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如何传承
巨星小说网 www.jxdlss.com,duguzhongfeng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据新安晚报(2005年8月5日星期五)载,近日,国家民政部地名研究所已决定把安徽省六安市中的“六”字的读音,有原来的“露”改为“liu”不成想,此议在六安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所谓反响,就是有赞成的,有反对的;所谓强烈,持反对意见的大都是很有声望的人物,并把传承历史文化拉扯进来,声势很是不一般耶!
六安市地名委员会副主任史红雨认为,六安的“六露”的读音有着2100多年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据称,它并非方言,带有六安特有的地域文化,从历史的角度看“六”是皋陶后裔的封地,可通假“陆”字,意为水边的山冈,这正好符合淠河沿岸的的地貌特征。史副主任还说,此读音在康熙字典里已有注释。最后,他再引典故,说公元121年,汉武帝封“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在于设六安国,第“六地”指的是“六露”这个地方,而不是指“六个地方”因此,按照据义定音的原则,六安的“六”字应当读“露”
史副主任很渊博。我没有那么多与之相反的典故来否定其说。但是,疑问还是有几个的。
第一,方言和非方言是很难界定的。今天所谓的非方言只是就其读音、含义等与普通话不一致而言的,普通话就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全国通用的标准语,在未取得“标准语”资格之前,它就是一种方言。连普通话都是方言,你说,哪种语言不是方言?它总不会一经产生就是成为“标准语”吧?
第二,我们今天看到的所谓通假字,实际上就是一种“错别字”印刷术特为发达是今天事,古代书籍印刷很麻烦,成本颇高(因此售价也很高),许多读书人就选择了抄书。恰好,古代的照明设备也不发达,常见的就是油灯,而且,越是勤奋好学的人,越是买不起灯油(所谓“囊萤学”、“映雪读”以及“凿壁偷光”等就是明证)。在昏暗的如豆的油灯下抄书,很难看清楚,抄写过程中不免就把形貌相似的字给弄混了,例如,把“大”写成“太”有时候可能是为了提高效率,一人读一人写,于是,就把读音相同的弄混了,例如,把“悚”写成了“耸”出于“为古人讳”的心理把,我们不好意思把这些写错的字说成是错别字,而是美其名曰“通假”由此可知,所谓的通假只有两钟情况,即形似和音同。史副主任说“六”通“陆”这是可能的,但“陆”字的读音很特殊,即他既读“陆地”只“陆露”又读大写数字之“陆liu”所以,单从通假上看不出“六安”之“六”非读“露”不可。
第三“陆露”为水边山冈,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为什么淠河边上的地点可以“陆露”而那些比它更有名气的大河边上的地点就不可以“陆露”呢?例如,洛水,渭水,淮水等。
第四“六安“在前,康熙字典在后,编撰字典的当然要依照人们的读音来注释了。因此,以康熙字典来证明读音很难令人信服。
第五,汉武帝说的那句话没有留下录音,当时他发什么音,今天我们已无从知晓。虽然他贵为天子,也没有用上今天的录音机。没有录音机这样的科技设备,就无法把声音留住,也许他当时说的既不是“露”也不是“liu”而是其他一个什么发音。语言学家会承认这个事实的:字音是变化着的。从汉武帝到现在,已经将近两千年了,它能不发生变化吗?
第六,传统也好,历史也好,都有文化的成分,但不是说只要和文化挂上勾,就身价大增,就一定要传承。比如,轿子就是一种民族特色十分突出的文化,我们是不是要传承轿子而不用自行车、火车、飞机呢?“皇帝”以及相应的“妃嫔”“太监”等更是传统得厉害,文化得厉害,我们是不是也要传承呢?做饭时你是在地锅里烧稻草还是在炉子上烧煤、燃气?有些文化是不应该传承的,有些文化是无法传承的。光是一个“六安”之“六露”就能传承文化,未免夸大其辞。
据新安晚报(2005年8月5日星期五)载,近日,国家民政部地名研究所已决定把安徽省六安市中的“六”字的读音,有原来的“露”改为“liu”不成想,此议在六安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所谓反响,就是有赞成的,有反对的;所谓强烈,持反对意见的大都是很有声望的人物,并把传承历史文化拉扯进来,声势很是不一般耶!
六安市地名委员会副主任史红雨认为,六安的“六露”的读音有着2100多年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据称,它并非方言,带有六安特有的地域文化,从历史的角度看“六”是皋陶后裔的封地,可通假“陆”字,意为水边的山冈,这正好符合淠河沿岸的的地貌特征。史副主任还说,此读音在康熙字典里已有注释。最后,他再引典故,说公元121年,汉武帝封“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在于设六安国,第“六地”指的是“六露”这个地方,而不是指“六个地方”因此,按照据义定音的原则,六安的“六”字应当读“露”
史副主任很渊博。我没有那么多与之相反的典故来否定其说。但是,疑问还是有几个的。
第一,方言和非方言是很难界定的。今天所谓的非方言只是就其读音、含义等与普通话不一致而言的,普通话就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全国通用的标准语,在未取得“标准语”资格之前,它就是一种方言。连普通话都是方言,你说,哪种语言不是方言?它总不会一经产生就是成为“标准语”吧?
第二,我们今天看到的所谓通假字,实际上就是一种“错别字”印刷术特为发达是今天事,古代书籍印刷很麻烦,成本颇高(因此售价也很高),许多读书人就选择了抄书。恰好,古代的照明设备也不发达,常见的就是油灯,而且,越是勤奋好学的人,越是买不起灯油(所谓“囊萤学”、“映雪读”以及“凿壁偷光”等就是明证)。在昏暗的如豆的油灯下抄书,很难看清楚,抄写过程中不免就把形貌相似的字给弄混了,例如,把“大”写成“太”有时候可能是为了提高效率,一人读一人写,于是,就把读音相同的弄混了,例如,把“悚”写成了“耸”出于“为古人讳”的心理把,我们不好意思把这些写错的字说成是错别字,而是美其名曰“通假”由此可知,所谓的通假只有两钟情况,即形似和音同。史副主任说“六”通“陆”这是可能的,但“陆”字的读音很特殊,即他既读“陆地”只“陆露”又读大写数字之“陆liu”所以,单从通假上看不出“六安”之“六”非读“露”不可。
第三“陆露”为水边山冈,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为什么淠河边上的地点可以“陆露”而那些比它更有名气的大河边上的地点就不可以“陆露”呢?例如,洛水,渭水,淮水等。
第四“六安“在前,康熙字典在后,编撰字典的当然要依照人们的读音来注释了。因此,以康熙字典来证明读音很难令人信服。
第五,汉武帝说的那句话没有留下录音,当时他发什么音,今天我们已无从知晓。虽然他贵为天子,也没有用上今天的录音机。没有录音机这样的科技设备,就无法把声音留住,也许他当时说的既不是“露”也不是“liu”而是其他一个什么发音。语言学家会承认这个事实的:字音是变化着的。从汉武帝到现在,已经将近两千年了,它能不发生变化吗?
第六,传统也好,历史也好,都有文化的成分,但不是说只要和文化挂上勾,就身价大增,就一定要传承。比如,轿子就是一种民族特色十分突出的文化,我们是不是要传承轿子而不用自行车、火车、飞机呢?“皇帝”以及相应的“妃嫔”“太监”等更是传统得厉害,文化得厉害,我们是不是也要传承呢?做饭时你是在地锅里烧稻草还是在炉子上烧煤、燃气?有些文化是不应该传承的,有些文化是无法传承的。光是一个“六安”之“六露”就能传承文化,未免夸大其辞。