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五 (2/2)
巨星小说网 www.jxdlss.com,宋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课,迁工部侍郎。至道三年,超拜参知政事。咸平四年,以工部尚书罢知扬州。移知河南府,进礼部尚书。大中祥符三年,卒,年六十七。赠右仆射,谥惠献。化基宽厚有容,喜愠不形,僚佐有相凌慢者,辄优容之。在中书,不以荫补诸子官,然善教训,故其子举正、举直、举善、举元皆有所立。
举正字伯仲,幼嗜学,厚重寡言。化基以为类己,器爱异诸子,以荫补秘书省校书郎。进士及第,知伊阙、任丘县,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真宗实录院检讨、国史编修官。三迁尚书度支员外郎、直集贤院,修三朝宝训,同修起居注,擢知制诰。其妻父陈尧佐为相,改龙图阁待制、尧佐罢,以兵部郎中复知制诰,为翰林学士,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前一日,吏有驰报者,举正方燕居斋舍,徐谓吏曰:"安得漏禁中语?"既入谢,仁宗曰:"卿恬于进取,未尝干朝廷以私,故不次用卿。"
时陕西用兵,吕夷简以宰相判枢密院,举正曰:"判名重,不可不避也。"乃改兼枢密使。迁给事中。御史台举李徽之为御史,举正友婿也,格不行。徽之讼曰:"举正妻悍不能制,如谋国何?"欧阳修等亦论举正懦默不任事,举正亦自求去,遂以资政殿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知许州。光化军叛卒转寇傍境,而州兵有谋起为应者,举正潜捕首恶者斩之。徙知应天府,累迁左丞。
皇佑初,拜御史中丞,乃奏:"张尧佐庸人,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不报,举正因留班廷诤,乃夺宣徽、景灵二使。又曰:"先朝用人,虽守边累年者,官止遥郡刺史。今所用未尽得人,而克期待迁,使后有功者何所劝耶?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戚赖焉。命甫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恩泽所以未宣,民疾所以未瘳者,职此故也。"御史唐介坐言事贬春州,举正力言之,介得徙英州。居半岁,尧佐复为宣徽使。家居凡七上疏。及狄青为枢密使,又言青出兵伍不可为执政,力争不能夺,因请解言职。帝称其得风宪体,遣赐就第,赐白金三百两,除观文殿学士、礼部尚书、知河南府,入兼翰林侍读学士。每进读及前代治乱之际,必再三讽谕。
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赠太子太保,谥安简,赐黄金百两。文章雅厚如其为人,有平山集、中书制集、内制集五十卷。
举元字懿臣,以上文章赐进士出身。知潮州,江水败堤,盗乘间窃发,举元夜召里豪计事,盗既获,乃治堤。为河阴发运判官。或言大河决,将犯京师。举元适入对,具论地形证其妄,已而果然。历郡牧、户部判官、京东转运使。沙门岛多流人,守吏顾货橐,阴杀之。举元请立监以较赏罚,自是全活者众。徙淮南、河东。夏人来争屈野地。举元从数骑度河,设幕与之议,示以赤心,夏人感服。
治平中,又徙成都。邙井盐岁入二百五十万,为丹棱卓个所侵,积不售,下令止之,盐登于旧。召提举在京修造,英宗劳之曰:"官庐舍害于水,仅有存者,卿究心公家,毋惮其劳。"俄进盐铁副使,拜天章阁待制,知沧州,改河北都转运使,知永兴军。庆人、夏人屯境上,有窥我意。举元使二裨将以千骑扼其要害。长安遣从事来会兵泾原,戒勿轻举。大将窦舜卿锐意请行,不听。举元曰:"不过三日,虏去矣。"至期果去。神宗以细札谘攻守策,举元请省官减戍,益备去兵,勿营亭障。舆论不合,遂引疾求解,徙陈州,未行而卒。官至给事中,年六十二。子诏。
诏字景献,用荫补官,通判广信军事,知博州。魏俗尚椎剽,奸盗相囊橐,诏请开反告杀并赎罪法,以携其党。元佑初,朝廷起回河之议,未决,而开河之役遽兴。诏言河朔秋潦,水淫为灾,民人流徙,赖发廪振赡恩,稍苏其生,谓宜安之,未可以力役伤也。从之。擢开封府推官。富民贷后绝僧牒为缗钱十三万,逾期复责倍输,身死赀籍,又锢其妻子,诏请免之。出为滑州。州属县有退滩百余顷,岁调民刈草给河堤,民病其役,诏募人佃之,而收其余。为度支郎中,使契丹。时方讨西夏,迓者耶律诚欲尝我,言曰:"河西无礼,大国能容之乎?"诏曰:"夏人侮边,既正其罪矣,何预两朝和好事?"入贺,故事,跪而饮,盖有误拜者,乃强诏。诏曰:"南北百年,所守者礼,其可纷更耶?"卒跪饮之。
崇宁中,由大理少卿为卿,徙司农。御史论诏在滁日请苏轼书醉翁亭碑,罢主崇福宫。旋知汝州,铸钱卒骂大校,诏斩以徇,而上章待罪。除直秘阁,言者复抉滁州事,罢去。起知深、兖二州,徙同州,过阙,留为左司郎中,迁卫尉、太府卿、刑部侍郎,详定敕令。旧借绯紫者不佩鱼,诏言:"章服所以辨上下,今与胥吏不异。"遂皆佩鱼。历工、兵、户三部侍郎,转开封尹。时子瑽使京西,摄尹洛。父子两京相望,人以为荣。
进刑部尚书,拜延康殿学士,提举上清宝箓宫,复为工部尚书。徽宗闵其老,命毋拜,诏皇恐,于是但朝朔望。俄以银青光禄大夫致仕,卒,年七十九。
论曰:自昔参大政、赞机务,非明敏特达之士,不能胜其任。若又饬以文雅,济以治具,则尽善矣。若水机鉴明敏,儒而知兵;李至刚严简重,好古博雅,其于柄用宜矣。王沔临事精密,能远私谒,而考课之议,颇伤苛刻;仲甫以吏事为时用,未免苟容之诮,瑕瑜固不相掩也。仲舒见举于蒙正,而反攻其短;易简不能周恤光逢,而置之死地,其不可与郭贽辨曹彬之诬、化基伸禹锡之枉同日而语也明矣。此纯厚长者之称,所以独归于二子欤!举正继践台佐,得风宪体;举元任职边郡,有持重称。矧诏之父子又并尹两京,克济其美,何王氏子孙之多贤也!
