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dlss.com,柏相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2012年6月27日的“网络诗选”诗歌平台,推出了一组雁无伤的短诗。那组短诗,用推荐人温经天的评价来说:“轻盈,隽永,淡雅,从容,令人沉浸。”那组短诗总共有20首,我最喜欢这首另一种耳鬓厮磨。
这是一首爱情诗。诗者用“亲爱的”这个富有外来现代气息的语汇起笔,以“我们”的口吻,用诗歌的时代琴键,以汉字为阵型,给阅读者演绎了一曲爱与忧伤之歌。
从诗中“阁楼”、“旧书信”、“脱落的油漆”、“破吉他”、“灰尘”、“鸟窝”、“候鸟”、“风”、“光线与树影”、“冬天”、“花”等诗素来看,诗者,应该是一个留恋于旧时光的歌者。这些充满着传统意蕴的母语语汇,很容易将阅读者带入回忆的思维节奏。阁楼上的油漆脱落了,其实“那些快要脱落的油漆”的碎片,应该不仅仅是昔日亮丽漆色的褶皱或斑驳,而应该是某一段人世过往细节的幻灭或存证。“我们”小心地剥那些“一块一块”“快要脱落的油漆”不仅仅是“打扫阁楼”的举证或映衬,而是对往日人世幸福或灾难的一种眷念或体味,或者说是对已往生活的一种的依存和不忍遗弃。
这个剥油漆脱落碎片的诗性场景,让我想起了被后人誉之为千古词帝的末代皇帝李煜,他有一首虞美人,据说是他的绝命词,他是因这首词才招致杀身之祸的。词中有一句就和油漆有关:“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表面上哀叹的是那些雕栏玉砌上的颜色因改朝换代而被替换,实际上萌动的是他失去古国家园的彻骨遗恨。
雁无伤在这首短诗中不忍现在就整理旧书信,而是想等老了的时候再重阅,不是不想重温那些旧书信中点点滴滴的幸福的晶莹剔透,而是想把那些旧书信像烧酒一样珍藏,让年月做酵母,催生其中世味的醇香。“破吉他还是先试试音,调调弦”即使“真要是不行了,就把它扣在一角当摆设。”就连“阁楼”上的“灰土”诗者都觉得是“那么绵密而热烈,先不急于熄灭它们。”诗者的这种对往日生活痕迹执着而深挚的爱,有谁能比得过啊!这种彻骨入髓的浓浓的爱意,恐怕只有善于将爱熔铸在一切生活细节中的雁无伤,才能将它纺成丝线,穿梭成徽布,并绣出诗的旋律来。
然而,这首诗呈现在我们阅读者眼前的,不仅仅只是对已往生活痕迹的从容而隽永的爱,还有对现今生活走向的淡雅的忧伤。
其实,在人口大爆炸、计划生育和各种资源日益紧缺的当下时代“阁楼”已经成了一种想象生活中的浪漫,我们都不仅在蜗居,还集体被折叠,装进了一种分层构建的集装箱。其实,在微时代,在手机大众化的当下时代,谁还在写信,谁又能读到谁的信?至于吉他、风琴、二胡等传统乐器,在当今商品经济和快节奏的风暴里,谁还有时间去拨弄,并把它们当成是真正生活的一部分?还有,那些绵密而热烈的绵绵土,谁还拿它止血?拿它洗浴诞生的嫩婴?谁还能感受到它们绵密中的滑腻,热烈中的淳厚和微香呢?哪家窗口的老地方还有鸟窝?哪家窗口的阳台还能看到候鸟?又有多少家的窗口还能让风把光线和树影带进来?
一切似乎都改变了,一切都似乎没有改变。一切似乎都进步了,一切又似乎都不如从前。
行走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我们大家似乎都喜欢怀旧。在这一片怀旧的新时光里,让我们所有忧伤地爱着生活和生活中一切的人们,都像雁无伤一样,尽快送走生命和灵魂中的冬天。送走冬天,我们就种花。
祝福雁无伤这样的诗者,期待诗者更多的佳作!祝福现代汉语母语诗歌,祝福中国!
