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dlss.com,蝶衣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武王伐纣,周灭了商。自此,是周的天下。
每年祭祖,是周朝举国上下最重要的活动。作为周朝的管家,武王之弟、成王之叔周公注意到,那些殷商后裔,竟也穿着华美的衣服前来拜祭。
这令周公感慨万千:他们可是殷商后裔啊,而今拜祭的确实周人的祖先。会不会有一天,我们周人的后裔,也会去拜祭别人的祖宗呢?
周公越想越感到可怕。
君权天授,历来是统治者为了维系其统治地位最基本的理论依据。无论已经灭亡的夏、商,还是当下方兴未艾的周朝,莫不如此。然而,当初那么强盛的殷商,说灭亡就灭亡了,朝代说换就换了,而无论你对它是否恭敬与虔诚。
周公由此得出一个近乎颠覆性的结论:天不可信,天命可革,天命可改。
出于对周王朝的群体生存的关怀,周公提出了“德治”的思想。这是一种“天、王、民”相互制衡的三角结构,包括三个方面:以德配天,用德祈天,敬德保民。而其核心就是“德”这后来发展为儒家的“德治”思想。
“德治”的思想,其实就是将神从天庭上拉了下来,神灵不再是可以肆意支配人类命运的唯一主宰。一个没有贤德的人,是不配拥有天下的,纵然拥有,早晚也会被推翻。左右江山社稷的,不再是天命神权,而是统治者的道德素养和人心归向。
为了不使传统的统治根基发生动摇,要凝聚人心,必须有所崇拜。而崇拜的对象需要有所改变,那就是由崇拜天神改为崇拜“圣人”所谓圣人,那就是大家公认的道德楷模。如尧舜禹、周公、及后来的孔子等人。一方面将神从天庭上拉了下来,另一方面又将人推向神坛,高高地供奉起来。而天神,则被敬而远之,作为名以上的领导,被架空了。与周公的思想一脉相承的孔子,也明明白白地喊出“敬鬼神而远之”的口号,谈论的话题,阐述的思想,都只关天道人伦,无关鬼神“子不语怪力乱神”取而代之的是朴素而本真的唯物哲学,其典型代表,就是孔子编著整理的伟大著作易经。
从神治到人治,这是人类思想史上一次巨大的飞跃。而地球另一端的欧洲,打破神权束缚的文艺复兴运动比中国晚了2000多年。只是,比起14到16世纪发生在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周公发起的这场革命显然是不够彻底,也不够全面的。
刚从鬼神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又一头扎进道德的泥潭。其实,不可信的,又岂止是天命?那些被推上神坛的圣人就可信了吗?
对神的崇拜,前提在于神是完美的,还有什么比神更完美的呢?而这终究只是虚拟的幻想和假设。对圣人的崇拜,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顶礼膜拜的权威和圣人,谁来辨其真伪?谁又可以肯定地说,那不是引领我们走向灾难和灭亡的恶魔?
周公试图建立的一套完美的道德体系,在现实面前迅速分崩离析,正因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权威的破灭,孕育孵化了中华文化最美丽的华彩——百家争鸣时代。可惜这一时期实在太过短暂,如惊鸿一瞥,便杳然散灭。
钱钟书说,革命本身的成功也就预示着革命理论的失败。随着儒学在思想文化上绝对统治地位的确立,中华文化便沦为了一脸死相。有圣人为一世之表,则圣人之说已嬗变成为荼毒天下之言。这也许就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真意吧。
有人调侃,色戒——女人不可信;投名状——兄弟不可信;集结号组织不可信。
抽象的组织,抽象的爱情,抽象的各种符号和理念,为了那并不可靠的所谓真理和信仰,却要付出如此巨大代价,甚至生命。
我要说,没什么是恒定不变的,最善变,也最易被蛊惑和引导的,莫过于人心。因此,最不可信的,是人心,更况且那些源于外在的依傍。
只是,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又如何能守好自己的内心呢?