<b>部分译文</b>
钱若水字澹成,又字长卿,河南新安人。其父钱文敏,被后汉青州节度刘铢征召为录事参军,历任长水酆都尉、扶风令、相州录事参军。从前,节度常用手书私自取用官府钱,韩重斌贝任节制,沿袭这套做法。文敏不遵从,重斌贝借别的事当廷责罚他,文敏没有屈服。太祖喜欢他有节操,任命他为右赞善大夫、知泸州,在讲武殿召见他,对他说:“泸州接近蛮境,尤其应当抚慰。听说知州郭思齐、监军郭重迁苛敛不法,凭着荒远,以为朝廷不知道。你到任后,替我审讯他们。如果有一毫侵扰百姓,我一定不会赦免他们。”到任后,有政绩,夷人到朝廷借留他。诏令改任殿中丞,允许再任。三次升迁任司封员外郎,又任知氵名州、建昌军。去世,终年七十二岁。
若水年幼时聪颖,十岁能写文章。华山陈抟见了他,对他说:“你精神清朗,可以学道;否则,应当富贵,但忌讳太快。”雍熙年间,考中进士,任同州观察推官,处理政事公允,郡里依赖他得到治理。淳化初年(990),寇准掌管选举,推荐若水及王扶、程肃、陈充、钱熙五人为文学高第,召试翰林,若水最优,提升为秘书丞、直史馆。一年多后,升任右正言、知制诰。正好在乾元门外设置理检院,命令若水兼管。不久同知贡举,加任屯田员外郎,诏令他到原、盐等州处理边事,回朝汇报符合圣意,第二天改任职方员外郎、翰林学士,与张洎一同受命。不久任知审官院、银台通进封驳司。曾经草拟赐给赵保忠的诏书,有句话:“不斩继迁,开狡兔之三穴;潜疑光嗣,持首鼠之两端。”太宗认为非常适当。
至道初年(995),以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真宗即帝位,加任工部侍郎,几月后,因母亲年老上章请求解去机务之职,诏令不同意。若水坚持请求,于是以本官充任集贤院学士、判院事。不久奉诏修撰太宗实录,若水推荐引用柴成务、宗度、吴氵叔、杨亿同修,写成八十卷。真宗览书流涕,分别加以赏赐。
当初,太宗有条畜犬非常驯良,常在身旁。太宗去世后,这只犬号哭不食,于是送到永熙陵寝殿。李至曾经为这件事作诗,想求若水书写以戒浮俗,若水不办。吕端虽然是监修,因为不到场不得署名,李至挑出这件事认为若水独任美名。若水引诏旨及唐朝旧例来回答他,当时舆论不能改变。后来又重修太祖实录,参用王禹翶、李宗谔、梁颢、赵安仁,不满一年完成,安仁当时任宗正卿,上言说夔王是太宗的哥哥,实录所记谬误。若水援引国初诏令,在朝廷争论再三才定下来。
不久任判吏部流内铨。跟从皇上到大名,若水陈述御敌安边三策,有这样的话:
孙武著兵书,以谋划为主;汉高祖统率将领,以用法为先。谋划所以将帅能料敌制胜;用法所以朝廷能赏罚不私。现在傅潜率领数万雄师,闭门不出战,坐视边寇俘掠百姓,上负委用之恩,下挫锐师之气,是因为傅潜等人不能料敌制胜,朝廷不能用法制裁导致的啊。军中法律,临阵不听命令者斩。现在如果诛杀傅潜示众,然后提升如杨延朗、杨嗣这样的人五至七个,增加他们的爵禄,分别授以兵权,使他们每人统率万人,间杂强弩射手,分路进讨,谁敢不听从命令?敌人听见我方将帅无不听从命令,退则就死,岂止只想逃跑,甚至来年不敢侵犯边疆。如此就可以坐着扫清边塞,然后挽车回京城,天威慑服四海。
我曾经读过前代史书,周世宗即位之初,刘崇勾结敌人侵犯内地,敌人派其将领杨衮率领数万骑兵,跟随刘崇到高平,当时懦将樊爱能、何徽等人临敌不战,世宗大摆宴会,诛斩爱能等人,提拔偏将十几人,分兵进攻太原。刘崇听说后,畏惧不敢出战,当天逃走。从此兵威大振。后来收复淮甸,攻克秦、凤,平定关南,只如卷席罢了。以陛下之神武,难道不如世宗吗?这是当今御敌的奇策啊。
说到将来安边之术,请允许我用近来事情说明,太祖朝处理得最适宜。只以郭进在邢州,李汉超在关南,何继筠在镇定,贺惟忠在易州,李谦溥在隰州,姚内斌在庆州,董遵海在通远军,王彦升在原州,只授以缘边巡检之名,不加行营部署之号,大抵都十余年不换任。立下边功者多加赏赐,其官都不超过观察使。官位不高则朝廷容易控制,任职不变则边事尽知。然后授给他们谋略,敌人来就掩杀之,敌人逃去就不要追击,所以十七年中,北部边疆、西部蕃族不敢侵犯边塞,以致多次派使求和,这都是陛下知道的。如果能遵照太祖旧例,慎重选择名臣,分别管理边郡;罢去部署的称号,使他们互不统辖;设立巡检的职名,使他们互相救应。如此则出战必打败敌人,入城则能固守,不要几年,可使边烽没有警报。
不久任知开封府。当时北部边境不宁静,宫内传出皇帝手札访求若水的计策。若水陈述备边的关键有五条:
一是选择郡守,二是招募乡兵,三是积聚粮草,四是革新将帅,五是明确赏罚。
什么是选择郡守?当今之患,患在战守不同心。希望陛下选择沉厚有边事谋略者,任为边郡刺史,令他兼任缘边巡检,允许他招募勇敢之士为随身部队。费用不足则官府为他支付。然后加固亭障,加强侦察,每得事宜,秘密地互相报告。敌人攻来则互相救应,齐出讨敌;敌人逃走则不要远追,各务安静。如果没有大过错,不要替换;一旦立下小功,就加以赏赐。如此则战守必能同心,敌人不敢接近边塞。
什么是招募乡兵呢?当今之患,患在不知敌情。希望诏令沿边各州招收百姓为军士,给与粮食,免去其租赋。他们在两地各有亲戚,使他心怀感激,布下心腹。敌人如果用兵,他就能预先知道,如果能预先知道,就能百战百胜。
什么是积聚粮草呢?当今之患,患在民力受困。希望陛下缘边各自广为营田,以州郡长官兼任营田使,每年秋夏两季,检验成果,立下目标,实行赏罚加以劝勉。并且雇商人运粟到边境。如果镇守部队有三年的粮食储备,敌人就不敢轻动了。
什么是革新将帅呢?当今之患,患在重兵居外,轻兵居内。去年傅潜把八万骑兵驻屯在中山,魏、博之间守兵极少,不是御驾亲征,则城邑危险。希望陛下慎重选择将领担任河北各地节度,仍依旧制节制边兵,不能削去部署之名,希望减去行营之号;有危险则暂时巡边,无事则仍回旧镇。不仅不启戎心,又能以逸待劳,如此则不失备边之要义,又无兴师之名,并且使重兵不驻屯在一处,进退动静,无施不可。
什么是明确赏罚呢?当今之患,患在戎卒骄惰。我自从主持府政以来,看到侍卫、殿前两司送到边疆的逃走的军卒,人数很多。我曾经审讯他们,他们都以思亲为念,这是命令不严啊。平时尚敢如此,况且面临大敌呢?希望陛下把这个情况告诉将领,使他们申严号令,以警诫部下。古人说“:赏赐不能劝勉是阻止善行,责罚不能惩诫是放纵恶行。”又说“:法不可移,令不可违。”我曾经听说郭进出镇西山,太祖每次遣送戍卒,一定告诉他们说“:你们要严谨守法。我还可以赦免你们,郭进会杀掉你们啊。”其号令之严如此,故郭进所到,从未失手。陛下能借鉴前日旧事,就是今日的吉祥啊。
若水又说:边疆用兵,只有看太白和月亮为进退,因为把太白当作将军,把星辰当作廷尉。太白与月亮相合就出战,太白与月亮不合就不战;相合在东边守者就胜,相合在西边攻者就胜。陛下如能把我的话告诉边将,则边部人不召而自来。太祖统治十七年间,从未在战场作战,而敌人往往遣使求和,是因为任用得人而防御有方。陛下如果认为战争是危险的事,兵器是凶器,而不倒拿太阿剑,把剑柄送给别人,则四面边疆防守,常获静胜,这是防御的上策啊。
