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dlss.com,傲寒一竹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们都喜欢游山玩水,所以我们都是又仁又智的人。即使我们欠仁欠智,那就更要游山玩水,因为山水可养我们的仁智之心!即使整日忙碌,无暇亲近山水,我们也会看图片、看文章“山水乃自然之文章,文章乃案头之山水。”这样,即使足不出户,我们也可以在山水中游走了。山水一直是我们精神的栖居地。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山,毛泽东是山,马克思是山,你也是山,我也是,古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就是描写我们芸芸众生的真实写照。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也就是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山峦。而那些伟人、名人、圣人只不过是大地上的名山名川罢了,他们令我们望而生爱意、敬意,想观看、攀越、探究,甚至想翻越。而我们无时不活在山中,不仅活在自己的山中,也活在他人的山中,我们不但看不清自己这座山,也更难看清别人那些山。这山望着那山高,生在此山,看着彼山,爱(恨)和死(生)也是我们一生都在跋涉的无形的两座大山。
人类的旷世奇才,就是那些对生死、爱恨、善恶、美丑最富敏感的人,他们是山外山。苏曼殊,李叔同就是我们人类中的异类,他两都留学日本,后来都出家为僧人,都对文学、书画等艺术有很高的造诣和成就,他们都是孤独的旅行者和行吟诗人。我们后世不少人对他们出家,特别是对李叔同抛下娇妻弱子出家做和尚更是想不通,多有诟病,好像自己世俗的人生之路才是最值得称道、值得羡慕的,但是他们却又不断攫取曼殊、弘一的精神食粮,甚至模仿、效颦作跳梁小丑状。
苏曼殊、李叔同在我眼里算是名山高峰了,在下只是远远的遥望,并没有真正走近、走进这两座大山,但望着望着就有了感情,一诗打油,聊表敬意,再顺便说说我对这两座大山轮廓的粗浅认识:
天下名山僧占多,弘一曼殊两佛陀。
各有秋千莲并蒂,傲寒一一顶礼膜。
(一)断鸿零雁苏曼殊
“挑灯含泪叠云笺
万里缄封寄可怜。
为问生身亲阿母
卖儿还剩几多钱。”
这首撕心裂肺的前人致母诗,苏曼殊曾引用感叹自己的凄楚身世!1884年苏曼殊出生在日本,他母亲是父亲苏杰生第四房妻子河合仙氏的妹妹,也就是说苏曼殊是个私生子,诞下三个月亲生母亲就走了,父亲带他回大陆,由河合仙氏抚养,但大房陈氏对他们这样不是亲生的母子也百般刁难。苏杰生是商人,终日出门在外,对苏曼殊估计也不怎么上心“商人重利轻别离”嘛!寄人篱下之苦,缺乏母爱之痛,生病被关在柴房差点死去的苏曼殊终于在他12岁那年,跑到广州长寿寺出家剃度做了小和尚。父亲长年不在身边,母亲更是未见,本无家而又出家,悲耶!还是个孩子,在庙里偷吃鸽肉被长老发现,逐出庙门。
15岁去日本求学,与日本姑娘菊子一见钟情,因曼殊家族反对,菊子投海自尽,曼殊悲哀不已,回广州后又去蒲涧寺出家,这个多情种开始了风雨漂泊的一生。当了和尚仍是放荡不羁,流连夜店,喝花酒,与名伶歌姬来往频繁,儿女柔情发挥得淋漓尽致,不过他全是精神上的花色,可以坐怀不乱,同裘不淫,是真真爱惜女子的情僧。吟诗作画,干革命,写小说,吟酒食糖,风流无限,才情无限,与当时的文化名流陈独秀、许啸天、柳亚子、邵飘萍、李叔同等来往密切,风光无限。
1909年,曼殊21岁,他又云游到东京,在东京的一个小型音乐会上认识了弹筝女子百助,因遭遇相同,一见如故。但此时曼殊已是庙中之人,了却尘缘,无以相投,便垂泪挥毫,写一诗曰:
鸟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明明是情深,却说无情泪,有爱就有痛!读来令人柔肠寸断,心头大恸。曼殊不但对女人如此情真,对友人亦如此。1905年,江苏革命党人赵伯向他求画,但他去了日本,未及时交画,等他回来得知赵伯因黄花岗起义失败忧愤成疾,呕血而死,遂铺纸泼墨作荒城饮马图焚于赵伯墓前,以示悼念,并从此挂笔不再作画了。性情可鉴,忠心可鉴。
