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dlss.com,盛唐风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麟德元年十二月十八日,诏狱上报称原监察御史崔铉哲投圜自尽、出首上官仪之家奴上官福撞墙而死,言及二者皆畏罪自裁,高宗为之震怒,着羽林大将军薛仁贵封锁现场,并令刑部官吏配合复核,以查明真相,然,数日纷扰,终无定见,群臣激愤,纷纷上书弹劾大理寺疏于职守、罔顾人命,弹章如雪片般飞入内庭,帝因之烦心不已。
十二月二十日,璐王李贤、周王李显联合上本,言及大理寺固然有失职之虞,然并非出自本心,当以惩戒即可,今,嫌犯既死,上官仪一案已无对证,其中存疑重重,似已不应适用原刑,若释而免之,又恐有轻纵之嫌,倘拟流配,或相宜焉。此表章一出,群臣争议纷纷,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也有之,一时间原本群臣围攻大理寺之势遂告消解,高宗庆幸之余,旋即准了此奏章,一场可能的轩然大波就此算是告了个段落,李贤的“贤王”之名因之传扬天下。
“雾掩临妆月,风惊入鬓蝉。缄书待还使,泪尽白云天。”
长安城东五里亭处的一座小山包上,一身灰袍的上官仪默默站在雪地里,一双眼迷离地回眺着雾气朦胧的长安城,一如雕塑般,任由飘零的雪花落了一身,却始终不曾动过一下,心绪难平间,不由地便想起了去岁所吟的旧作昭君怨,口角微颤着,便即低低地吟了出来,语调里满是苦涩之意。
流贬爱州(今越南清化),这就是上官仪即将上任的所在,也正是十年前一代名相诸遂良流配之处,想当初,诸遂良流配之际,他上官仪还曾暗自讥讽诸遂良的不识时务,可如今呢,那个不识时务之人却换成了他自己,一想起诸遂良到了死都没能再回到长安,上官仪的心便有如山压着一般地沉。
“父亲,该走了。”
就在上官仪心乱如麻之际,满脸憔悴的上官庭芝小心翼翼地行到了其身后,低声地提醒了一句道。
是啊,是该走了,尽管有着无数的不舍与留念,可终归是要走的,上官仪苦涩地摇了摇头,最后看了眼长安城,僵直地转过了身去,无言地看了上官庭芝一言,而后默不作声地向小山下的数辆马车走去,背影萧瑟而又寂寥。
“父亲,快看,有人来了!”
上官仪刚走了没几步,身后突然传来了上官庭芝惊疑的呼声。
“哦?”一听此言,上官仪的身子先是一僵,而后猛地转回了身去,急步走到高处,手搭眉前,紧张地看着一辆从长安城疾驰而来的马车,脸上的神色慌乱而又不安,直到那辆马车奔驶到了能看清徽号之际,上官仪的脸色方才和缓了下来,也没管自家儿子在一旁如何叨咕,疾步便冲下了小山包,跌跌撞撞地向马车驰来的方向迎了过去。
“犯官上官仪恭迎周王殿下。”
马车一路狂奔,直冲到离上官仪不远处,方才缓缓地停了下来,车帘子一动,一身白狐裘袍的李显由高邈护持着从车厢里行了下来,人尚未落地,上官仪便已迎了过去,恭敬万分地见礼不迭。
“上官大人不必如此拘礼,小王一早便打算来送老大人的,不料却因俗务耽搁了,幸好,总算是赶上了。”李显平和地虚抬了下手,示意上官仪免礼,而后笑着解说了几句。
“殿下,犯官何德何能,敢劳您前来,犯官”
上官仪在当宰相的这么些年来,从来就不曾关注过李显这么个寂寂无名的皇子,纵使是每逢天子大宴群臣时遇着了,也甚少正眼相看,可就是这么个毫不起眼的小家伙此番却成了他上官仪的救命恩人,这令上官仪不禁有些子感慨万千,一时间竟自哽咽得有些说不出话来了——市井皆传言上官仪能刀下余生乃是璐王李贤拼死相救之故,可上官仪自己却清楚此事其实是周王李显所为,只因当初刑场上李显的表现显然要比看似威风无比的李贤来得强——虽说李显的话并不多,可却全都恰好点在了要害上,旁人或许看不出蹊跷,可上官仪宦海数十年,又岂会不明白谁才是真正主持大局之人。
唉,可怜的老头儿!望着上官仪那副激动的样子,李显的心里头也有些子不好受,当然了,并非是因着感念上官仪的悲惨遭遇,而是在提醒自己要谨慎行事,毕竟政治之路向来容不得些许的行差踏错,一个不小心就是万劫不复之下场,尤其是在面对武媚娘这等大敌之时,更是要谨慎再谨慎。
“上官大人此去爱州万里迢迢,道路艰辛,还望多多保重,小王备了些盘缠,或能有所补益罢。”李显实不忍见上官仪伤心过甚,这便笑着一挥手,示意高邈从车中取出一个不大的小箱子,递交到了跟在一旁的上官庭芝手中。
