘远,无数的风流人物也已不在,亘古不变、代代相传的是历史长河中那些壮丽篇章,它们是我们华夏文明不屈不饶的见证者。叶绍袁的甲行日注无疑便是那无数绚烂篇章的一篇,它永远铭记着那段苦难的历史,以警醒世人。
2010年1月6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