画家黄宾虹说:“曼殊一生,只留... -->>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们都喜欢游山玩水,所以我们都是又仁又智的人。即使我们欠仁欠智,那就更要游山玩水,因为山水可养我们的仁智之心!即使整日忙碌,无暇亲近山水,我们也会看图片、看文章“山水乃自然之文章,文章乃案头之山水。”这样,即使足不出户,我们也可以在山水中游走了。山水一直是我们精神的栖居地。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山,毛泽东是山,马克思是山,你也是山,我也是,古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就是描写我们芸芸众生的真实写照。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也就是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山峦。而那些伟人、名人、圣人只不过是大地上的名山名川罢了,他们令我们望而生爱意、敬意,想观看、攀越、探究,甚至想翻越。而我们无时不活在山中,不仅活在自己的山中,也活在他人的山中,我们不但看不清自己这座山,也更难看清别人那些山。这山望着那山高,生在此山,看着彼山,爱(恨)和死(生)也是我们一生都在跋涉的无形的两座大山。
人类的旷世奇才,就是那些对生死、爱恨、善恶、美丑最富敏感的人,他们是山外山。苏曼殊,李叔同就是我们人类中的异类,他两都留学日本,后来都出家为僧人,都对文学、书画等艺术有很高的造诣和成就,他们都是孤独的旅行者和行吟诗人。我们后世不少人对他们出家,特别是对李叔同抛下娇妻弱子出家做和尚更是想不通,多有诟病,好像自己世俗的人生之路才是最值得称道、值得羡慕的,但是他们却又不断攫取曼殊、弘一的精神食粮,甚至模仿、效颦作跳梁小丑状。
苏曼殊、李叔同在我眼里算是名山高峰了,在下只是远远的遥望,并没有真正走近、走进这两座大山,但望着望着就有了感情,一诗打油,聊表敬意,再顺便说说我对这两座大山轮廓的粗浅认识:
天下名山僧占多,弘一曼殊两佛陀。
各有秋千莲并蒂,傲寒一一顶礼膜。
(一)断鸿零雁苏曼殊
“挑灯含泪叠云笺
万里缄封寄可怜。
为问生身亲阿母
卖儿还剩几多钱。”
这首撕心裂肺的前人致母诗,苏曼殊曾引用感叹自己的凄楚身世!1884年苏曼殊出生在日本,他母亲是父亲苏杰生第四房妻子河合仙氏的妹妹,也就是说苏曼殊是个私生子,诞下三个月亲生母亲就走了,父亲带他回大陆,由河合仙氏抚养,但大房陈氏对他们这样不是亲生的母子也百般刁难。苏杰生是商人,终日出门在外,对苏曼殊估计也不怎么上心“商人重利轻别离”嘛!寄人篱下之苦,缺乏母爱之痛,生病被关在柴房差点死去的苏曼殊终于在他12岁那年,跑到广州长寿寺出家剃度做了小和尚。父亲长年不在身边,母亲更是未见,本无家而又出家,悲耶!还是个孩子,在庙里偷吃鸽肉被长老发现,逐出庙门。
15岁去日本求学,与日本姑娘菊子一见钟情,因曼殊家族反对,菊子投海自尽,曼殊悲哀不已,回广州后又去蒲涧寺出家,这个多情种开始了风雨漂泊的一生。当了和尚仍是放荡不羁,流连夜店,喝花酒,与名伶歌姬来往频繁,儿女柔情发挥得淋漓尽致,不过他全是精神上的花色,可以坐怀不乱,同裘不淫,是真真爱惜女子的情僧。吟诗作画,干革命,写小说,吟酒食糖,风流无限,才情无限,与当时的文化名流陈独秀、许啸天、柳亚子、邵飘萍、李叔同等来往密切,风光无限。
1909年,曼殊21岁,他又云游到东京,在东京的一个小型音乐会上认识了弹筝女子百助,因遭遇相同,一见如故。但此时曼殊已是庙中之人,了却尘缘,无以相投,便垂泪挥毫,写一诗曰:
鸟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明明是情深,却说无情泪,有爱就有痛!读来令人柔肠寸断,心头大恸。曼殊不但对女人如此情真,对友人亦如此。1905年,江苏革命党人赵伯向他求画,但他去了日本,未及时交画,等他回来得知赵伯因黄花岗起义失败忧愤成疾,呕血而死,遂铺纸泼墨作荒城饮马图焚于赵伯墓前,以示悼念,并从此挂笔不再作画了。性情可鉴,忠心可鉴。
画家黄宾虹说:“曼殊一生,只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