“殿下大恩,犯官没齿... -->>
麟德元年十二月十八日,诏狱上报称原监察御史崔铉哲投圜自尽、出首上官仪之家奴上官福撞墙而死,言及二者皆畏罪自裁,高宗为之震怒,着羽林大将军薛仁贵封锁现场,并令刑部官吏配合复核,以查明真相,然,数日纷扰,终无定见,群臣激愤,纷纷上书弹劾大理寺疏于职守、罔顾人命,弹章如雪片般飞入内庭,帝因之烦心不已。
十二月二十日,璐王李贤、周王李显联合上本,言及大理寺固然有失职之虞,然并非出自本心,当以惩戒即可,今,嫌犯既死,上官仪一案已无对证,其中存疑重重,似已不应适用原刑,若释而免之,又恐有轻纵之嫌,倘拟流配,或相宜焉。此表章一出,群臣争议纷纷,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也有之,一时间原本群臣围攻大理寺之势遂告消解,高宗庆幸之余,旋即准了此奏章,一场可能的轩然大波就此算是告了个段落,李贤的“贤王”之名因之传扬天下。
“雾掩临妆月,风惊入鬓蝉。缄书待还使,泪尽白云天。”
长安城东五里亭处的一座小山包上,一身灰袍的上官仪默默站在雪地里,一双眼迷离地回眺着雾气朦胧的长安城,一如雕塑般,任由飘零的雪花落了一身,却始终不曾动过一下,心绪难平间,不由地便想起了去岁所吟的旧作昭君怨,口角微颤着,便即低低地吟了出来,语调里满是苦涩之意。
流贬爱州(今越南清化),这就是上官仪即将上任的所在,也正是十年前一代名相诸遂良流配之处,想当初,诸遂良流配之际,他上官仪还曾暗自讥讽诸遂良的不识时务,可如今呢,那个不识时务之人却换成了他自己,一想起诸遂良到了死都没能再回到长安,上官仪的心便有如山压着一般地沉。
“父亲,该走了。”
就在上官仪心乱如麻之际,满脸憔悴的上官庭芝小心翼翼地行到了其身后,低声地提醒了一句道。
是啊,是该走了,尽管有着无数的不舍与留念,可终归是要走的,上官仪苦涩地摇了摇头,最后看了眼长安城,僵直地转过了身去,无言地看了上官庭芝一言,而后默不作声地向小山下的数辆马车走去,背影萧瑟而又寂寥。
“父亲,快看,有人来了!”
上官仪刚走了没几步,身后突然传来了上官庭芝惊疑的呼声。
“哦?”一听此言,上官仪的身子先是一僵,而后猛地转回了身去,急步走到高处,手搭眉前,紧张地看着一辆从长安城疾驰而来的马车,脸上的神色慌乱而又不安,直到那辆马车奔驶到了能看清徽号之际,上官仪的脸色方才和缓了下来,也没管自家儿子在一旁如何叨咕,疾步便冲下了小山包,跌跌撞撞地向马车驰来的方向迎了过去。
“犯官上官仪恭迎周王殿下。”
马车一路狂奔,直冲到离上官仪不远处,方才缓缓地停了下来,车帘子一动,一身白狐裘袍的李显由高邈护持着从车厢里行了下来,人尚未落地,上官仪便已迎了过去,恭敬万分地见礼不迭。
“上官大人不必如此拘礼,小王一早便打算来送老大人的,不料却因俗务耽搁了,幸好,总算是赶上了。”李显平和地虚抬了下手,示意上官仪免礼,而后笑着解说了几句。
“殿下,犯官何德何能,敢劳您前来,犯官”
上官仪在当宰相的这么些年来,从来就不曾关注过李显这么个寂寂无名的皇子,纵使是每逢天子大宴群臣时遇着了,也甚少正眼相看,可就是这么个毫不起眼的小家伙此番却成了他上官仪的救命恩人,这令上官仪不禁有些子感慨万千,一时间竟自哽咽得有些说不出话来了——市井皆传言上官仪能刀下余生乃是璐王李贤拼死相救之故,可上官仪自己却清楚此事其实是周王李显所为,只因当初刑场上李显的表现显然要比看似威风无比的李贤来得强——虽说李显的话并不多,可却全都恰好点在了要害上,旁人或许看不出蹊跷,可上官仪宦海数十年,又岂会不明白谁才是真正主持大局之人。
唉,可怜的老头儿!望着上官仪那副激动的样子,李显的心里头也有些子不好受,当然了,并非是因着感念上官仪的悲惨遭遇,而是在提醒自己要谨慎行事,毕竟政治之路向来容不得些许的行差踏错,一个不小心就是万劫不复之下场,尤其是在面对武媚娘这等大敌之时,更是要谨慎再谨慎。
“上官大人此去爱州万里迢迢,道路艰辛,还望多多保重,小王备了些盘缠,或能有所补益罢。”李显实不忍见上官仪伤心过甚,这便笑着一挥手,示意高邈从车中取出一个不大的小箱子,递交到了跟在一旁的上官庭芝手中。
“殿下大恩,犯官没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