武王伐纣,周灭了商。自此,是周的天下。
每年祭祖,是周朝举国上下最重要的活动。作为周朝的管家,武王之弟、成王之叔周公注意到,那些殷商后裔,竟也穿着华美的衣服前来拜祭。
这令周公感慨万千:他们可是殷商后裔啊,而今拜祭的确实周人的祖先。会不会有一天,我们周人的后裔,也会去拜祭别人的祖宗呢?
周公越想越感到可怕。
君权天授,历来是统治者为了维系其统治地位最基本的理论依据。无论已经灭亡的夏、商,还是当下方兴未艾的周朝,莫不如此。然而,当初那么强盛的殷商,说灭亡就灭亡了,朝代说换就换了,而无论你对它是否恭敬与虔诚。
周公由此得出一个近乎颠覆性的结论:天不可信,天命可革,天命可改。
出于对周王朝的群体生存的关怀,周公提出了“德治”的思想。这是一种“天、王、民”相互制衡的三角结构,包括三个方面:以德配天,用德祈天,敬德保民。而其核心就是“德”这后来发展为儒家的“德治”思想。
“德治”的思想,其实就是将神从天庭上拉了下来,神灵不再是可以肆意支配人类命运的唯一主宰。一个没有贤德的人,是不配拥有天下的,纵然拥有,早晚也会被推翻。左右江山社稷的,不再是天命神权,而是统治者的道德素养和人心归向。
为了不使传统的统治根基发生动摇,要凝聚人心,必须有所崇拜。而崇拜的对象需要有所改变,那就是由崇拜天神改为崇拜“圣人”所谓圣人,那就是大家公认的道德楷模。如尧舜禹、周公、及后来的孔子等人。一方面将神从天庭上拉了下来,另一方面又将人推向神坛,高高地供奉起来。而天神,则被敬而远之,作为名以上的领导,被架空了。与周公的思想一脉相承的孔子,也明明白白地喊出“敬鬼神而远之”的口号,谈论的话题,阐述的思想,都只关天道人伦,无关鬼神“子不语怪力乱神”取而代之的是朴素而本真的唯物哲学,其典型代表,就是孔子编著整理的伟大著作易经。
从神治到人治,这是人类思想史上一次巨大的飞跃。而地球另一端的欧洲,打破神权束缚的文艺复兴运动比中国晚了2000多年。只是,比起14到16世纪发生在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周公发起的这场革命显然是不够彻底,也不够全面的。
刚从鬼神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又一头扎进道德的泥潭。其实,不可信的,又岂止是天命?那些被推上神坛的圣人就可信了吗?
对神的崇拜,前提在于神是完美的,还有什么比神更完美的呢?而这终究只是虚拟的幻想和假设。对圣人的崇拜,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顶礼膜拜的权威和圣人,谁来辨其真伪?谁又可以肯定地说,那不是引领我们走向灾难和灭亡的恶魔?
周公试图建立的一套完美的道德体系,在现实面前迅速分崩离析,正因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权威的破灭,孕育孵化了中华文化最美丽的华彩——百家争鸣时代。可惜这一时期实在太过短暂,如惊鸿一瞥,便杳然散灭。
钱钟书说,革命本身的成功也就预示着革命理论的失败。随着儒学在思想文化上绝对统治地位的确立,中华文化便沦为了一脸死相。有圣人为一世之表,则圣人之说已嬗变成为荼毒天下之言。这也许就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真意吧。
有人调侃,色戒——女人不可信;投名状——兄弟不可信;集结号组织不可信。
抽象的组织,抽象的爱情,抽象的各种符号和理念,为了那并不可靠的所谓真理和信仰,却要付出如此巨大代价,甚至生命。
我要说,没什么是恒定不变的,最善变,也最易被蛊惑和引导的,莫过于人心。因此,最不可信的,是人心,更况且那些源于外在的依傍。
只是,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又如何能守好自己的内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