附:
另一种耳鬓厮磨
文/雁无伤
亲爱的,我们来打扫阁楼。
旧书信放一边,等老了再慢慢整理。
快要脱落的油漆,要小心点,一块一块剥下来。
破吉他还是先试试音,调调弦。
真要是不行了,就把它扣在一角当摆设。
灰尘那么绵密而热烈,先不急于熄灭它们。
鸟窝还在窗口的老地方空着,候鸟很少有耐心等候。
风把光线与树影带进来,送走冬天我们就种花。
2012年6月27日的“网络诗选”诗歌平台,推出了一组雁无伤的短诗。那组短诗,用推荐人温经天的评价来说:“轻盈,隽永,淡雅,从容,令人沉浸。”那组短诗总共有20首,我最喜欢这首另一种耳鬓厮磨。
这是一首爱情诗。诗者用“亲爱的”这个富有外来现代气息的语汇起笔,以“我们”的口吻,用诗歌的时代琴键,以汉字为阵型,给阅读者演绎了一曲爱与忧伤之歌。
从诗中“阁楼”、“旧书信”、“脱落的油漆”、“破吉他”、“灰尘”、“鸟窝”、“候鸟”、“风”、“光线与树影”、“冬天”、“花”等诗素来看,诗者,应该是一个留恋于旧时光的歌者。这些充满着传统意蕴的母语语汇,很容易将阅读者带入回忆的思维节奏。阁楼上的油漆脱落了,其实“那些快要脱落的油漆”的碎片,应该不仅仅是昔日亮丽漆色的褶皱或斑驳,而应该是某一段人世过往细节的幻灭或存证。“我们”小心地剥那些“一块一块”“快要脱落的油漆”不仅仅是“打扫阁楼”的举证或映衬,而是对往日人世幸福或灾难的一种眷念或体味,或者说是对已往生活的一种的依存和不忍遗弃。
这个剥油漆脱落碎片的诗性场景,让我想起了被后人誉之为千古词帝的末代皇帝李煜,他有一首虞美人,据说是他的绝命词,他是因这首词才招致杀身之祸的。词中有一句就和油漆有关:“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表面上哀叹的是那些雕栏玉砌上的颜色因改朝换代而被替换,实际上萌动的是他失去古国家园的彻骨遗恨。
雁无伤在这首短诗中不忍现在就整理旧书信,而是想等老了的时候再重阅,不是不想重温那些旧书信中点点滴滴的幸福的晶莹剔透,而是想把那些旧书信像烧酒一样珍藏,让年月做酵母,催生其中世味的醇香。“破吉他还是先试试音,调调弦”即使“真要是不行了,就把它扣在一角当摆设。”就连“阁楼”上的“灰土”诗者都觉得是“那么绵密而热烈,先不急于熄灭它们。”诗者的这种对往日生活痕迹执着而深挚的爱,有谁能比得过啊!这种彻骨入髓的浓浓的爱意,恐怕只有善于将爱熔铸在一切生活细节中的雁无伤,才能将它纺成丝线,穿梭成徽布,并绣出诗的旋律来。
然而,这首诗呈现在我们阅读者眼前的,不仅仅只是对已往生活痕迹的从容而隽永的爱,还有对现今生活走向的淡雅的忧伤。
其实,在人口大爆炸、计划生育和各种资源日益紧缺的当下时代“阁楼”已经成了一种想象生活中的浪漫,我们都不仅在蜗居,还集体被折叠,装进了一种分层构建的集装箱。其实,在微时代,在手机大众化的当下时代,谁还在写信,谁又能读到谁的信?至于吉他、风琴、二胡等传统乐器,在当今商品经济和快节奏的风暴里,谁还有时间去拨弄,并把它们当成是真正生活的一部分?还有,那些绵密而热烈的绵绵土,谁还拿它止血?拿它洗浴诞生的嫩婴?谁还能感受到它们绵密中的滑腻,热烈中的淳厚和微香呢?哪家窗口的老地方还有鸟窝?哪家窗口的阳台还能看到候鸟?又有多少家的窗口还能让风把光线和树影带进来?
一切似乎都改变了,一切都似乎没有改变。一切似乎都进步了,一切又似乎都不如从前。
行走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我们大家似乎都喜欢怀旧。在这一片怀旧的新时光里,让我们所有忧伤地爱着生活和生活中一切的人们,都像雁无伤一样,尽快送走生命和灵魂中的冬天。送走冬天,我们就种花。
祝福雁无伤这样的诗者,期待诗者更多的佳作!祝福现代汉语母语诗歌,祝福中国!
附:
另一种耳鬓厮磨
文/雁无伤
亲爱的,我们来打扫阁楼。
旧书信放一边,等老了再慢慢整理。
快要脱落的油漆,要小心点,一块一块剥下来。
破吉他还是先试试音,调调弦。
真要是不行了,就把它扣在一角当摆设。
灰尘那么绵密而热烈,先不急于熄灭它们。
鸟窝还在窗口的老地方空着,候鸟很少有耐心等候。
风把光线与树影带进来,送走冬天我们就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