不久,出任知天雄军兼兵马部署。当时议论政事的人建议在绥州筑城,屯兵积粮以防备党项。边城互相陈述利害,朝廷先后派遣几起使者前去考察,不能决定下来。当时已经大发丁夫、将要开始工程,诏令若水从大名骑马前去巡视,若水上言:“绥州从前算内地时,百姓赋税丰厚,还需旁边州郡转运饷银。自从把它赐给赵保忠以来,百姓凋敝,如果重新筑城,就需要增加戍卒。粮食的供给,全部仰仗河东。其地被黄河、铁碣二山隔绝,无定河在其城下,如果发生战争,输送困难。况且其地险要,如果没有修葺完,边寇攻来,难以固守。况且城邑焚毁,片瓦不存,旁边山林,材木缺乏。筑城非常费力,又没有好处。”又到朝廷当面陈述这件事,皇上赞赏并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工程停罢。当初,若水率领部队经过黄河,分布行军行列,都有节制,深为戍将推服。皇上对身边大臣说:“若水是儒臣中知兵的人。”这年秋天,皇上又派他巡抚陕西缘边诸郡,令他见机处理边事。回朝后授任邓州观察使、并代经略使、知并州事。
咸平六年(1003)春天,因病针灸两只脚,创口溃血流了几斗,从此体貌羸弱,皇上下手诏慰劳他,让他回到京城。几月后,才入宫朝见,因与僚友在僧舍聚餐,假睡而去世,终年四十四岁。追赠户部尚书,赐给他的母亲五百两白金。他的儿子延年刚七岁,录用为太常奉礼郎。
若水风度精神雄美,有器识,能决断大事,奉事继母以孝顺闻名。善于谈论,尤其轻财好施。所到各地推诚待物,委任僚佐,总管大政,无不称治。汲引后进,推贤重士,态度豁达。精通术数,知道自己年寿不长,所以恳请避开权位。对于他的死,士大夫君子们非常痛惜。著有文集二十卷。
苏易简字太简,梓州铜山人。其父苏协考中后蜀进士,归降宋朝,历任州县官吏,因为易简官居翰林,任开封县兵曹参军,不久升任光禄寺丞,去世,特地追赠秘书丞。
易简年幼时聪明好学,风度奇秀,才思敏捷。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纪刚过二十,考中进士。太宗正留心儒术,贡士都临殿复试。易简所作三千多字很快写成,进奏皇上,太宗看后称善,选拔为甲科之首。授职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升为左赞善大夫。太平兴国八年,以右拾遗知制诰。雍熙初年(984),以郊祀受恩升为祠部员外郎。雍熙二年,与贾黄中一同主持贡举。诏令规定,凡主考官有亲属应试者,要登记名册另行考试。易简的内弟崔范,隐瞒父丧充任考生,被录取在上第;又有个王千里,是水部员外郎王孚的儿子,苏协是王孚的学生,千里也参加了考试。太宗听说后,处理崔范及王千里的罪行。易简因此被罢去知制诰,以本官奉朝请。不久,重新任知制诰。雍熙三年,充任翰林学士。当初,易简充任贡生,宋白掌管贡部,到此时才七年。易简年幼时随父亲到河南,贾黄中任使者来河南,曾经教他作文;到此时,成为同列官吏。易简连续主持贡举,陈尧叟、孙何都录为廷试第一。
淳化元年(990),遭父丧。二年,任同知京朝官考课,升为中书舍人,充任承旨。从前,皇帝宴请将相,翰林学士都参加,梁迥建议太祖取消了;又皇帝到丹凤楼,翰林承旨侍从到楼上西南角,此礼也废除。到当时,易简请求,都恢复旧制。易简续撰唐朝李肇的翰林志二卷献给皇上,皇上赐诗嘉奖他。皇帝曾经用轻绡书写飞白体“玉堂之署”四个大字,令易简悬在厅额。易简会同韩亻丕、毕士安、李至等前去观看。皇上听说,派中使赐给丰盛的宴席,李至等人都赋诗记述这件事,宰相李日方等也作诗赞美。后来,易简在宫中值班,用水试验奇器。皇上暗地听说,趁晚朝时问他:“你玩的是不是奇器?”易简说:“是的,江南徐邈所作。”皇帝命令取来试玩。易简奏说“:我听说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器盈则覆,物盛则衰。希望陛下持盈守成,慎终如始,以加固宏基,则天下非常幸运。”
遇上郊祀典礼,易简充任礼仪使。从前,扈蒙建议把宣祖升到配祀,易简援引唐朝旧例,请以宣祖、太祖一同享祀,皇上听从了。主持审官院,建议初任京中朝官,从未历任州县职的,不得任为知州、通判。诏令同意。改为主持审刑院,不久掌管吏部选官,升为给事中、参知政事。当时赵昌言也任参知政事,与易简不和,甚至在皇上面前忿争,皇上宽容了他们。不久,昌言出使剑南,中途命令改任知凤翔府。第二年,易简也以礼部侍郎身份出任知邓州,改任知陈州。至道二年(996)去世,终年三十九岁,追赠礼部尚书。
易简外表虽然坦率,心中却有城府。由知制诰入翰林为学士,年纪不满三十岁。写文章开始不达要点,到掌管诰命,非常刻苦磨练。在翰林任职八年,受到无比的恩宠。李沆比他后进翰林,位在易简之下,先任参知政事,所以让易简任承旨,赏赐相均。太宗遵照旧制,打算让他名望成熟后任宰相,易简因为双亲年老急于进用,于是极言时政得失,于是参预大政。
蜀人何光逢是易简的挚友,曾经任过县令,因贿赂丢官,客居京城。正遇易简主管贡部,光逢代人考试以收费,易简在人群中把他赶出来。光逢于是制造谤书,指斥朝廷政事,并且讥刺易简。易简获得他的谤书告诉皇上,逮捕光逢,官司审结,定罪诛杀。易简因杀光逢不是本意,平时常常怏怏不乐。其母薛氏以杀死父亲挚友严责他,易简哭着说:“本认为不会致死,是我的罪过啊。”易简任参知政事后,皇上召薛氏入宫,赐给凤冠霞帔,赐座,问道“:怎么样把儿子教育成大器?”回答说:“年幼时则用礼让约束他,年长后则用诗书教育他。”皇上看着身边大臣说“:真是孟母啊。”
易简嗜酒成性,初入翰林时,入谢那天已经微醉,其他的日子常常沉醉。皇上曾经对他诫约深切,并且草书劝酒二章赐给他,让他面对母亲读出来。从此每次入宫值班,不敢饮酒。去世后,皇上说:“易简果然因酒致死,可惜啊。”易简平日擅长笔札,尤其善于谈笑,旁通佛经,所著文房四谱、续翰林志及文集二十卷,藏在秘阁。三个儿子分别名叫宿、寿、耆,大中祥符年间,都被录用为官。
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义人。其曾祖辛实,曾任石州推官。其祖父辛迪,曾任寿阳令。其父辛藩,曾任河南节度判官。仲甫年少好学,年长后,能办吏事,姿仪雄伟,气质沉厚。
后周广顺年间,郭崇掌管禁军,兼任武定节制,署任仲甫为掌书记。显德初年,郭崇出京镇守澶渊,仍署任他原职。郭崇亲信的官吏任厢虞候,州民有人被劫杀,声明暗地认识贼首,就是捕盗吏,官府不敢追问。仲甫要求自己逮捕此人,审讯他,狱吏故意拖延案件处理,仲甫说“:百姓被寇贼伤害而让他自己诬服自己,政治太败坏了,哪里用得上僚佐呢?”要求换个官吏为那人雪冤。郭崇醒悟,改人审讯,才得到实情。郭崇移任镇守真定,改任他为深、赵、镇观察判官。
太祖受命即位,任命郭崇为监军,陈思诲密奏郭崇有阴谋,太祖又怒又疑,派中使骑马前去验看。中使还未到,郭崇忧虑得不知所措,对宾佐们说:“假使朝廷使者不察真情,怎么办呢?”宾佐们都愕然相视。仲甫说:“皇帝接受天运,你最先效忠,军政民政的处理,都遵循常例,怎么能找到借口加害你呢?只管远远侦察使者,率领僚属举行郊行礼,听任他观察,时间长了会自然辨明的。”郭崇照此办理。使者到后,看见郭崇并无他意,回朝上奏,太祖非常高兴,归罪于思诲。仲甫又跟随郭崇任平卢军节度判官。郭崇死后,改任郓、齐观察判官,多次雪洗冤屈。
乾德五年(967),入朝任右补阙,出京任知光州。州里有条横河与州城平行,正遇暴雨成灾,洪水冲毁房舍。仲甫征集数百艘船只,军队资产、百姓储备,都赖以救出。乾德六年,改任知彭州。州卒引诱营兵及屯戍兵,阴谋在长春节宴集这天作乱。当时是初春,仲甫出城巡视,见壕中草深,料想可能有藏伏,命令烧掉了。凶党怀疑阴谋泄露,有人出来自首。捉拿一百多人,全部杀掉。从前州中很少种树,热天没有地方歇凉休息。仲甫督促百姓栽种柳树为大路遮荫,郡里百姓感激他,取名为“补阙柳”太祖询问大臣中文武兼备者是谁,赵普回答是仲甫。改任仲甫为益州兵马都监,换任回朝,选为三司户部判官。
太平兴国初年(976),升任起居舍人,奉命出使契丹。辽主问他:“党进是怎样的人?像党进这样的有几个?”仲甫说“:国家名将辈出,像党进只是鹰犬般的材料而已,何足道哉?”辽主想留住他,仲甫说“:守信用以完成使命,义不可留,只有死路而已。”辽主竟不能使他屈服。出使回来,以刑部郎中身份知成都府。到任后,上奏免去每年输送铜钱,罢除沽酒的专卖制度,政事崇尚宽简,蜀人得到安宁。太平兴国八年,加任右谏议大夫。当时彭州盗贼连结为害,诏令捕捉没有捉到。仲甫诱令自首到官府的共一百多人,其余的人散去。
太平兴国九年,入京任知开封府,授任御史中丞。雍熙二年(985),授任给事中、参知政事。端拱年间,进位户部侍郎。当时吕蒙正因长厚任宰相,王沔主持政事,仲甫在他们之间从容行事而已。淳化二年(991),因足病罢相任工部尚书,出京任知陈州。换任回朝,正遇蜀地有寇情,以仲甫历来有恩信,令他坐车急去招抚,因为有病未去。不久,以太子少保衔退休。真宗即帝位,加太子太傅衔。咸平三年(1000),去世,终年七十四岁,追赠太子太保。他的儿子若冲、若虚、若蒙、若济、若渝,都有任官的能力。他的孙子有孚、有邻,都考中进士。
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义人。其曾祖辛实,曾任石州推官。其祖父辛迪,曾任寿阳令。其父辛藩,曾任河南节度判官。仲甫年少好学,年长后,能办吏事,姿仪雄伟,气质沉厚。
后周广顺年间,郭崇掌管禁军,兼任武定节制,署任仲甫为掌书记。显德初年,郭崇出京镇守澶渊,仍署任他原职。郭崇亲信的官吏任厢虞候,州民有人被劫杀,声明暗地认识贼首,就是捕盗吏,官府不敢追问。仲甫要求自己逮捕此人,审讯他,狱吏故意拖延案件处理,仲甫说“:百姓被寇贼伤害而让他自己诬服自己,政治太败坏了,哪里用得上僚佐呢?”要求换个官吏为那人雪冤。郭崇醒悟,改人审讯,才得到实情。郭崇移任镇守真定,改任他为深、赵、镇观察判官。
太祖受命即位,任命郭崇为监军,陈思诲密奏郭崇有阴谋,太祖又怒又疑,派中使骑马前去验看。中使还未到,郭崇忧虑得不知所措,对宾佐们说:“假使朝廷使者不察真情,怎么办呢?”宾佐们都愕然相视。仲甫说:“皇帝接受天运,你最先效忠,军政民政的处理,都遵循常例,怎么能找到借口加害你呢?只管远远侦察使者,率领僚属举行郊行礼,听任他观察,时间长了会自然辨明的。”郭崇照此办理。使者到后,看见郭崇并无他意,回朝上奏,太祖非常高兴,归罪于思诲。仲甫又跟随郭崇任平卢军节度判官。郭崇死后,改任郓、齐观察判官,多次雪洗冤屈。
乾德五年(967),入朝任右补阙,出京任知光州。州里有条横河与州城平行,正遇暴雨成灾,洪水冲毁房舍。仲甫征集数百艘船只,军队资产、百姓储备,都赖以救出。乾德六年,改任知彭州。州卒引诱营兵及屯戍兵,阴谋在长春节宴集这天作乱。当时是初春,仲甫出城巡视,见壕中草深,料想可能有藏伏,命令烧掉了。凶党怀疑阴谋泄露,有人出来自首。捉拿一百多人,全部杀掉。从前州中很少种树,热天没有地方歇凉休息。仲甫督促百姓栽种柳树为大路遮荫,郡里百姓感激他,取名为“补阙柳”太祖询问大臣中文武兼备者是谁,赵普回答是仲甫。改任仲甫为益州兵马都监,换任回朝,选为三司户部判官。
太平兴国初年(976),升任起居舍人,奉命出使契丹。辽主问他:“党进是怎样的人?像党进这样的有几个?”仲甫说“:国家名将辈出,像党进只是鹰犬般的材料而已,何足道哉?”辽主想留住他,仲甫说“:守信用以完成使命,义不可留,只有死路而已。”辽主竟不能使他屈服。出使回来,以刑部郎中身份知成都府。到任后,上奏免去每年输送铜钱,罢除沽酒的专卖制度,政事崇尚宽简,蜀人得到安宁。太平兴国八年,加任右谏议大夫。当时彭州盗贼连结为害,诏令捕捉没有捉到。仲甫诱令自首到官府的共一百多人,其余的人散去。
太平兴国九年,入京任知开封府,授任御史中丞。雍熙二年(985),授任给事中、参知政事。端拱年间,进位户部侍郎。当时吕蒙正因长厚任宰相,王沔主持政事,仲甫在他们之间从容行事而已。淳化二年(991),因足病罢相任工部尚书,出京任知陈州。换任回朝,正遇蜀地有寇情,以仲甫历来有恩信,令他坐车急去招抚,因为有病未去。不久,以太子少保衔退休。真宗即帝位,加太子太傅衔。咸平三年(1000),去世,终年七十四岁,追赠太子太保。他的儿子若冲、若虚、若蒙、若济、若渝,都有任官的能力。他的孙子有孚、有邻,都考中进士。
温仲舒字秉阳,河南人。太平兴国二年(977),考中进士,任大理评事,通判吉州。后升至秘书丞、知汾州,因犯法被除名。不久,重新起用为右赞善大夫,通判睦州。端拱初年(988),任右正言、直史馆、判户部凭由司。端拱三年,授任工部郎中、枢密直学士,主持三院工作。这年秋天,彗星出现,皇上在别殿召见大臣,仲舒认为“国家平定太原以来,燕、代之间,长年战争,杀伤剽掠,前后不断。大河以北,农桑业废弛,户口减少。凋敝之余,还极力供奉边事。丁壮服徭役,老弱供给赋税。庐舍毁坏,百姓不是逃亡就是死去。奸臣媚惑皇上,还说百姓乐于交赋。加之兵卒经常换防,出征的人辛苦,居家的人怨旷。希望推加恩泽,抚慰百姓”太宗赞许并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大赦河北。
淳化二年(991),任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任同知枢密院事。淳化四年,罢去本职任知秦州。在此之前,汉人与羌人、戎人杂居,有两马家、朵藏、枭波等部落,唐朝末年以来,居住在渭河的南面,大洛、小洛门砦,出产很多良木,被他们占据。每年征调士卒采伐林木供给京师,必定用钱向羌族人买道通行。但仍不免被他们抢夺,甚至遭到杀掠,成为百姓的祸患。仲舒到任后,督率士卒巡视各个寨落,以威信宣谕寨落首领,诸部落都献地依附内地。后来把这些部落都迁徙到渭河的北面,建立堡寨来限制他们。百姓感激他的这一惠举,画他的像来祭祀他。正遇有人认为仲舒生事,皇上对亲近大臣说:“仲舒曾经统管枢密事务,在我的身边,应当以绥抚为原则。古时伊、洛之间,尚且有羌族、浑族与汉人杂居,况且这些羌族内属,一向居住在渭河以南,居住已久,一旦擅意斥逐,可能导致骚动,又烦扰我的关右的百姓。”于是命令知凤翔薛惟吉与仲舒对调任地。接连任知兴元、江陵二府,加任给事中。内侍蓝继宗出使秦州回朝,述说得到渭南之地的好处。于是召见仲舒,授任户部侍郎,不久参知政事。后来大洛、小洛二寨成为内地,每年有采伐巨木的利益。
咸平初年(998),授任礼部尚书,罢去参知政事,出京任知河阳。过了一年,任知开封府。咸平五年,因为京府政务繁剧请求辞职,于是以本官兼任御史中丞,不久改任刑部尚书、知天雄军,又改任知河南。景德年间,并州缺乏长官,皇上认为北门重镇须大臣镇抚,非张齐贤、温仲舒不可,命令宰相宣谕旨意,两人都不愿去。不久,又主持审官院。大中祥符年间,进升为户部尚书。大中祥符三年,任他为判昭文馆大学士,任命下达时,去世,终年六十七岁。追赠左仆射,赐谥号为“恭肃”
仲舒应接事务敏捷,年轻时与吕蒙正交情很厚,又一起考中进士。仲舒被斥贬多年,蒙正在中书省任职,极力援引,被任用后,却反攻蒙正,士大夫议论时都看不起他。自从任正言到枢密副使,都与寇准同时进升,当时人称之为“温寇”他的儿子名嗣宗、嗣良、嗣先、嗣立,仲舒死后,皇帝可怜他们孤弱,都录用为官。
课,迁工部侍郎。至道三年,超拜参知政事。咸平四年,以工部尚书罢知扬州。移知河南府,进礼部尚书。大中祥符三年,卒,年六十七。赠右仆射,谥惠献。化基宽厚有容,喜愠不形,僚佐有相凌慢者,辄优容之。在中书,不以荫补诸子官,然善教训,故其子举正、举直、举善、举元皆有所立。
举正字伯仲,幼嗜学,厚重寡言。化基以为类己,器爱异诸子,以荫补秘书省校书郎。进士及第,知伊阙、任丘县,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真宗实录院检讨、国史编修官。三迁尚书度支员外郎、直集贤院,修三朝宝训,同修起居注,擢知制诰。其妻父陈尧佐为相,改龙图阁待制、尧佐罢,以兵部郎中复知制诰,为翰林学士,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前一日,吏有驰报者,举正方燕居斋舍,徐谓吏曰:"安得漏禁中语?"既入谢,仁宗曰:"卿恬于进取,未尝干朝廷以私,故不次用卿。"
时陕西用兵,吕夷简以宰相判枢密院,举正曰:"判名重,不可不避也。"乃改兼枢密使。迁给事中。御史台举李徽之为御史,举正友婿也,格不行。徽之讼曰:"举正妻悍不能制,如谋国何?"欧阳修等亦论举正懦默不任事,举正亦自求去,遂以资政殿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知许州。光化军叛卒转寇傍境,而州兵有谋起为应者,举正潜捕首恶者斩之。徙知应天府,累迁左丞。
皇佑初,拜御史中丞,乃奏:"张尧佐庸人,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不报,举正因留班廷诤,乃夺宣徽、景灵二使。又曰:"先朝用人,虽守边累年者,官止遥郡刺史。今所用未尽得人,而克期待迁,使后有功者何所劝耶?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戚赖焉。命甫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恩泽所以未宣,民疾所以未瘳者,职此故也。"御史唐介坐言事贬春州,举正力言之,介得徙英州。居半岁,尧佐复为宣徽使。家居凡七上疏。及狄青为枢密使,又言青出兵伍不可为执政,力争不能夺,因请解言职。帝称其得风宪体,遣赐就第,赐白金三百两,除观文殿学士、礼部尚书、知河南府,入兼翰林侍读学士。每进读及前代治乱之际,必再三讽谕。
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赠太子太保,谥安简,赐黄金百两。文章雅厚如其为人,有平山集、中书制集、内制集五十卷。
举元字懿臣,以上文章赐进士出身。知潮州,江水败堤,盗乘间窃发,举元夜召里豪计事,盗既获,乃治堤。为河阴发运判官。或言大河决,将犯京师。举元适入对,具论地形证其妄,已而果然。历郡牧、户部判官、京东转运使。沙门岛多流人,守吏顾货橐,阴杀之。举元请立监以较赏罚,自是全活者众。徙淮南、河东。夏人来争屈野地。举元从数骑度河,设幕与之议,示以赤心,夏人感服。
治平中,又徙成都。邙井盐岁入二百五十万,为丹棱卓个所侵,积不售,下令止之,盐登于旧。召提举在京修造,英宗劳之曰:"官庐舍害于水,仅有存者,卿究心公家,毋惮其劳。"俄进盐铁副使,拜天章阁待制,知沧州,改河北都转运使,知永兴军。庆人、夏人屯境上,有窥我意。举元使二裨将以千骑扼其要害。长安遣从事来会兵泾原,戒勿轻举。大将窦舜卿锐意请行,不听。举元曰:"不过三日,虏去矣。"至期果去。神宗以细札谘攻守策,举元请省官减戍,益备去兵,勿营亭障。舆论不合,遂引疾求解,徙陈州,未行而卒。官至给事中,年六十二。子诏。
诏字景献,用荫补官,通判广信军事,知博州。魏俗尚椎剽,奸盗相囊橐,诏请开反告杀并赎罪法,以携其党。元佑初,朝廷起回河之议,未决,而开河之役遽兴。诏言河朔秋潦,水淫为灾,民人流徙,赖发廪振赡恩,稍苏其生,谓宜安之,未可以力役伤也。从之。擢开封府推官。富民贷后绝僧牒为缗钱十三万,逾期复责倍输,身死赀籍,又锢其妻子,诏请免之。出为滑州。州属县有退滩百余顷,岁调民刈草给河堤,民病其役,诏募人佃之,而收其余。为度支郎中,使契丹。时方讨西夏,迓者耶律诚欲尝我,言曰:"河西无礼,大国能容之乎?"诏曰:"夏人侮边,既正其罪矣,何预两朝和好事?"入贺,故事,跪而饮,盖有误拜者,乃强诏。诏曰:"南北百年,所守者礼,其可纷更耶?"卒跪饮之。
崇宁中,由大理少卿为卿,徙司农。御史论诏在滁日请苏轼书醉翁亭碑,罢主崇福宫。旋知汝州,铸钱卒骂大校,诏斩以徇,而上章待罪。除直秘阁,言者复抉滁州事,罢去。起知深、兖二州,徙同州,过阙,留为左司郎中,迁卫尉、太府卿、刑部侍郎,详定敕令。旧借绯紫者不佩鱼,诏言:"章服所以辨上下,今与胥吏不异。"遂皆佩鱼。历工、兵、户三部侍郎,转开封尹。时子瑽使京西,摄尹洛。父子两京相望,人以为荣。
进刑部尚书,拜延康殿学士,提举上清宝箓宫,复为工部尚书。徽宗闵其老,命毋拜,诏皇恐,于是但朝朔望。俄以银青光禄大夫致仕,卒,年七十九。
论曰:自昔参大政、赞机务,非明敏特达之士,不能胜其任。若又饬以文雅,济以治具,则尽善矣。若水机鉴明敏,儒而知兵;李至刚严简重,好古博雅,其于柄用宜矣。王沔临事精密,能远私谒,而考课之议,颇伤苛刻;仲甫以吏事为时用,未免苟容之诮,瑕瑜固不相掩也。仲舒见举于蒙正,而反攻其短;易简不能周恤光逢,而置之死地,其不可与郭贽辨曹彬之诬、化基伸禹锡之枉同日而语也明矣。此纯厚长者之称,所以独归于二子欤!举正继践台佐,得风宪体;举元任职边郡,有持重称。矧诏之父子又并尹两京,克济其美,何王氏子孙之多贤也!
<b>部分译文</b>
钱若水字澹成,又字长卿,河南新安人。其父钱文敏,被后汉青州节度刘铢征召为录事参军,历任长水酆都尉、扶风令、相州录事参军。从前,节度常用手书私自取用官府钱,韩重斌贝任节制,沿袭这套做法。文敏不遵从,重斌贝借别的事当廷责罚他,文敏没有屈服。太祖喜欢他有节操,任命他为右赞善大夫、知泸州,在讲武殿召见他,对他说:“泸州接近蛮境,尤其应当抚慰。听说知州郭思齐、监军郭重迁苛敛不法,凭着荒远,以为朝廷不知道。你到任后,替我审讯他们。如果有一毫侵扰百姓,我一定不会赦免他们。”到任后,有政绩,夷人到朝廷借留他。诏令改任殿中丞,允许再任。三次升迁任司封员外郎,又任知氵名州、建昌军。去世,终年七十二岁。
若水年幼时聪颖,十岁能写文章。华山陈抟见了他,对他说:“你精神清朗,可以学道;否则,应当富贵,但忌讳太快。”雍熙年间,考中进士,任同州观察推官,处理政事公允,郡里依赖他得到治理。淳化初年(990),寇准掌管选举,推荐若水及王扶、程肃、陈充、钱熙五人为文学高第,召试翰林,若水最优,提升为秘书丞、直史馆。一年多后,升任右正言、知制诰。正好在乾元门外设置理检院,命令若水兼管。不久同知贡举,加任屯田员外郎,诏令他到原、盐等州处理边事,回朝汇报符合圣意,第二天改任职方员外郎、翰林学士,与张洎一同受命。不久任知审官院、银台通进封驳司。曾经草拟赐给赵保忠的诏书,有句话:“不斩继迁,开狡兔之三穴;潜疑光嗣,持首鼠之两端。”太宗认为非常适当。
至道初年(995),以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真宗即帝位,加任工部侍郎,几月后,因母亲年老上章请求解去机务之职,诏令不同意。若水坚持请求,于是以本官充任集贤院学士、判院事。不久奉诏修撰太宗实录,若水推荐引用柴成务、宗度、吴氵叔、杨亿同修,写成八十卷。真宗览书流涕,分别加以赏赐。
当初,太宗有条畜犬非常驯良,常在身旁。太宗去世后,这只犬号哭不食,于是送到永熙陵寝殿。李至曾经为这件事作诗,想求若水书写以戒浮俗,若水不办。吕端虽然是监修,因为不到场不得署名,李至挑出这件事认为若水独任美名。若水引诏旨及唐朝旧例来回答他,当时舆论不能改变。后来又重修太祖实录,参用王禹翶、李宗谔、梁颢、赵安仁,不满一年完成,安仁当时任宗正卿,上言说夔王是太宗的哥哥,实录所记谬误。若水援引国初诏令,在朝廷争论再三才定下来。
不久任判吏部流内铨。跟从皇上到大名,若水陈述御敌安边三策,有这样的话:
孙武著兵书,以谋划为主;汉高祖统率将领,以用法为先。谋划所以将帅能料敌制胜;用法所以朝廷能赏罚不私。现在傅潜率领数万雄师,闭门不出战,坐视边寇俘掠百姓,上负委用之恩,下挫锐师之气,是因为傅潜等人不能料敌制胜,朝廷不能用法制裁导致的啊。军中法律,临阵不听命令者斩。现在如果诛杀傅潜示众,然后提升如杨延朗、杨嗣这样的人五至七个,增加他们的爵禄,分别授以兵权,使他们每人统率万人,间杂强弩射手,分路进讨,谁敢不听从命令?敌人听见我方将帅无不听从命令,退则就死,岂止只想逃跑,甚至来年不敢侵犯边疆。如此就可以坐着扫清边塞,然后挽车回京城,天威慑服四海。
我曾经读过前代史书,周世宗即位之初,刘崇勾结敌人侵犯内地,敌人派其将领杨衮率领数万骑兵,跟随刘崇到高平,当时懦将樊爱能、何徽等人临敌不战,世宗大摆宴会,诛斩爱能等人,提拔偏将十几人,分兵进攻太原。刘崇听说后,畏惧不敢出战,当天逃走。从此兵威大振。后来收复淮甸,攻克秦、凤,平定关南,只如卷席罢了。以陛下之神武,难道不如世宗吗?这是当今御敌的奇策啊。
说到将来安边之术,请允许我用近来事情说明,太祖朝处理得最适宜。只以郭进在邢州,李汉超在关南,何继筠在镇定,贺惟忠在易州,李谦溥在隰州,姚内斌在庆州,董遵海在通远军,王彦升在原州,只授以缘边巡检之名,不加行营部署之号,大抵都十余年不换任。立下边功者多加赏赐,其官都不超过观察使。官位不高则朝廷容易控制,任职不变则边事尽知。然后授给他们谋略,敌人来就掩杀之,敌人逃去就不要追击,所以十七年中,北部边疆、西部蕃族不敢侵犯边塞,以致多次派使求和,这都是陛下知道的。如果能遵照太祖旧例,慎重选择名臣,分别管理边郡;罢去部署的称号,使他们互不统辖;设立巡检的职名,使他们互相救应。如此则出战必打败敌人,入城则能固守,不要几年,可使边烽没有警报。
不久任知开封府。当时北部边境不宁静,宫内传出皇帝手札访求若水的计策。若水陈述备边的关键有五条:
一是选择郡守,二是招募乡兵,三是积聚粮草,四是革新将帅,五是明确赏罚。
什么是选择郡守?当今之患,患在战守不同心。希望陛下选择沉厚有边事谋略者,任为边郡刺史,令他兼任缘边巡检,允许他招募勇敢之士为随身部队。费用不足则官府为他支付。然后加固亭障,加强侦察,每得事宜,秘密地互相报告。敌人攻来则互相救应,齐出讨敌;敌人逃走则不要远追,各务安静。如果没有大过错,不要替换;一旦立下小功,就加以赏赐。如此则战守必能同心,敌人不敢接近边塞。
什么是招募乡兵呢?当今之患,患在不知敌情。希望诏令沿边各州招收百姓为军士,给与粮食,免去其租赋。他们在两地各有亲戚,使他心怀感激,布下心腹。敌人如果用兵,他就能预先知道,如果能预先知道,就能百战百胜。
什么是积聚粮草呢?当今之患,患在民力受困。希望陛下缘边各自广为营田,以州郡长官兼任营田使,每年秋夏两季,检验成果,立下目标,实行赏罚加以劝勉。并且雇商人运粟到边境。如果镇守部队有三年的粮食储备,敌人就不敢轻动了。
什么是革新将帅呢?当今之患,患在重兵居外,轻兵居内。去年傅潜把八万骑兵驻屯在中山,魏、博之间守兵极少,不是御驾亲征,则城邑危险。希望陛下慎重选择将领担任河北各地节度,仍依旧制节制边兵,不能削去部署之名,希望减去行营之号;有危险则暂时巡边,无事则仍回旧镇。不仅不启戎心,又能以逸待劳,如此则不失备边之要义,又无兴师之名,并且使重兵不驻屯在一处,进退动静,无施不可。
什么是明确赏罚呢?当今之患,患在戎卒骄惰。我自从主持府政以来,看到侍卫、殿前两司送到边疆的逃走的军卒,人数很多。我曾经审讯他们,他们都以思亲为念,这是命令不严啊。平时尚敢如此,况且面临大敌呢?希望陛下把这个情况告诉将领,使他们申严号令,以警诫部下。古人说“:赏赐不能劝勉是阻止善行,责罚不能惩诫是放纵恶行。”又说“:法不可移,令不可违。”我曾经听说郭进出镇西山,太祖每次遣送戍卒,一定告诉他们说“:你们要严谨守法。我还可以赦免你们,郭进会杀掉你们啊。”其号令之严如此,故郭进所到,从未失手。陛下能借鉴前日旧事,就是今日的吉祥啊。
若水又说:边疆用兵,只有看太白和月亮为进退,因为把太白当作将军,把星辰当作廷尉。太白与月亮相合就出战,太白与月亮不合就不战;相合在东边守者就胜,相合在西边攻者就胜。陛下如能把我的话告诉边将,则边部人不召而自来。太祖统治十七年间,从未在战场作战,而敌人往往遣使求和,是因为任用得人而防御有方。陛下如果认为战争是危险的事,兵器是凶器,而不倒拿太阿剑,把剑柄送给别人,则四面边疆防守,常获静胜,这是防御的上策啊。
不久,出任知天雄军兼兵马部署。当时议论政事的人建议在绥州筑城,屯兵积粮以防备党项。边城互相陈述利害,朝廷先后派遣几起使者前去考察,不能决定下来。当时已经大发丁夫、将要开始工程,诏令若水从大名骑马前去巡视,若水上言:“绥州从前算内地时,百姓赋税丰厚,还需旁边州郡转运饷银。自从把它赐给赵保忠以来,百姓凋敝,如果重新筑城,就需要增加戍卒。粮食的供给,全部仰仗河东。其地被黄河、铁碣二山隔绝,无定河在其城下,如果发生战争,输送困难。况且其地险要,如果没有修葺完,边寇攻来,难以固守。况且城邑焚毁,片瓦不存,旁边山林,材木缺乏。筑城非常费力,又没有好处。”又到朝廷当面陈述这件事,皇上赞赏并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工程停罢。当初,若水率领部队经过黄河,分布行军行列,都有节制,深为戍将推服。皇上对身边大臣说:“若水是儒臣中知兵的人。”这年秋天,皇上又派他巡抚陕西缘边诸郡,令他见机处理边事。回朝后授任邓州观察使、并代经略使、知并州事。
咸平六年(1003)春天,因病针灸两只脚,创口溃血流了几斗,从此体貌羸弱,皇上下手诏慰劳他,让他回到京城。几月后,才入宫朝见,因与僚友在僧舍聚餐,假睡而去世,终年四十四岁。追赠户部尚书,赐给他的母亲五百两白金。他的儿子延年刚七岁,录用为太常奉礼郎。
若水风度精神雄美,有器识,能决断大事,奉事继母以孝顺闻名。善于谈论,尤其轻财好施。所到各地推诚待物,委任僚佐,总管大政,无不称治。汲引后进,推贤重士,态度豁达。精通术数,知道自己年寿不长,所以恳请避开权位。对于他的死,士大夫君子们非常痛惜。著有文集二十卷。
苏易简字太简,梓州铜山人。其父苏协考中后蜀进士,归降宋朝,历任州县官吏,因为易简官居翰林,任开封县兵曹参军,不久升任光禄寺丞,去世,特地追赠秘书丞。
易简年幼时聪明好学,风度奇秀,才思敏捷。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纪刚过二十,考中进士。太宗正留心儒术,贡士都临殿复试。易简所作三千多字很快写成,进奏皇上,太宗看后称善,选拔为甲科之首。授职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升为左赞善大夫。太平兴国八年,以右拾遗知制诰。雍熙初年(984),以郊祀受恩升为祠部员外郎。雍熙二年,与贾黄中一同主持贡举。诏令规定,凡主考官有亲属应试者,要登记名册另行考试。易简的内弟崔范,隐瞒父丧充任考生,被录取在上第;又有个王千里,是水部员外郎王孚的儿子,苏协是王孚的学生,千里也参加了考试。太宗听说后,处理崔范及王千里的罪行。易简因此被罢去知制诰,以本官奉朝请。不久,重新任知制诰。雍熙三年,充任翰林学士。当初,易简充任贡生,宋白掌管贡部,到此时才七年。易简年幼时随父亲到河南,贾黄中任使者来河南,曾经教他作文;到此时,成为同列官吏。易简连续主持贡举,陈尧叟、孙何都录为廷试第一。
淳化元年(990),遭父丧。二年,任同知京朝官考课,升为中书舍人,充任承旨。从前,皇帝宴请将相,翰林学士都参加,梁迥建议太祖取消了;又皇帝到丹凤楼,翰林承旨侍从到楼上西南角,此礼也废除。到当时,易简请求,都恢复旧制。易简续撰唐朝李肇的翰林志二卷献给皇上,皇上赐诗嘉奖他。皇帝曾经用轻绡书写飞白体“玉堂之署”四个大字,令易简悬在厅额。易简会同韩亻丕、毕士安、李至等前去观看。皇上听说,派中使赐给丰盛的宴席,李至等人都赋诗记述这件事,宰相李日方等也作诗赞美。后来,易简在宫中值班,用水试验奇器。皇上暗地听说,趁晚朝时问他:“你玩的是不是奇器?”易简说:“是的,江南徐邈所作。”皇帝命令取来试玩。易简奏说“:我听说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器盈则覆,物盛则衰。希望陛下持盈守成,慎终如始,以加固宏基,则天下非常幸运。”
遇上郊祀典礼,易简充任礼仪使。从前,扈蒙建议把宣祖升到配祀,易简援引唐朝旧例,请以宣祖、太祖一同享祀,皇上听从了。主持审官院,建议初任京中朝官,从未历任州县职的,不得任为知州、通判。诏令同意。改为主持审刑院,不久掌管吏部选官,升为给事中、参知政事。当时赵昌言也任参知政事,与易简不和,甚至在皇上面前忿争,皇上宽容了他们。不久,昌言出使剑南,中途命令改任知凤翔府。第二年,易简也以礼部侍郎身份出任知邓州,改任知陈州。至道二年(996)去世,终年三十九岁,追赠礼部尚书。
易简外表虽然坦率,心中却有城府。由知制诰入翰林为学士,年纪不满三十岁。写文章开始不达要点,到掌管诰命,非常刻苦磨练。在翰林任职八年,受到无比的恩宠。李沆比他后进翰林,位在易简之下,先任参知政事,所以让易简任承旨,赏赐相均。太宗遵照旧制,打算让他名望成熟后任宰相,易简因为双亲年老急于进用,于是极言时政得失,于是参预大政。
蜀人何光逢是易简的挚友,曾经任过县令,因贿赂丢官,客居京城。正遇易简主管贡部,光逢代人考试以收费,易简在人群中把他赶出来。光逢于是制造谤书,指斥朝廷政事,并且讥刺易简。易简获得他的谤书告诉皇上,逮捕光逢,官司审结,定罪诛杀。易简因杀光逢不是本意,平时常常怏怏不乐。其母薛氏以杀死父亲挚友严责他,易简哭着说:“本认为不会致死,是我的罪过啊。”易简任参知政事后,皇上召薛氏入宫,赐给凤冠霞帔,赐座,问道“:怎么样把儿子教育成大器?”回答说:“年幼时则用礼让约束他,年长后则用诗书教育他。”皇上看着身边大臣说“:真是孟母啊。”
易简嗜酒成性,初入翰林时,入谢那天已经微醉,其他的日子常常沉醉。皇上曾经对他诫约深切,并且草书劝酒二章赐给他,让他面对母亲读出来。从此每次入宫值班,不敢饮酒。去世后,皇上说:“易简果然因酒致死,可惜啊。”易简平日擅长笔札,尤其善于谈笑,旁通佛经,所著文房四谱、续翰林志及文集二十卷,藏在秘阁。三个儿子分别名叫宿、寿、耆,大中祥符年间,都被录用为官。
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义人。其曾祖辛实,曾任石州推官。其祖父辛迪,曾任寿阳令。其父辛藩,曾任河南节度判官。仲甫年少好学,年长后,能办吏事,姿仪雄伟,气质沉厚。
后周广顺年间,郭崇掌管禁军,兼任武定节制,署任仲甫为掌书记。显德初年,郭崇出京镇守澶渊,仍署任他原职。郭崇亲信的官吏任厢虞候,州民有人被劫杀,声明暗地认识贼首,就是捕盗吏,官府不敢追问。仲甫要求自己逮捕此人,审讯他,狱吏故意拖延案件处理,仲甫说“:百姓被寇贼伤害而让他自己诬服自己,政治太败坏了,哪里用得上僚佐呢?”要求换个官吏为那人雪冤。郭崇醒悟,改人审讯,才得到实情。郭崇移任镇守真定,改任他为深、赵、镇观察判官。
太祖受命即位,任命郭崇为监军,陈思诲密奏郭崇有阴谋,太祖又怒又疑,派中使骑马前去验看。中使还未到,郭崇忧虑得不知所措,对宾佐们说:“假使朝廷使者不察真情,怎么办呢?”宾佐们都愕然相视。仲甫说:“皇帝接受天运,你最先效忠,军政民政的处理,都遵循常例,怎么能找到借口加害你呢?只管远远侦察使者,率领僚属举行郊行礼,听任他观察,时间长了会自然辨明的。”郭崇照此办理。使者到后,看见郭崇并无他意,回朝上奏,太祖非常高兴,归罪于思诲。仲甫又跟随郭崇任平卢军节度判官。郭崇死后,改任郓、齐观察判官,多次雪洗冤屈。
乾德五年(967),入朝任右补阙,出京任知光州。州里有条横河与州城平行,正遇暴雨成灾,洪水冲毁房舍。仲甫征集数百艘船只,军队资产、百姓储备,都赖以救出。乾德六年,改任知彭州。州卒引诱营兵及屯戍兵,阴谋在长春节宴集这天作乱。当时是初春,仲甫出城巡视,见壕中草深,料想可能有藏伏,命令烧掉了。凶党怀疑阴谋泄露,有人出来自首。捉拿一百多人,全部杀掉。从前州中很少种树,热天没有地方歇凉休息。仲甫督促百姓栽种柳树为大路遮荫,郡里百姓感激他,取名为“补阙柳”太祖询问大臣中文武兼备者是谁,赵普回答是仲甫。改任仲甫为益州兵马都监,换任回朝,选为三司户部判官。
太平兴国初年(976),升任起居舍人,奉命出使契丹。辽主问他:“党进是怎样的人?像党进这样的有几个?”仲甫说“:国家名将辈出,像党进只是鹰犬般的材料而已,何足道哉?”辽主想留住他,仲甫说“:守信用以完成使命,义不可留,只有死路而已。”辽主竟不能使他屈服。出使回来,以刑部郎中身份知成都府。到任后,上奏免去每年输送铜钱,罢除沽酒的专卖制度,政事崇尚宽简,蜀人得到安宁。太平兴国八年,加任右谏议大夫。当时彭州盗贼连结为害,诏令捕捉没有捉到。仲甫诱令自首到官府的共一百多人,其余的人散去。
太平兴国九年,入京任知开封府,授任御史中丞。雍熙二年(985),授任给事中、参知政事。端拱年间,进位户部侍郎。当时吕蒙正因长厚任宰相,王沔主持政事,仲甫在他们之间从容行事而已。淳化二年(991),因足病罢相任工部尚书,出京任知陈州。换任回朝,正遇蜀地有寇情,以仲甫历来有恩信,令他坐车急去招抚,因为有病未去。不久,以太子少保衔退休。真宗即帝位,加太子太傅衔。咸平三年(1000),去世,终年七十四岁,追赠太子太保。他的儿子若冲、若虚、若蒙、若济、若渝,都有任官的能力。他的孙子有孚、有邻,都考中进士。
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义人。其曾祖辛实,曾任石州推官。其祖父辛迪,曾任寿阳令。其父辛藩,曾任河南节度判官。仲甫年少好学,年长后,能办吏事,姿仪雄伟,气质沉厚。
后周广顺年间,郭崇掌管禁军,兼任武定节制,署任仲甫为掌书记。显德初年,郭崇出京镇守澶渊,仍署任他原职。郭崇亲信的官吏任厢虞候,州民有人被劫杀,声明暗地认识贼首,就是捕盗吏,官府不敢追问。仲甫要求自己逮捕此人,审讯他,狱吏故意拖延案件处理,仲甫说“:百姓被寇贼伤害而让他自己诬服自己,政治太败坏了,哪里用得上僚佐呢?”要求换个官吏为那人雪冤。郭崇醒悟,改人审讯,才得到实情。郭崇移任镇守真定,改任他为深、赵、镇观察判官。
太祖受命即位,任命郭崇为监军,陈思诲密奏郭崇有阴谋,太祖又怒又疑,派中使骑马前去验看。中使还未到,郭崇忧虑得不知所措,对宾佐们说:“假使朝廷使者不察真情,怎么办呢?”宾佐们都愕然相视。仲甫说:“皇帝接受天运,你最先效忠,军政民政的处理,都遵循常例,怎么能找到借口加害你呢?只管远远侦察使者,率领僚属举行郊行礼,听任他观察,时间长了会自然辨明的。”郭崇照此办理。使者到后,看见郭崇并无他意,回朝上奏,太祖非常高兴,归罪于思诲。仲甫又跟随郭崇任平卢军节度判官。郭崇死后,改任郓、齐观察判官,多次雪洗冤屈。
乾德五年(967),入朝任右补阙,出京任知光州。州里有条横河与州城平行,正遇暴雨成灾,洪水冲毁房舍。仲甫征集数百艘船只,军队资产、百姓储备,都赖以救出。乾德六年,改任知彭州。州卒引诱营兵及屯戍兵,阴谋在长春节宴集这天作乱。当时是初春,仲甫出城巡视,见壕中草深,料想可能有藏伏,命令烧掉了。凶党怀疑阴谋泄露,有人出来自首。捉拿一百多人,全部杀掉。从前州中很少种树,热天没有地方歇凉休息。仲甫督促百姓栽种柳树为大路遮荫,郡里百姓感激他,取名为“补阙柳”太祖询问大臣中文武兼备者是谁,赵普回答是仲甫。改任仲甫为益州兵马都监,换任回朝,选为三司户部判官。
太平兴国初年(976),升任起居舍人,奉命出使契丹。辽主问他:“党进是怎样的人?像党进这样的有几个?”仲甫说“:国家名将辈出,像党进只是鹰犬般的材料而已,何足道哉?”辽主想留住他,仲甫说“:守信用以完成使命,义不可留,只有死路而已。”辽主竟不能使他屈服。出使回来,以刑部郎中身份知成都府。到任后,上奏免去每年输送铜钱,罢除沽酒的专卖制度,政事崇尚宽简,蜀人得到安宁。太平兴国八年,加任右谏议大夫。当时彭州盗贼连结为害,诏令捕捉没有捉到。仲甫诱令自首到官府的共一百多人,其余的人散去。
太平兴国九年,入京任知开封府,授任御史中丞。雍熙二年(985),授任给事中、参知政事。端拱年间,进位户部侍郎。当时吕蒙正因长厚任宰相,王沔主持政事,仲甫在他们之间从容行事而已。淳化二年(991),因足病罢相任工部尚书,出京任知陈州。换任回朝,正遇蜀地有寇情,以仲甫历来有恩信,令他坐车急去招抚,因为有病未去。不久,以太子少保衔退休。真宗即帝位,加太子太傅衔。咸平三年(1000),去世,终年七十四岁,追赠太子太保。他的儿子若冲、若虚、若蒙、若济、若渝,都有任官的能力。他的孙子有孚、有邻,都考中进士。
温仲舒字秉阳,河南人。太平兴国二年(977),考中进士,任大理评事,通判吉州。后升至秘书丞、知汾州,因犯法被除名。不久,重新起用为右赞善大夫,通判睦州。端拱初年(988),任右正言、直史馆、判户部凭由司。端拱三年,授任工部郎中、枢密直学士,主持三院工作。这年秋天,彗星出现,皇上在别殿召见大臣,仲舒认为“国家平定太原以来,燕、代之间,长年战争,杀伤剽掠,前后不断。大河以北,农桑业废弛,户口减少。凋敝之余,还极力供奉边事。丁壮服徭役,老弱供给赋税。庐舍毁坏,百姓不是逃亡就是死去。奸臣媚惑皇上,还说百姓乐于交赋。加之兵卒经常换防,出征的人辛苦,居家的人怨旷。希望推加恩泽,抚慰百姓”太宗赞许并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大赦河北。
淳化二年(991),任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任同知枢密院事。淳化四年,罢去本职任知秦州。在此之前,汉人与羌人、戎人杂居,有两马家、朵藏、枭波等部落,唐朝末年以来,居住在渭河的南面,大洛、小洛门砦,出产很多良木,被他们占据。每年征调士卒采伐林木供给京师,必定用钱向羌族人买道通行。但仍不免被他们抢夺,甚至遭到杀掠,成为百姓的祸患。仲舒到任后,督率士卒巡视各个寨落,以威信宣谕寨落首领,诸部落都献地依附内地。后来把这些部落都迁徙到渭河的北面,建立堡寨来限制他们。百姓感激他的这一惠举,画他的像来祭祀他。正遇有人认为仲舒生事,皇上对亲近大臣说:“仲舒曾经统管枢密事务,在我的身边,应当以绥抚为原则。古时伊、洛之间,尚且有羌族、浑族与汉人杂居,况且这些羌族内属,一向居住在渭河以南,居住已久,一旦擅意斥逐,可能导致骚动,又烦扰我的关右的百姓。”于是命令知凤翔薛惟吉与仲舒对调任地。接连任知兴元、江陵二府,加任给事中。内侍蓝继宗出使秦州回朝,述说得到渭南之地的好处。于是召见仲舒,授任户部侍郎,不久参知政事。后来大洛、小洛二寨成为内地,每年有采伐巨木的利益。
咸平初年(998),授任礼部尚书,罢去参知政事,出京任知河阳。过了一年,任知开封府。咸平五年,因为京府政务繁剧请求辞职,于是以本官兼任御史中丞,不久改任刑部尚书、知天雄军,又改任知河南。景德年间,并州缺乏长官,皇上认为北门重镇须大臣镇抚,非张齐贤、温仲舒不可,命令宰相宣谕旨意,两人都不愿去。不久,又主持审官院。大中祥符年间,进升为户部尚书。大中祥符三年,任他为判昭文馆大学士,任命下达时,去世,终年六十七岁。追赠左仆射,赐谥号为“恭肃”
仲舒应接事务敏捷,年轻时与吕蒙正交情很厚,又一起考中进士。仲舒被斥贬多年,蒙正在中书省任职,极力援引,被任用后,却反攻蒙正,士大夫议论时都看不起他。自从任正言到枢密副使,都与寇准同时进升,当时人称之为“温寇”他的儿子名嗣宗、嗣良、嗣先、嗣立,仲舒死后,皇帝可怜他们孤弱,都录用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